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机外壳的注塑模具设计论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998603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话机外壳的注塑模具设计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电话机外壳的注塑模具设计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电话机外壳的注塑模具设计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电话机外壳的注塑模具设计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电话机外壳的注塑模具设计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话机外壳的注塑模具设计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话机外壳的注塑模具设计论文(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 本次设计的电话机盖外壳是一商品,在日常生活中它有很多的应用。由于它的生产批量大,精度要求高,且材料为塑料PS,适合在塑料模具行业进行生产。本设计中使用注射模具来生产该产品,其原理是将粒状塑料连续输入到成型机的料筒中加热熔融,然后由注射杆推进,由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导入模具中,然后保压冷却,使之固化成型。为了合理而快速的设计出模具,整个设计过程包括工艺条件的分析、方案的确定、模具结构设计、模具二维图的绘制。通过proE绘制各种零件图,。关键词: 电话机盖; 外壳,注射模具 ,浇注系统,Abstract : This design telephone shell is a cover goo

2、ds in the daily life of its application because of its production batch big, high accuracy, and materials for plastic PS, suitable for plastic mould industry production to this design using injection mold to produce the product, its principle is plastic continuous input to the granular materials, he

3、at the cylinder of the machines melt, and then by injections of stem, the nozzle and die casting system introduction mold, then the pressure cooling, the curing to reasonable and rapid design out of the mold, 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including the technology conditions of analysis method to determin

4、e the mould structure design mould two-dimensional drawing through proE draw many parts graph,Keywords : Telephone cover; Shell, injection mould, pouring system目录 摘 要IAbstractII 第节 塑件工艺分析3 第2节 模具设计要点5第3节 模具结构设计7第4节 模具结构零件设计7第5节 型腔的设计9第6节 注射机的选择13第7节 排气16第8节 冷却系统17第9节 脱模机构18第10节 模具结构及工作过程19第11节 模具的按装

5、说明22第12节 模具的特点22 参考文献23 电话机外壳盖注射模的设计塑料成形性能塑料是以高分子量的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力等)可塑制成一定形状且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塑料按受热后表现的性能,可分为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两大类。热固性塑料的特点是在一定温度下,经一定时间加热、加压或加入硬化剂后,发生化学反应而硬化。硬化后的塑料化学结构发生变化,质地坚硬、不溶于溶剂、加热也不在软化,如果温度过高则就分在解。热塑性塑料的特点为受热后发生物态变化,由固体软化或融化成粘流体状态,但冷却后又可变硬而成固体,且过程可多次重复,塑料本身的分子结构则不发生变化。热塑性塑料品种极多

6、,即使同一品种也由于树脂分子量及附加物配比不同而使其使用及工艺特性也有所不同,另外,为了改变原有品种特性,常用共聚、铰链等各种化学聚合方法在原有的树脂结构中导入一定百分比量的异种单体或高分子相等树脂,以改变原有树脂的结构成为具有新的使用及工艺特性的改性品种。例如,即为在聚苯乙烯分子中导入了丙烯腈、丁二烯等异种单体后成为改性共聚物,也可称为改性聚苯乙烯优越的使用,工艺特性。所以本塑料采用为原料。1 塑件工艺分析塑件的结构要素跟据电话机外壳上盖的实体画出如塑件如图1、图2 所示,其内腔存在很多孔和凸台,结构相当复杂。塑件的几何形状与成形方法、模具分型面的选择、塑件是否能顺利成形和出模等有直接关系。

7、所以在设计塑件时应认真考虑,使塑件的几何形状能满足其成形工艺要求。(1) 脱模斜度塑件冷却时的收缩率会使它紧包住模具型芯或型腔中的凸起部分。因此, 为了便于从塑件中抽出型芯或从型腔中脱出塑件, 防止脱模时拉伤塑件; 在设计时, 必须使塑件内外表面沿着脱模方向留有足够的斜度, 从表查得ABS 塑件的脱模斜度, 型腔为30130, 型芯351。脱模斜度取决于塑件的形状、壁厚、及塑料的收缩率。成型型芯越长或型腔越深,则斜度应取偏小值; 反之可选用偏大值3 。因此, 此次设计的电话机外壳的脱模斜度型腔取1, 型芯取40。 (2) 加强筋为了使塑件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又能避免因壁厚过大而产生成型缺陷,行

8、之有效的办法是在塑件的适当部位设置加强筋。为防止出现背部塌坑,加强筋的尺寸应设计得当。()塑件的表面粗糙度塑件的外观要求越高, 其表面粗糙度应越低。一般模具表面粗糙度要比塑件的要求低12 级。塑料制件的表面粗糙度一般为Ra 018012m3 之间。此次电话机外壳设计取Ra 015m。() 塑件的圆角为防止塑件转角处的应力集中,改善其成型加工过程中的充模特性,增加相应位置模具和塑件的力学强度,需在塑件的转角处和内部联结处,采用圆角过渡。在无特殊要求时,制品的各连接处均应有半径不小于0151mm 的圆角。一般外圆弧半径应是壁厚的115 倍,内圆角半径应是壁厚的015 倍。() 塑件的壁厚塑件的壁厚

