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八下知识复习(修).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002260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八下知识复习(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理八下知识复习(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理八下知识复习(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理八下知识复习(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理八下知识复习(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八下知识复习(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八下知识复习(修).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地形跨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跨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等。以高原(东部)和盆地(西部)为主是地势最高的高原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主要气候灾害有: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洪涝,冬季寒潮冻害。大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小部分属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气象灾害有:夏季洪涝,夏秋季台风,冬季寒潮冻害。属干旱和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日温差大,降水少

2、。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和内陆湖。空气稀薄,气压低,气温低,日温差大,日照强,多强风。为高寒气候。主要省区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代表城市北京上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划分依据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农业多旱地,种小麦、大豆,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3、多水田,种水稻、油菜,一年二至三熟河谷绿洲有灌溉农业 :主要分布在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河两岸等绿洲;草原广阔,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为高寒牧业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分布最广 );河谷农业 (青稞等 )单产较高,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传统交通方式以陆路运输为主,汽车、马车以水运为主,船以铁路为主传统以牦牛为主,现代以公路为主(青藏铁路是唯一铁路线)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小,墙体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地势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北京(首都):读地图册P2-3,课本P191 经纬度位置:北纬40度,东经116度(东八区)2 温度

4、带:暖温带3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4 气候特点:冬夏长春秋短5 海陆位置:南部华北平原;西北内蒙古高原;西部黄土高原,是能源基地;东部面向渤海6 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名胜:故宫、长城、天安门、人民大会堂、颐和园天坛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祖国的“南大门” 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香港澳门位置珠江口东侧,邻广东深圳珠江口西侧、临广东珠海组成由香港岛、九龙、新界和200多个岛屿组成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组成面积1098平方千米25.4平方千米人口666.5万43.8万经济以贸易为主的经济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

5、、信息服务中心、旅游中心博彩旅游业(支柱产业)台湾(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面积共约36000平方千米,人口2200多万。 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风景名胜:阿里山、日月潭(最大湖泊)、玉山(最高山峰) 气候:热带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 地形:西部平原;中部山地(与大陆相反,地势东高西低) 产品:稻米,甘蔗,热带亚热带水果,茶叶,樟树,樟脑(樟脑产量世界第一) 台湾岛有“东南盐库”的美称,台湾的最大的布袋盐场分布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答:西部平原的南端。因为被风坡降水少,地势平坦宽阔。 经济:出口导向型,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工业:(1

6、)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 (2)分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西部平原沿海地区 (3)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受到那些条件的影响?开发历史、地形条件、交通便利珠江三角洲(省内区域):一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1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2自然条件:地形面积大,平原广阔;气候热量丰富,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800 mm以上;水源河流纵横交错,水资源充足3社会经济条件: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密集(地狭人稠);历史因素资本主义萌芽早,近代工业发源地,历史经济基础比较好,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放二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1区位因素:靠近港澳地区,地形平

7、坦,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经济发达2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3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的策略三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1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带动作用:(1)港澳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2)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实行改革开放,以“前店后厂”的分工合作模式大力发展了外向型经济,因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上升。2外向型经济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税收减少等。四城镇化1表现:1984年即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分布稀疏,数量

8、较少,规模较小,非农业人口增长缓慢;2000年时珠江三角洲城镇分布越来越密,数量大大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非农业人口增长很快。2问题:城镇化发展过快,大量的农业用地变为工业、商业、居住和交通用地,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水源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垃圾成堆、绿地面积减少等)和社会问题(如交通拥挤、车辆堵塞、噪声污染、住房短缺等)。西双版纳(省内区域):1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温暖宜人。2傣族的文化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傣族人世代居住在西双版纳,由于临近泰国、缅甸等佛教国家,小乘佛教在这里深入人心,处处可见佛寺、佛塔,傣族人基本上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傣族特有的文化生活习俗,深受

9、西双版纳自然环境的影响,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傣家竹楼是一种竹木结构的空中楼阁,形状很像孔明帽的屋顶斜度很大,底部离地面2米左右。这与当地降水丰富,气候湿度很大有关;傣家人喜跳美丽多姿的孔雀舞,与当地多美丽多姿的孔雀有关;傣家人喜吃竹筒大米饭,与当地竹林茂密,广种水稻密切相关。3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西双版纳地区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以旅游促发展,不仅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而且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本区经济的迅速发展。黄土高原(跨省区域):一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

10、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降雨: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流失。地面物质组成: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物,土体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蚀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牧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2人为因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二危害:会发生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三治理措施(治理黄土高原的根本是治理水土流失):(一)采取植树种草等

11、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1在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用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2在陡坡地实行生物工程,种草、灌木和山杏。3在缓坡建梯田、种山杏和优质牧草。(二)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长江沿江地区(沿河工业带):长江沿江地带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危害对策上游水土流失上游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土壤退化土地肥力下降河道淤塞而导致通航能力下降造成水库的淤积降低水库发电灌溉和防洪效益造成中下游江河湖泊的淤积,加剧洪水灾害退耕还林封禁治理绿化荒山等中下游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围湖造田,天然湖泊面积减少,蓄洪能力下降;该流域降水量大,雨季长集中且多暴雨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到巨大损失而生态环境遭受严重重创以后,往往数年难以恢复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退耕还湖兴修水利全流域水污染长江沿岸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而一些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没有同步,使得长江沿江地带环境污染日益严重500多个取水口不同程度的受到污染加强保护长江的立法工作制定水污染和水资源保护工作三大酸雨集中分布区酸雨土壤水体酸化对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减少工业废气减少生活中废气向空中的排放。比如少开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