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之班级管理——如何让班主任将“班级日记”从“简单使用”转化为“使得精、用得妙、办大事”.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990364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教育之班级管理——如何让班主任将“班级日记”从“简单使用”转化为“使得精、用得妙、办大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新教育之班级管理——如何让班主任将“班级日记”从“简单使用”转化为“使得精、用得妙、办大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新教育之班级管理——如何让班主任将“班级日记”从“简单使用”转化为“使得精、用得妙、办大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创新教育之班级管理——如何让班主任将“班级日记”从“简单使用”转化为“使得精、用得妙、办大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创新教育之班级管理——如何让班主任将“班级日记”从“简单使用”转化为“使得精、用得妙、办大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教育之班级管理——如何让班主任将“班级日记”从“简单使用”转化为“使得精、用得妙、办大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教育之班级管理——如何让班主任将“班级日记”从“简单使用”转化为“使得精、用得妙、办大事”.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作者简介:徐建(1986),男,汉族,山东省淄博人,海南省洋浦中学语文教师,文学硕士。创新教育之班级管理如何让班主任将“班级日记”从“简单使用”转化为“使得精、用得妙、办大事”徐建 海南省洋浦中学 海南洋浦 578101内容摘要:能够认识到、设计精、利用好“班级日记”,对于班主任把握“信息大局”,“矛盾”有的放矢,“决策”有所建树起到绝妙的作用。笔者曾经在班级管理中利用过班级日记,颇有些肤浅体会,在本文中,将班级日志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出现过的问题在这里一一梳理,并提出一些在我看来行之有效的措施。班级日记在“讲述”身边人、身边事的过程中,多设置一些正面、激励性的细微观察,及时记录“你、我、他”的

2、正能量。虽然花季雨季时常“山雨欲来风满楼”,但也不要忘了,“柳暗花明又一村”教育的“桃花岛”。关键词:班级日记;管理;教育激励;学生有效管理,能达到一呼百应、令行禁止的效果,使一个集体成为坚强有力的整体。切实可行的有效管理离不开对信息的掌握,进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作为一名班主任,掌握班级动态信息,手中有“据”,心中才能有数,活动才能开展,管理才能有效。1笔者认为,能够认识到、设计精、利用好“班级日记”,对于班主任把握“信息大局”,“矛盾”有的放矢,“决策”有所建树起到绝妙的作用。班级日记的使用、保管和利用不应只限制在班级,也不应只掌握在班主任手中。年级组长、学校中层各处室主任、教学、德育等副

3、校长都可以从各个班级的班级日记中立体、全面地“俯瞰”全校学生的学情状态、思想动态、校风走向以及发展趋势。2班级日记要像对待重要档案一样仔细保存,积累数据、看清趋向,进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研究和改进学校的班级建设问题。笔者曾经在班级管理中利用过班级日记,颇有些肤浅体会,在本文中,笔者只将班级日志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出现过的问题在这里一一梳理,并提出一些在我看来行之有效的措施。一、 雷声大,雨点小:口若悬河夸“功用”,一丝一毫不作为班主任在一段时间内班级的“德育时分”大讲特讲“班级日记”的种种妙处后,往往把此项重任交给了班长或纪律委员,自己反而成了“甩手掌柜”。3留给主要班委的很大的一摊子就是:班级

4、日记的实施细则怎么制定?班委们如何具体设计及填写?如何定期审查和有效反馈?这是其一。班主任对于建立“班级日记”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年级组或教务处的指令,在本身没有实施欲望与动力的现实下,分管的组长或主任由于面对的是全校,行使的又是一项学校决策,在具体指导与贯彻上肯定疏忽。4从实际执行上去发现,只是在学期末统一上交,“消无声息”地例行检查一下而已,并无反馈与质询。新学期又周而复始。这是其二。如何解决这两方面问题?笔者看来,第一,班主任应该将定期(一周或3天)阅读“班级日记”作为自己固定的工作机制。这是一本“活生生”的班级“浮世绘”,里面有时比读一本小说还更有“情节”和惊讶,往往青年班主任最初几次看到

5、自己班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竟会如此或是匪夷所思,或是触目惊心,原来自己真的不了解班主任不在的时候,班级里的种种“真相”。5而对于班级内部存在的问题和学生个人的不良行为倾向,也可加以及时纠偏。第二,年级组应该把各班级“班级日记”的日常管用细则列入每学期工作计划,定期进行提示性或提醒性的检查。6学校要在每学期根据全校各班级填写的具体情况不断提出整改意见和规范,理顺对“班级日记”的管理体制,从这一件小事上来推进学校扁平化管理机制发展。二、切忌与实际脱轨,与需求脱节:与适度“接地气”,与便捷“结对子” 班级管理有无执行力,能不能避免成为摆设品,关键在于班级日记具体的设计名目(具体如下图)。班级日记教学情

