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005858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代码:0031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中国古代社会的政体形式是( )A.立宪君主制 B.共和制C.专制君主制 D.分封制2.马克思主义关于“专政”的概念的含义是指( )A.国家的本质 B.国家的形式C.国家机构 D.国家的消亡3.从国家结构,即中央政权与地方的关系来看,中国封建社会采取的是( )A.中央集权制 B.分封割据制C.民主集中制 D.联邦制4.中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 )A.领主占有制 B.地主占有制C.国家占有制 D.

2、自耕农占有制5.17世纪第一次具有世界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 )A.美国 B.英国C.法国 D.日本6.工人阶级的同盟军中最可靠的是( )A.民族资产阶级 B.买办资产阶级C.劳动农民 D.小生产者7.列宁把无产阶级专政又称为( )A.无产阶级民主制 B.国家形态C.无产阶级统治方法 D.原始民主制8.从本质上说,国家政权的实体就是( )A.执政党 B.社会体系C.军队 D.国家机构9.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全国人大 B.中央政府C.中央政治局 D.国家主席10.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被称为( )A.民族意志 B.民族政策C.民族主义 D.民族观念11.关于民族区

3、域自治制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属于民族文化自治 B.实质是民族分治政策C.属于地方民族主义 D.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治制度12.实行两极多元格局多党制的国家是( )A.美国 B.新西兰C.加拿大 D.德国13.“政治社会化”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14.资产阶级政党最初产生于( )A.德国 B.法国C.英国 D.美国15.法西斯国家的政党制度是( )A.一党制 B.两党制C.多党制 D.一党独大的多党制16.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的作者是( )A.莱纳 B.亨廷顿C.科尔曼 D.派伊17.1960年,

4、西方政治发展理论代表人物派伊的代表作品是( )A.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B.政治发展的诸方面C.传统社会的消失 D.发展中地区的政治18.革命成功的最主要途径是( )A.组建政党 B.暴力C.和平方式 D.议会斗争19.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属于哪类国际组织( )A.政治性国际组织 B.经济性国际组织C.军事性国际组织 D.文化科技性国际组织20.东西关系矛盾问题是指( )A.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间的矛盾 B.美苏争霸世界的矛盾C.发达国家间的矛盾 D.发展中国家的内部矛盾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

5、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主要特点是( )A.研究行为 B.注重量化研究C.注重价值判断 D.注重经验研究E.注重心理因素研究22.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推动力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C.政治革命 D.政治改良E.农民起义23.生产社会化的具体表现是( )A.大量生产资料和生产者集中在少数资本家企业中进行生产B.货币资本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C.企业间联系和依赖关系更加密切D.通过市场调节,资本主义生产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E.企业生产采用分割方式作业24.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是( )A.以生产资料公有制

6、为主体 B.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C.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D.限制公有制经济发展E.适度发展非公有制经济25.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行政机关的外交权包括( )A.制定外交战略和政策 B.参与国际组织与国际会议C.缔结条约与协定 D.与外国建立外交关系E.与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谈判26.下列关于民族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 B.所有民族都具有自己的民族国家C.民族有共同的语言文化 D.民族是一个稳定的社会共同体E.民族有共同的经济生活27.实行两党制的国家有( )A.法国 B.英国C.德国 D.美国E.加拿大28.英国两党制的特点是( )A.政党活动围绕总统竞选展开 B.政党活动围绕议

7、会选举展开C.政党有严格的投票纪律 D.政党没有严格的投票纪律E.政党实行集中制29.当代国际政治基本准则主要有( )A.互不侵犯原则 B.互不干涉内政C.和平共处原则 D.各国主权平等原则E.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原则30.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认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区别在于( )A.政治文化 B.政治制度化水平C.政治参与程度 D.政治结构与功能的一体化程度E.政治权威的基础或合法性来源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31宗法制32契约论33决定权34地方民族主义35在野党36政治体制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37简述原始氏族制度的主要特点。(5

8、分)38区别国家结构形式的依据。(5分)39简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5分)40简述政党的特征。(5分)41简述国际组织的基本特点。(6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42如何理解国体与政体的关系?(10分)43分析我国对外政策是如何为国内政治服务的。(12分)2009年1月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A 3、A 4、B 5、B 6、C 7、A 8、D 9、A 10、B11、D 12、D 13、B 14、C 15、A 16、B 17、B 18、B 19、C 20、B二、多项选择题21、ACDE 22、ABC 23、ABCD 24、AC 25、ABCDE

9、 26、ACDE 27、BDE 28、BCE 29、ABCDE30、ABCE三、名词解释题31、以血缘亲属关系为基础,规定宗族内部的尊卑、贵贱和上下等级的一种制度。32、认为国家以源于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33、决定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就国家重大问题和事项作出决定的权力。34、地方民族主义又称“狭隘民族主义”,是少数民族中的剥削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反映,是一种孤立的、保守的、排外的民族主义。35、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在社会选举中没有取得多数议席的政党或是在总统选举中失败的政党。36、一个国家为了行政政治权力而设置的政权组织、政治组织(包括政党、政

10、治性的团体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制度。四、简答题 37、(1)以血缘亲属关系为纽带是氏族制度的本质。(2)设议事会,实行原始民主制。(3)所有社会成员平等,有相互帮助和保护的义务。 38、(1)国家主权的归属,是属于全国政府还是地方政府。(2)全国政府和地区政府的权力来源,是前者授权后者还是后者授权前者。(3)全国政府和地区政府之间的权力划分。(4)双方权力划分的依据,是以一个事先制定的规则为依据,还是以一方的意志为依据。39、(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的;(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来实现的。40、(1)

11、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2)政党是由一定阶级、阶层、集团中最积极的一部分人组成的政治组织。(3)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政治组织。(4)政党具有自己的政治纲领。(5)政党与国家政权密不可分。41、(1)国际组织均有参与国际活动的能力。(2)国际组织存在和活动的合法性依据是参与者所订立的条约,超越和违背条约规定的机构、职权和活动,均属非法或无效。(3)国际组织的组织原则是各参与者之间的地位平等,互不干涉内部事务或者个人事务,更不得侵犯参与者各自的权利。五、论述题42、(1)国体是关于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特别是哪一个阶级掌握政权的问题。国体表征着一个国家的阶级性质。(2)政体是指政权的构成

12、形式,是统治阶级实施阶级统治和国家管理所采用的方式。它表征的是阶级统治的形式和政权组织的程度。(3)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一定的国体要求一定的政体与之相配合,政体必须适应国体的需要。国体具有相对稳定性而政体是相对变化的。(4)政体同国体相比较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43、一国对外政策、对外活动服务于国内政治的战略目标,即以服务于国内政治需要为归宿、为目的。表现为三个方面:(1)服从国内政治需求,以国内政治为依据和出发点,遵从国内政治的要求,以国内政治战略目标的转移为转移。(2)服务于国内政治,即为国内政治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和机遇,既适时地顺应外部的挑战,又适时地把握住机遇,其政策和活动成果应为国内政治有效地利用。(3)对外政策、对外活动的实际效果和作用,最终要以国内政治为标准尺度进行检验、测量和评估,确定其功过利弊,是非得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