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赤壁赋》练习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995819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房宫赋》《赤壁赋》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阿房宫赋》《赤壁赋》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阿房宫赋》《赤壁赋》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阿房宫赋》《赤壁赋》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阿房宫赋》《赤壁赋》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房宫赋》《赤壁赋》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房宫赋》《赤壁赋》练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房宫赋课内巩固练习下列划线字注音对的的一项是( )A参差(cn c) 仓庾(y) 金块珠砾() 盘盘囷囷(n).矗(zh)立 辇(nn)车 雷霆乍(zh)惊 鼎铛(dng)玉石逦迤(l) 锱铢(z) 架梁之椽(h) 直栏横槛(kn) 突兀(w) 水涡() 不霁(j)何虹 妃嫔媵(yng)嫱 2选出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复压 缦立 钩心斗角 高下幂迷 B.不暇 借鉴 春光溶溶 明星荧荧C纷奢 锱铢 杳无音信 直栏横槛 D.帛褛 骄固 雷霆乍惊 尽态极言3、找出下列句子中古今异义的词语并解释。()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义: 今义: (2)而气候不齐 古义: 今义: ()韩魏之经营

2、古义: 今义: (4)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古义: 今义: ()齐楚之精英 古义: 今义: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 今义: ()直走咸阳 古义: 今义: (8)几千万落 古义: 今义: 、解释下列多义词()爱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2)取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 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3)族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5、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1)辇来于秦 (2)朝歌夜弦

3、 (3)鼎铛玉石 (4)金块珠砾 (5)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6)长桥卧波,未云何龙?覆道行空,不霁何虹?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8)郦山北构而西折。 (9)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10)族秦者秦也 (1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1)六王毕,四海一 选出下列论述不对的的一项( )A阿房宫赋的作者是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杜牧,号樊川,为有别于杜甫,人称“小杜”,她与同步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阿房宫赋借写阿房宫的兴亡,揭发了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论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以此讽谏当时统治者戒奢侈行仁政。.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源于诗经和楚辞,在体现方

4、式上一般总是先竭力铺陈描写,最后在篇末画龙点睛,揭示主旨。词采华丽、节奏鲜明、气势酣畅是“赋”共同的特点,赋多用排比、对偶、夸张、比方等修辞手法,句式多为整散结合,长短不拘,具有极强的艺术体现力。在这一点上,阿房宫赋堪称典范之作。7选出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活用状况相似的一项( ).族秦者秦也 辇来于秦 B.朝歌夜弦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燕赵之收藏 可怜焦土 D.廊腰缦回 骊山北构而西折8.选出句式与“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不相似的一项( )A.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B.戍卒叫,函谷举.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9.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当的一项( )A六王毕(完了) 蜀山兀(光

5、秃秃) 杳不知其所之也(远得不见踪影)B.直走咸阳(趋向)廊腰缦回(萦绕)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让)C雷霆乍惊(忽然)而望幸焉(宠幸)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让)D缦立远视(长期)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做)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让)10.选出划线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似的一项( )A.杳不知其所之也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C.辇来于秦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D盘盘焉,囷囷焉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11翻译下列句子。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默写 (

6、)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3). ,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4). ,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阅读下文完毕3-1题: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

7、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下列两句中的加线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对的的一项是:( )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相似,不同 B不同,也不同。C.相似,也相似。 D.不同,相似。14.文中划线解决解对的的一项是:( ) 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南亩:泛指农田 九土:即九州,指全国;呕哑:难听的音乐 独夫:孤单的人; 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楚人:指刘邦;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 B.C.5.根据文意“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8、,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句中到处“后人”之所指是:( ) A相似,都指秦后来的人;是指当时的宋人(如杜牧);是指秦人; B相似,都是指唐人;是指唐后来的人; C相似,都是指秦后来的人,相似,都是指宋后来的人; D相似,都是指宋人(如杜牧),相似,都是指秦后来的人。6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对的的一项是:( ) 第一段用比方和排比,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不久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后还是像火山同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

9、亡,都是由于内部因素导致的,见解极为深刻。赤壁赋课内巩固练习一、语言知识、下列划线字读音全对的的一项是 ( ) .壬(rn)戌 窈窕(tio) 桂棹(zhu) 凭(fng)虚御风 .嫠(l)妇 愀(qo)然 舳(u)舻 山川相缪(lio) C.酾(h)酒 横槊(hu) 江渚(z) 正襟(jn)危坐 D匏(o)樽 枕藉(j) 蜉(f)蝣 一叶扁(pin)舟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 凭虚御风(驾) B.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 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 扣舷而歌之(敲击) D倚歌而和之(循,依) 而卒莫消长也(究竟)3、下列句中的“如”字,意思不相似的一项是 ( )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