6、况日记纪律情况反馈卫生环境保持(内检、外检)课堂表现(包含自习课)日常表现(有无违反班级公约、学校纪律)班级内检查学校检查学校活动参与检查社团日常活动登记出勤情况、课堂听课反响笔者设计的班级日记主要的设计名目这些名目在班级日记中将以表格形式出现,并且注重增强日记的视觉效果(最好能体现教育理想的色彩和设计元素),一切设置的“终极目标”必须是满足班级各项信息的反馈最优化。至于常见的设置每堂课科目和教师姓名的设置大可删除不设,以免影响重要信息在有限纸张中需占用的空间;班级日记是本班的日记,且不能在“拿来主义”前提下脱离班级实际班情、校情。7学校不能不顾及年级组、班级的工作强度,以免使得填写班级日记“

7、劳民伤民”。年级组与班主任也不要过于影响班委们的正常学习与班级的“督查强度”(检查名目太强容易形成“苛捐杂税”式管理;8名目太细则会增加学生心理抵抗的可能性)。不过,学校可以适当在班级日记中“搭便车”地增加一些全校性的检查事项,也许事半功倍、也许减少人力物力。9三、扩大面,增加项,激励优,才得“正气升平”班主任也要在填写人员方面也要适当做些思考。原本班级日记就很容易信息反馈局部化现象明显和失真,填写者不能太少,而且最好波及尽量多的各项班委(他们的头衔也代表了班级的不同工作面)。10班委们在长期填写几乎相同的日记时,容易“走入迷途”,甚至连年接触的都是班级负面情况,易堕入“走火入魔”,失去对班级

8、整体面貌的信心程度,人格形成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更有甚者,班委们将成为班级内的公敌,人际关系紧张(有时班级内的行为习惯“后进生”在班级内部的煽动性是很强的)。11借鉴此项问题的较好方法是扩大填写人员的波及面及时间长度,或是扩大日记内的设计名目(也可以增加班主任掌握更多的班级信息,可以较为理想地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另外,任课教师应该加入到填写班级日记的队伍中来,更加可以真实地反映班级内部在听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苗头,使得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与还原更加精细化,德育日常表现能够及时发现与人为干预;12学校应该每学期的优秀学生表彰设项中增加表彰“十佳班级小史官”,激励更多学生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

9、进而逐步实现理想中的班级自我管理。13这有这样,班级正气、正能量才将“为有源头活水来”。四、不可只有“山雨欲来风满楼”,多些“柳暗花明又一村”班级日记反馈的信息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当天班主任的“教育心情”,14进而左右班主任近期的教育管理态度和自我教育评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对班级内的重点学生的评价与班级内部的人际关系很大部分也是受班级日记的影响。15常见的班级日记多是反映班级内部的消极消息16(具体事项我想读者很有体会,这里不再赘述),尤其青年班主任在拿到近期的班级日记时很容易“大为光火”,陷入“热火朝天”地批评中,不利于进行有效激励和个体关怀。17所以班级日记在“讲述”身边人、身边事的过

10、程中,多设置一些正面、激励性的细微观察,及时记录“你、我、他”的正能量。18 19虽然花季雨季时常“山雨欲来风满楼”,但也不要忘了,“柳暗花明又一村”教育的“桃花岛”。参考文献:1 张娜. 班级管理:不是班主任一个人在奋斗J. 河北教育(综合). 2010(10)2 汪晓琴. 初中班主任工作之我见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J. 黔西南民族师专学报. 2000(03) 3 杨玉玲.论班级管理的策略J. 考试周刊. 2011(16) 4 张亚男.班级管理贵在常抓不懈J. 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 1999(01) 5 丛金华.该糊涂时当糊涂也谈班级管理J. 新课程(中学版). 2008(11) 6 张儒才.班

11、主任如何打造亲兵良将J. 贵州教育. 2011(Z1) 7 张金福.班级管理的有效性研究J. 山东教育科研. 1999(Z2) 8 冯春锋.“问”在班级管理中的学问J. 陕西教育(行政版). 2009(Z1) 9 邓高荣,冯丹.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J. 教书育人. 2002(09) 10 刘进华.“道是有情却无情”一个班级管理案例的反思J. 教书育人. 2003(15) 11 杨辉.对农村普通高中班级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探索D. 湖南师范大学 2004 12 陈芳敏.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03 13 杨苏龙.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师生冲突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14 刘文明.新课改下高中人本化班级管理研究D. 天津大学 2010 15 刘生忠.中学班级管理中自助合作模式的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0 16 蔺国霞.中学班级管理现状调查分析与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2 17 李翠芬.试论中学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D.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18 王金洲.初中实行“导师制”的策略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07 19 樊必萍.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的班级管理对策D.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