9、是最重要的结构要素,是设计塑件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塑件的厚度对 图2 电话机外壳上盖熔体对充满模具型腔的流程影响较大。壁太厚就很难达到完全均匀的硬化,且易产生气泡、缩孔等缺陷;太薄则刚度差,在脱模、装配,使用中会发生变形,影响塑件的使用和装配的准确性。塑件不均匀,导致塑件各个部分固化收缩不均匀,易在塑件上产生气孔、裂纹,引起内应力及变形等缺陷。塑件壁厚一般在13mm 范围内,最常用数值为23mm ,大型塑件也有6mm 或更大的。根据所设计的电话外壳的材料、结构、强度等方面要求,取壁厚2mm。() 孔制品上各种孔的位置应尽可能开始在不减弱制品的机械强度的部位,孔的形状也应力求不增加模具制造工艺

10、的复杂性。() 支承面以制品的整个底面作为支承面是不合理的,因为制品稍许翘曲或变形就会使底面不平。通常采用凸起的边框或底脚(三点或四点) 来作支承。当制品底部有加强肋时,肋的端部应低于支承面约015mm 左右。112 塑件尺寸公差与精度电话机塑料外壳和下壳配合选用的尺寸精度等级为级,其余尺寸精度等级为10级,公差为GBPT14486 - 93 尺寸公差数值。113 塑件的体积和质量经天平测量,测得塑件的质量m = 131g根据手册知ABS 的密度= 1. 031. 07gPcm3可计算得:V = mP= 131P1. 05 = 124. 76cm32 模具设计要点211 型腔数目的确定本设计采

11、用一模一腔方案。212 确定型腔分型面模具上用以取出制品及浇注系统凝料的可分离的接触表面称为分型面。在制品设计时,必须要考虑成型时分型面的形状和位置,否则无法用模具成型。因侧向合模锁紧力较小,故对于投影面较大的大型制品,应将影面积大的分型面放在动、定模的合模主平面上,而将投影面积较小的分型面作为侧向分型面。本模具的分型面选择在塑件的大平面处。213 凹凸模结构(1) 凹模的结构设计:本设计采用整体嵌入式凹模结构。该种结构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塑件的模具中。加工方法可采用普通机加工、数控机床、电火花、电铸成型等方法。将一个整体凹模,嵌入到凹模固定板中,嵌入的凹模可用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渗碳淬火后抛光。

12、(2) 凸模的结构设计:用来成型塑料制品的内表面的成型零件。这里采用组合式凸模结构,采用该种结构可节省优质模具钢,便于机加工和热处理,也便于动模和定模对准,也有利于凸模冷却和排气的实施。214 浇口的设计浇口是连接流道与型腔之间的一段细短的通道。它是浇注系统的关键部分。浇口的设计或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制品能否被完好的注射成型。浇口的种类有直浇口侧浇口,扇形浇口,环行浇口及点浇口。根据制品的结构要求,本设计采用侧浇口形式。215 冷料穴的设计冷料穴一般位于主流道对面的动模板上,或处于分流道的末端。其作用就是存放料流前端的“冷料”,防止“冷料”进入型腔而形成冷接缝,开模时又能将主流道中的凝料拉

13、出。冷料穴的尺寸应大于主流道大端的直径,长度约为主流道大端的直径,如图3 所示。图3 冷料穴11 浇口套21 定模底板31 凹模板模具结构设计注射模具的工作状态是长时间的承受交变负荷,同时也伴有冷热的交替。现代的注射模使用寿命至少几十万次,多至几百万次,因此,模具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工作状态下所发生的弹性变形,对塑件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尺寸精度高的塑件。模具的刚度是很重要的。(1)凹模型腔的强度由于注射压力的作用,凹模型腔有向外胀出的变形产生。当变形量大于塑件在壁厚方向的成形收缩时,会造成脱模困难。严重时还会不能开模。另外,也由于成型过程中各种工艺因素的影响,型腔内的实际受力情

14、况往往非常复杂,不可能为一种简单的模式。因此,在强度计算上采取比较宽容的做法,宁可有余而不可不足。即是安全系数较大。中小型模具是模板的长度和宽度在500mm以下的模具。这类模具的强度,只要模板的型腔长宽尺寸不大于其长度和宽度的60%,深度不超过其长度的10%时,可以不用通过计算。该模具选用的标准模架的模板为500*500mm,可以做成300*300*50mm的凹模型腔。(2)支承板的强度在动模下有一支承板。该模具的结构凹模做在定模板上,型芯做在动模板上,因此支承板的弹性变形量必须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支承板的厚度的计算式取H=40mm完全满足要求模具结构零件设计结构零件是指用于安装、定位、导向

15、以及成型时完成各种动作的零件.1导柱用于动模与定模间或推出机构零件间的定位和导向。导柱可设计成各种形式。根据,塑料模设计手册的表5-2为国家标准GB/T4169.4-1984带头导柱的规格,表5-3为国家标准GB/T4169.4-1984有肩导柱的规格。导柱材料为T8A淬硬到5055HRC。4.进料口套进料口套采用塑料模设计手册的表5-。配合的模板孔的极限偏差为H74.3拉料杆综合ABS的收缩率,脱模力等的考虑,该套模具不必用拉料杆。4.4推杆该套模具使用塑料模设计手册4169.11984推杆固定板上的固定方式如图所示推杆一般采用钢,端部淬硬到50-55HRC 。推杆端部与模板配合孔的极限偏差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