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陶罐和铁罐4.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993510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 陶罐和铁罐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4. 陶罐和铁罐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4. 陶罐和铁罐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4. 陶罐和铁罐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 陶罐和铁罐4.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农林路小学 王珍玉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奚落 、谦虚、 傲慢、 懦弱 、轻蔑”等词语的意思。2、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教学过程:课前五分钟游戏:看图片,猜故事。 一、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寓言故事,陶罐和铁罐。板书课题,学生跟着老师书空课题。陶罐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大家知道吗?(泥土)师:与铁罐的坚固相对,陶罐有什

2、么特点?(板书:铁罐 坚固 陶罐 易碎)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根据自读提示小声读课文, 做到: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并思考:课文围绕陶罐和铁罐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检查读文情况:1、课件出示本课词语,学生开火车读一读。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还原情境,品读课文师:这篇寓言故事里有两个场景,分别是哪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国王的御厨里,第二个是荒凉场地上。)师:那么课文就可以根据这两个场景分成两个部分。怎么分?1品读课文第一部分(19自然段)指名朗读第一段。师:骄傲的铁罐对陶罐是什么态度?(看不起)什么是“奚落”?(讽刺,挖苦)师:铁罐怎么奚落陶罐的?

3、我们看第二至第九自然段,这些都是他们的对话。他们说这些话时,语气一样吗?生:不一样。师:请朗读这些对话,把描写他们神态、语气的词语画出来,好吗?(学生边读边勾画词语)课件出示:傲慢,谦虚,轻蔑,争辩,恼怒。师:请大家再次练习朗读,抓住这些提示语,体会他们说每句话时的神态和语气。出示第一组对话:指名读铁罐的话,问:傲慢的铁罐,为什么这么瞧不起陶罐呢?师:陶罐不仅谦虚,而且(非常友好,有礼貌),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兄弟)板书:傲慢 谦虚出示第二组对话:师:傲慢和轻蔑的意思很接近,但说话时的语气一样吗?(引导学生再次朗读体会)师:铁罐明知陶罐不敢还去问,他到底想干什么呢?(让别人看不起陶罐,让它难堪

4、,让它受到羞辱。)师:这样的行为就叫做什么?(奚落)铁罐奚落陶罐就是想让别人知道陶罐很懦弱。什么叫“懦弱”呢?(软弱)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陶罐面对铁罐的一再奚落,表现的不卑不亢,据理力争,终于引来了铁罐的(愤怒)。出示第三组对话:指名朗读。师:陶罐面对铁罐的愤怒,是怎么回答的?回答时语气怎样呢?请你加上提示语后再读读。出示第四组对话:师:铁罐开始是傲慢,轻蔑,后来恼怒,再后来呢?课文还有一段对话,大家看看应该是怎样的语气,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师:可以怎么填?(火冒三丈、气势汹汹、恶狠狠、气急败坏)师:这部分的朗读要抓住铁罐态度的变化,体会每次语气的不同,让我们分角色来试一试。师生分角色朗读这部分

5、。学生分角色朗读。2、深入文本,体会说话的三种形式。师:在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中,出现了不同形式的说话方式,我们来比较一下,(出示课件)。有的对话把提示语放在最后,用句号;有的对话把提示语放在中间,说后面用的是逗号;还有的对话把提示语放在前面,说后面要用冒号。我们平时在写人物对话时也要学习作者用不同的说的形式去表达。三归纳方法,仿写练笔1、师:铁罐认为自己很坚固,不但今天坚固,而且永远坚固。可事实是这样吗?时间过去了很久很久,陶罐和铁罐最终命运如何呢?板书:很有价值 无影无踪2、假如铁罐最后没有消失,而是变得破旧不堪,浑身是洞,铁罐和陶罐又会说些什么呢?用上适当的神态和语气词做提示语,用说的不同形式写一段它们的对话。四、布置作业 1把课文内容绘声绘色地讲给家长,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2课下读一则寓言故事,找找这个故事的身体和灵魂。 板书设计 陶罐 和 铁罐易碎 坚固 谦虚 傲慢 很有价值 无影无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