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读书笔记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99801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原理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德育原理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德育原理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德育原理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德育原理读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育原理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原理读书笔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容简介信仰与道德、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敏感、现实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研究这一问题的出发点在于目前中国德育现实中业已存在的对于核心价值或终极价值问题的实践和理论上的回避。价值无根性”的德育已经导致了德育实效上的实质性低迷”如果不加以矫正,中国德育所面临的危机将日益严重。本研究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专题研究的方式重点进行了宗教信仰与道德教育、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人生信仰与道德教育三个方面的研究。作者简介檀传宝,1962年生,安徽省怀宁人,教育学博士、博士后,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 德育专业委员会委员、美育专业委员会委员。1983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后曾在一所

2、农村普通完全中学工作过8年。硕士、博士阶段分别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1991 1993 )、南京师范大学(1993 1996 )。1996 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教 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出站后留校工作,现供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要研究方向:德育原理、教育基本理论、教师伦理学。主要研究成果有个人专著德育美学观(陕西教育出版社,1996 )、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美善相谐的教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教师 伦理学专题一一教育伦理范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

3、发表过教育学术论文 70余篇。目录第一章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绪论第二章德性、德性生活的实存与历史一一对于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本质的思考第三章试论对宗教信仰的社会观照与人生观照第四章 论宗教信仰与宗教道德第六章政治信仰与道德建设一一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两种抉择第七章政治信仰与道德素养培育有效性的探索一一杜威与苏霍姆林斯基德育思想的几点共性第八章幸福教育论第九章圣贤教育论一-对一种中国古代教育德育智慧的再认识第十章信仰与人格信仰教育的道德教育意义及其确认德育专著导读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作者简介:檀传宝,1962年生,安徽省怀宁人,教育学博士、博士后,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美育专业委员会

4、委员。1983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后曾在一所农村普通完全中学工作过8年。硕士、博士阶段分别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1991 1993 )、南京师范大学(1993 1996 )。1996 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出站后留校工作,现供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 系。主要研究方向:德育原理、教育基本理论、教师伦理学。主要研究成果有个人专著德育美学观(陕西教育出版社,1996 )、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美善相谐的教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教师 伦理学专题一一教育伦理范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在教育研究、

5、中国 教育学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过教育学术论文70余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是檀传宝在20世纪末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对学校德育思考的成果 之一。内容摘要如下:信仰与道德、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敏感、现实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研究这一问题的出发点在于目前中国德育现实中业已存在的对于核心价值或终极价值问题的 实践和理论上的回避。价值无根性”的德育已经导致了德育实效上的实质性低迷”。如果不加以矫正,中国德育所面临的危机将日益严重。本研究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采取专题研究的方式重点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宗教信仰与道德教育从社会批判的角度看,宗教的确是人民的

6、鸦片”但是如对宗教进行人生关照,又不难发现其在终极价值关怀上的某些特殊意义。在宗教信仰体系之中,终极信仰往往能够给信仰 者以饯行道德的精神根据和神圣体验。宗教组织也往往能在进行信仰与道德培育时最充分地 利用人类文化的全部成果。因而宗教道德教育具有十分突出的神圣性、精神性和文化性。研 究宗教之信仰与道德教育的模式,发掘宗教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对学校德育的改善是十分必要 的。本书以小原国芳为个案讨论了如何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掘、利用宗教的道德教育 资源问题。小原国芳对宗教文化的开放心态,对人生理想重要性的强调,以及借鉴诸多宗教 范畴如 使命” 爱”、良知”等等解释、解决学校德育问题的思考都是富有建

7、设性和启发性 的。、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传统的中国人(尤其是儒家)总体上以哲学形态的信仰而非宗教信仰的方式去满足其对 于终极价值的需要。中国古人常以修身上的至境追求去求得其社会政治理想的实现,以道德 推论政治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典型逻辑之一。文革”时期,中国(大陆)则反其道而行之,上演了一幕以政治取代道德的社会与教育的悲剧。学校德育有必要以史为鉴,探索政治信仰与 道德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通过对杜威与苏霍姆林斯基的比较研究不难看出:有效的德 育目的必须内在于德育过程之中,同时也必须通过教育过程与社会过程的统一才能实现;政 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的互动,是有效德育的前提条件之一;学校道德教育环境的创造是有

8、效德 育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活动是教育之本,无论是信仰教育还是道德教育,精神与物质的活动”都是最为重要的中介环节。三、人生信仰与道德教育人生信仰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信仰形态。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必须以人生信仰为中介形式。人生信仰与道德教育关系的两个重要关节点乃是幸福观与圣贤人格问题。首先,人生问题可 以还原为对幸福的追寻,对人生意义(或幸福)追寻的关键是道德实践规范问题。教育的目 标之一应是个体的幸福,而幸福(由于其精神含量)又是一种必须通过教育去培养的能力。 无论是感受幸福或是创造幸福,主体既需要建立其根本的人生信仰体系,又需要建构其日常 道德行为的规范系统。其次,人具有未完成性及超越自身的需要,

