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第一章测试卷.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003787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测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测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第一章测试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_ 班级_ 姓名_ 学号_装订线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测试卷 2008、3考生须知: 1、本练习卷分问卷和答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必须在答卷的对应答题位置答题。3、答题前,应先在答卷上填写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一生共写了我的生活等14部著作。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A、触觉 B、味觉 C、嗅觉 D、心灵感应2、正在发声的铜锣,用手放在上面轻轻一按就听不见声音了,这是因为A、手吸收了它的声音 B、手阻碍了它的振动 C、手挡住了声音传入人耳 D、它的振动频率减小到20H

2、Z3、在窗户关闭的室内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正在发声的扬声器前,可观察到烛焰的摇曳,这是因为A、肯定被风吹动 B、扬声器的纸盆振动,带动空气振动C、人的一种错觉 D、其作用原理目前尚未学到4、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振动时一定发出声音B、声音在同一种物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一定的C、声音只能靠空气传播,没有空气,任何声音都听不到 D、声音只能在真空中传播5、我国政府已正式启动月球探测计划,一期工程命名为“嫦娥一号”工程,若干年后,中国首批宇航员将登上月球。宇航员在月球上听不到彼此的说话声,这是因为A、 月球表面布满灰尘 B、月球上没有水 C、月球上没有重力 D、月球上没有空气6、对由于衣物没

3、有放平引起的洗衣机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最合理的处理方法是 A、在声源处减弱:放平衣物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关上门窗 C、在人耳处减弱:塞上耳塞 D、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7、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A、耳廓 B、鼓膜C、听小骨 D、耳道8、用小提琴和钢琴同奏一支曲子,人们一听便能区分哪是小提琴声,哪是钢琴声,这是因为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振幅不同9、甲同学将耳朵贴在有水的自来水管上,乙同学在远处敲一下水管,那么甲同学可以听到几七年级科学问卷1(共6页)次响声A、1声 B、2声 C、3声 D、4声10、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 B、烛焰 C、元宵节天空中

4、的月亮 D、夜晚开着的电灯11、做早操排纵队时,只要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人,队就直了。可以解释此现象的是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漫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12、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现象是A、日食、月食形成B、小孔成像C、看到不发光的物体D、坐井观天,所见甚小13、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个极小的“ ”形空上,在地面上产生的光斑是A、 形的 B、 形的 C、 形的 D、 形的14、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色散后,再通过蓝色的玻璃片,则屏上的颜色 A、白光 B、蓝色 C、黑色 D、七色中缺蓝色15、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

5、形成这种现象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呈“无色”是因为它能透过一切色光B、衣服呈白色是因为它能发出白光C、衣服呈红光是因为它能反射一切色光D、物体呈黑色是因为它能反射一切色光17、星期六的晚上,小明在家看动画片,到了7:30他想看中央一台的“新闻联播”,便按了一下遥控器,此时遥控器向电视机发射了A、红光 B、红外线 C、紫外线 D、白光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年是时间的单位 B、漫反射定律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C、光的反射规律适用于所有光反射现象 D、光的反射规律只适用于镜面反射 A B C D19、如图,下列为光线在空

6、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七年级科学问卷2(共6页)20、从平面镜中看到闹钟在某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闹钟所示的实 际时间应为A、8:35 B、7:45 C、3:25 D、5:2021、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C、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D、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22、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常用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2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浓密的树阴下有许多圆形光斑 B、平静的水面上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C、看到插入

7、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 D、阳光下出现树的影子24、老奶奶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选择做A、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一些; B、报与眼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 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 D、报与眼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25、如果我们在喝水时不小心把水溅在书上,那么透过一个小水滴,我们看到书上的字将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倒过来26、小明、小钟一起用鱼叉去抓鱼,在河边,他们看到一小鱼(如图),你认为他们应把鱼叉往哪个方向插下去? A、AB B、AC C、AD D、都不对27、下图方框中应画上凸透镜的是A B C D28、利用老花镜镜片做成像实验时,不能做到A、放大

8、的实像 B、放大的虚像 C、倒立的实像 D、倒立的虚像29、眼球的折光系统由A、角膜、虹膜、瞳孔、晶状体组成 B、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组成C、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组成 D、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七年级科学问卷3(共6页)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和虚像都显示在光屏上 B、虚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C、实像和虚像都不能显示在光屏上 D、实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1、皮肤的感觉功能有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等。2、在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描述: “行军宿营,士兵枕

9、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从声音的传播速度角度分析,其中原因是利用声音在大地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1111111111。3、声音传播需要1111111111,在1111111111中不能传声。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表明1111111111能传声。4、听觉感受器位于1111111111,听觉感受器把信息沿1111111111传到1111111111就形成了听觉。5、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 1111111111的叫声音调高,1111111111的叫声响度大 6、打开开关的矿灯、点燃的火把、萤火虫、月亮,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包括1111111111

10、 ,其特征为1111111111;另一类包括1111111111,其特征为1111111111。7、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一些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发生了1111111111的缘故,黑板“反光”则是发生了1111111111。8、小明利用右图所示的光具盘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让一束白光从左边斜射到平面镜上,多次改变光的入射方向,测得如下数据:实验次数1234入射角20304050反射角20304050分析上述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111111111。若在平面镜上贴上红色的玻璃纸,则看到反射光的颜色是:1111111111色。9、日常生活中,人们用来端正仪容的镜子是利用了平面镜能1111111111

11、 这种性质,而平面镜的这种性质可以利用光的1111111111来说明。穿衣镜所成像处并没有实际光线会聚,用光屏11111111承接(填“能”或“不能”),所以是111111像(填“实”或“虚”)。10、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应为5m,现在由于屋子太小而在对面墙上挂一平面镜,且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5m,那么检查视力时,人应面镜而坐,且人与镜间距离为1111111111m。11、站在河岸上的人看到河底比实际的深度11111111些,这是由于光的11111111所造成的。七年级科学问卷4(共6页)1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先将蜡烛、1111111111和1111111111依次放

12、在光具座上,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1111111111,这是为了1111111111。如果实验用的凸透镜焦距是5厘米,当烛焰离透镜8厘米时,光屏应在透镜另一侧移动,直到观察到一个清晰、1111111111、1111111111的实像。当蜡烛因燃烧而逐渐变短时,光屏上的像的位置将随之1111111111 (填“向上移”或“向下移”)。三、作图题(共10分)1、作出下列各图的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或确定平面镜的位置。(6分)(1) (2) (3)2、如图甲中S为平面镜前的一个发光点,试画任意一条入射光线SO及它的反射光线和S的像S/。 (2分)甲 乙3、在乙图中补全光路图(2

13、分)四、简答题(8分)1、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烟花三月,我和几个同学相约去曲院风荷公园。走进大门,只见桃红柳绿连绵数里,蓝天、白云倒映在碧水之中,一幅色彩斑斓的风景跃然眼前,湖水倒映着美丽的倩影,我拿起手中的照相机把这美丽的景色一一拍下,我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不一会儿,来到一片树林中,林中的鸟儿在欢快的歌唱,树缝中漏下的点点光斑在地面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不知不觉已到了黄昏,夕阳西下,湖面上波光粼粼,让人眼花缭乱,咦!门楼的影子怎么这么调皮,比中午时长出许多?七年级科学问卷5(共6页)请你从这段优美的文字中,找出两处我们学过的不同科学知识或规律: 例如:语句:湖水倒映着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