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及其新发展.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002044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及其新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及其新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及其新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及其新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及其新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及其新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及其新发展.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及其新发展正文显示页面 【哲学类刊】【打印】 【保存】 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及其新发展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余继坤【专题名称】哲学原理【专 题 号】B1【复印期号】1995年01期【原文出处】广西社会科学(南宁)1994年05期第77-82页【作者简介】余继坤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 生产力观的问题,无论在我国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建设中,还是在物质文明建设中,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从理论上探究生产力观的内涵,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在当代的新发展,这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弄清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做好各方面的

2、工作,推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 何谓生产力观?概括地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基本观点或理论,包括生产力的科学定义、特性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的原理原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生产力是标志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关系的范畴,它是人们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一种客观的实际能力或物质力量,它具有客观性、物质性、主动创造性等社会历史性等显著特性。生产力的客观性是指“人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因为任何一种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马恩全集第3卷321-322页)每一代人都只能继承前人所创造的一定生产力的现实,并以此为基点来开展改造自然

3、的活动。换句话说,每一代人所面对的现实生产力,具有一种不依自己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既得性”与“不可选择性”。生产力的物质性,是指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过程所具有的客观实在性。虽然从现象上看,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它不能避开意识的“介入”和“纠缠?”,即必须在一定的意识指导下发生的这种改造的活动,但是在本质上它是物质的。因为它的各个构成要素均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作为主体的人是有血有肉的物质的实体;改造的过程是物质力量之间(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等物质力)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结果也是对象客体的物质性(包括形态、性能、性质等等)的改变,应该说物质性是生产力的一种更为根本的特性,因而才使得

4、人类的生产力呈客观的物质的力量,而与其他社会活动区别开来。生产力的主动创造性,是指生产活动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改造活动。一方面它必须掌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还必须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依据社会的需要,对对象客观实施的改造过程。这种主动创造性实施于生产过程中,就是一种实际的能力一主动创造力。此外,生产力的社会历史性,是指生产力不是超历史地发生的,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生、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物质力量。 马恩指出:“社会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地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的消费发展的

5、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马恩全集第3卷320页)“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同上,322页)这两段话极其深刻地阐明了生产力既是现存生产关系得以确立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同时,也是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变化发展的最深刻的源泉和动力,它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这样,由生产力的的科学定义、特性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等方面的基本原理,构成为马克

6、思主义科学完整的生产力观。我们要研究历史,认识现实社会及其发展的状况,就必须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才能揭开历史发展的奥秘,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 二 考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关系,我们发现这一反映社会历史发展最一般规律的学说,是从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生产力出发揭开社会基本关系的奥秘的。它认为在人类社会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为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着该社会的上层建筑,从而一定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状况来决定或作出最终说明的;并且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推动着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形态的变化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生产

7、力观总是以自己独特的思维视角,紧紧地盯在作为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的生产力上来观察、分析和说明问题的。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这里表现出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而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向前发展。”(马恩选集第4卷477页)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肯定: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关系中,生产力观处于核心的地位,它是唯物史观其他理论得以确立的基本依据,其他理论原理则是根据这一观点所作的展开和补充。就是说整个唯物史观是围绕着生产力

8、观这一核心所形成的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理论体系。因此,没有生产力观,就没有唯物史观的产生;离开生产力观,唯物史观也就失去了其得以确立的基本依据。 我们之所以说生产力观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其主要根据如下: 第一,生产力观揭示了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因而为认识社会,把握社会的状况,提供了最基本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阐述唯物史观时,首先指出的基本事实是:人们必须解决吃、喝、住、穿即生存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社会才能存在。而生产活动是提供这些物质资料的基本来源,社会生产的状况如何,直接地决定着社会物质文明的程度,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从而形成了社会历史的基本关系:生产力决

9、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及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所以,不了解生产力及其发展的状况,当然也就不了解以此为基础所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的状况。 第二,生产力观揭示了以生产力为基础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刻动力和源泉,提供了一把打开社会历史发展奥秘的钥匙。唯物史观认为,一种社会形态的存在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着的。社会形态变化发展的奥秘在于: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由于它的发展,必然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地变化发展。而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也或迟或早地必然导致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导致社会形态的更新。当然这种发展更新,不意味着

10、是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恰恰相反,它必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中来获得实现的。可见,离开了生产力观,社会变化发展的奥秘就无法揭开和把握。 第三,生产力观还从社会存在和发展赖以存在的物质生产出发,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众所周知,两种历史观在谁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作了肯定的回答,唯心史观则作了否定的回答。唯物史观的逻辑及其根据在于:既然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那么,谁是生产活动的主体呢?毫无疑问,当然是劳动群众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他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是社会赖以

11、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就是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得以向前推进的。从根本上说,一部社会的发展史首先是一部生产发展的历史。因此,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是建立在生产力观这一科学的基础上,有其牢固的客观根据。离开生产力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就无法得以确立,那么社会历史观就将依然为唯心史观所占据。 第四,生产力观揭示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的根源,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或科学的理论依据。唯物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环节。无论是阶级斗争还是社会革命,究其根源全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在阶级社会中生产

12、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对抗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当着这种矛盾进一步激化时,即旧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时,就必定酿成社会革命,于是代表新生产力的革命阶级只有起来推翻代表腐朽生产关系的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适合生产力性质的新的生产关系,实现社会形态的飞跃,才能解放生产力,使旧有矛盾得以解决。由此可见,生产力观是我们观察、分析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现象的锐利武器。离开了生产力观,关于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的根源和实质,就无从加以揭示和把握。 三 生产力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这部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中,集中地体现了这一基本

13、思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苏东剧变,国际上社会主义事业遇到了严重的挫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亦面临严峻的形势。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冷静地分析了中国当代社会的实际,总结了国际国内正反方面的经验教训,创立了建议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正如江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

14、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这一理论的内容十分广泛而全面,阐述的道理极其深刻而精辟,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深入研究这一理论,我们发现这座光芒四射的理论殿堂,是以唯物史观核心的生产力观作为它的奠基之石的。就是说,这一理论坚持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基本原理,具体地考察和分析了当代中国生产力的实际,依据这一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以及围绕初级阶段论而形成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环境、政治保证、战略步骤等等一整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深化了生产力观的内

15、涵,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重大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确立,是生产力观运用上的一大突破,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立论根据,是对我国国情的科学概括,集中地体现了我们党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尤其是关于生产力观的基本原理,全面、深入地考察和研究了我国当代生产力的实际(包括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宏观、微观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揭示了它的多层次性和整体水平的落后性,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等问题,从而不但澄清和纠正了一些时候以来的超越我国实际的一些“左”的认识,而且逐步形成了初级阶段论这一与我国社会实际相符合的、社会主义建设必然经历的特定阶段的科学理论。由此可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16、主义理论,始终是把观察视角盯注在生产力上,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来建构整个理论的基本框架和规定其理论的基本思路的。因此,十分清楚,生产力观既是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红线,也是这一理论赖以确立的牢固基石。如果一旦离开这基石,那么这座宏伟的理论大厦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当然如果离开这一基石,我们也是不可能理解和把握好这理论的实质的。 同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中,我们党还总结了新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及新经验,多方面地丰富和发展了生产力观的内涵,使其富有时代的色彩和中国特色,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是“根本任务”论,即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理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