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和反思.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4003134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和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设计和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设计和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和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和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信息课题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8、小桥流水人家作者及工作单位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第一小学 张和泉教材分析文章开篇如诗的几句话勾勒出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写意画。接着话题一转,写了小桥流水人家的人们恬淡、闲适的生活情况,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无“闹市”之乱耳,无“疲惫”之劳形,有如世外桃源,结尾直抒胸臆:“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怀恋和思念。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2. 部分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语文学习,有较高的语文素养。3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够理想,主要是因为

2、学生的知识层次参差不齐,极个别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 教学目标1、 认读字词,重点掌握“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3、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4、 欣赏并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教学重点和难点1、 体会作者用具体的景物描写表达思想之情的方法。2、 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以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读诗想画面1、板书课题2、出示古诗天净沙.秋思,让学生齐读。3、导入新课。1、想象情景,感知意境,猜想文章的内容。2、齐读古诗。3、描绘古诗的

3、意境,了解课题的出处。4、做好自学准备。引导学生由诗句展开想象,描绘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迅速创设课文的情境,为本科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调。二、初读,把握课文主旨。1、让学生自主学习,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象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3、指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说说课文表达的情感。1、自读,再同伴互助,同桌轮读课文,互相正音,探讨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2、在班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交流明确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从整体上理解了课文内容,初步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阅读的能力。三、赏析课文,探究表达方式。1、让学生

4、默读课文,品析语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2、让学生展示交流探讨学习的成果。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点拨。1、 默读文章,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思考作者的表达手法,边读边思考,再合作探究。2、小组派代表汇报探究式学习中的发现和体会。在教师的点拨下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朗读课文,展开想象,理解文字,感受文本语言的清晰、流畅,感受家乡的美好,体会作者的思想以及表达方法。四、赏读,积累。1、 播放音乐,让学生朗读课文。2、 鼓励朗读:这篇文章写得多美啊,请大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3、 布置摘抄。4、 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1、 随着音乐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5、2、 反复朗读自己喜欢的句段,熟读成诵。3、 摘抄文章中优美生动的语句。4、 交流诗句,体会文字中包含的思乡之情。有效拓展,实现了资源的有机整合和利用,学生在朗读和交流中充分体会了语言的优美和思乡情深。板书设计:8、小桥流水人家人 景 物 事那么美,那么自然 美好的印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一辈子也不会忘记1、 自我评价。2、 生生互评。3、 教师进行点评。教学反思本文题目别致,看到它,一片淳美的田园风光便在脑海中徐徐展现,课的伊始由马致远的诗展开,让学生想象“小桥流水”的画面,以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致。本文语言清新优美,描绘细腻,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自读自悟,边读边思考,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和生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在交流中,教师相机点拨学生思考“那些美好的印象,是哪些美好的印象”来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同时也对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有所领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