9、学为圣贤”不仅是一种价值导向而且也有其人性的根据。中国古代德育充分肯定学为圣贤”的必要性,通过对圣贤人格的优越性的充分展示,设计出分层次的圣贤学习目标,以及试图在政治与教育体制上对圣 贤教育予以制度保证等等。这些有关圣贤人格教育的智慧是今日德育可资分析、借鉴的宝藏。信仰道德人格建构有论证、聚合、圣化与提升的作用。要提高中国德育的实效性就必须 扎实地开展信仰教育。为此应当:1.确认信仰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存在的必要性;2.按照信仰形态开展信仰教育;3.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实际设计合适的信仰教育形式并使之与道德教育 紧密结合。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引论詹万生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录了作者在全国教育科学九五

10、”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历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上的主题报告、开幕词和总结报告,全面阐述了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实验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管理措施,真实记 录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阅读此书,可对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和实验有一个总体的 了解。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实验报告集詹万生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荟萃了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的系列实验读本?德育和学生综 合素质评价手册?成长册的几十篇实验报告。这些实验报告是在历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上评审出来的优秀成果基础上精选出来的,是全国几十个实验区、千所实验校、万名实验教 师研究成果的精

11、华。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詹万生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以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 创新为基本原则,以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要 素系统为纬,以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职德育)、大学德育等层次系统为经,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构建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 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为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理 论参照和实践模式。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研究论文集詹万生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荟萃了本课题实验区、实验校承担的子课题的研究论文几十篇。

12、这些论文是在历届 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评审出来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精选而成的,是全国几十个实验区、上千所 实验校、上万名实验教师研究成果的精华,内容涉及小学、中学、中职、中师及大学的德育 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的研究,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道德教育底蕴的寻绎一一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评介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 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 一书,是我国青年学者檀传宝博士继德育美学观之后的又一力作。在书中作者指出,人性固然是生物性与精神性的统一,但 人的本质却是对于生命意义的精神性的企求。道德生活与道德教育有多方面的功能,但其本源的功能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对于人的生活意义的求索和生

13、存质量的提升。现代人解脱了传统社会种种条规的束缚与禁锢, 可能也必须独自面对世界 一一一个人们有了更多需要也有了 更多满足需要手段的世界。在纷繁的世界面前,现代人也就有了更多无所执著的空虚与无所 依傍的孤独。也正因为如此,有所执著才成了现代人渴求的精神品质。有所执著也就是信仰,而信仰是个体道德之所以能够存在的根基。没有信仰,道德就可能蜕变为牟取私利的伎俩。该书从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和人生信仰三个层面探讨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详尽论述了信仰对道德人格建构有论证、聚合、圣化与提升的作用,认为要提高中国道德教育的实效就必须开展信仰教育。终极信仰往往能够给信仰者以践行道德的精神根据和神圣体验。研究宗

14、教之信仰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模式,发掘宗教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对学校德育的改善十分必 要。德育原理读书笔记1德育即道德教育发表日期:2012/10/12 0:00:00 作者:缪献文教育旨在教人做人其核心是道德教育。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是育人教书而不是教书育人,教师首先是人师而后才是经师。德育”顾名思义指的是道德教育,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唯独我国教育界认为这不过是狭义的德育”除此之外,尚有广义的 德育”不但包括道德教育,还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甚至包括法制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 国防教育、青春期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礼仪训练、军事训练

15、、训练辅导、心理咨询等。由于受到本土社会意识发展状态的影响,半个世纪以来,德育概念在我国迅速泛化,形成了当代中国的 大德育”,对大德育”的思考:1、大德育”的合理性我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统称为德育”这种约定不是从概念岀发,而是从实际岀发。学校生活中不存在绝对独立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必然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我国一向有实施 大德育”的习惯和传统,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一套自然而然地把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全面实施社会意识教育的经验。况且,大德育”与当前国际教育的改革趋势相一致。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调对年轻一代的政治、法制教育以及宗教的或世俗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试图通过各种改革加强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的联系。2、大德育”勺难题在 大德育”的概念框架下讨论和研究德育,存在不少理论上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随着学校德育外延的不断膨胀,日益暴露岀来。德育的无所不包本已让人无从确切把握,而通过政策又不断添加 新”的内容,既没有将这些 新”内容恰当地整合进现有的德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