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子的倾斜程度与正切2.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98764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梯子的倾斜程度与正切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梯子的倾斜程度与正切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梯子的倾斜程度与正切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梯子的倾斜程度与正切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梯子的倾斜程度与正切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梯子的倾斜程度与正切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梯子的倾斜程度与正切2.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角函数之正切锐角三角函数稷山实验中学 牛泽敏教材地位: 在课程标准的编排中,三角函数属于相似三角形范畴,三角函数又是研究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工具,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本节课锐角三角函数,是三角函数这一章的第一节第一课时,主要学习正切函数,它是后面学习正弦、余弦的基础。学情分析:本节是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的第一课时。知识上,学生在前一阶段已经学过有关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即直角三角形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勾股定理)、角与角之间的关系(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同时也完成了相似图形的学习。能力上,本节课内容面对的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

2、础与思维能力,反应敏捷,自我意识强,我校九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学学习活动的经验,具有一定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因此,可以在本节课学习的过程中,在思维上引领他们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发现知识,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图形(直角三角形)理解正切,培养学生用三种语言理解数学的学习习惯。 2、能应用正切解决实际问题,如:会判断梯子、斜坡等陡与缓,能用正切描述斜坡的坡度等。(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正切概念的抽象过程,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历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知识

3、的获得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正切的概念教学过程:复习导入问题1:直角三角形有哪些性质?(边:勾股定理;角: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问题2:直角三角形边与角直角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直角三角形边与角之间的关系。)活动一:情景感知梯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分别观察下面三幅图,说一说每幅图中哪一个梯子更陡,你是怎么判断的?小组交流,试着归纳“梯子的倾斜程度与什么有关?”图3图2图1(期待学生行为:学生自主分析图形,发现“两架梯子靠在墙上的高度相等,从地面上BC和DE的长度可以判断,梯子AB陡”,“两架梯子在地面上的长度一样,那么靠在墙上的高度越高,梯子越陡”,“

4、梯子靠在墙上的高度与地面之间的长度都不相等,可以做平行线转化成相等的再判断。”以上三幅图也可以测量角度来判断,也可以计算直角边的比值来判断。通过小组交流,学生会有不同的心得体会)活动二:建立模型正切的定义如图,小明想通过测量B1C1及AC1,算出它们的比,来说明梯子AB1的倾斜程度;而小亮则认为,通过测量B2C2及AC2,算出它们的比,也能说明梯子AB2的倾斜程度。回答下列问题,再谈谈你同意谁的看法? 问题1:RtAB1C1和RtAB2C2有什么关系?和有什么关系?(期待学生行为:小亮的想法是正确的。从图上我们可以发现AB1C1与AB2C2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以知道B1C1与A

5、C1的比与B2C2与AC2的比相等。)问题2:如果改变B2在梯子上的位置(如B3C3),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提升:我们在梯子上再另外取一点B3,过点B3作地面的垂线,找出其对应的垂直高度B3C3与水平宽度AC3,那么B3C3与AC3的比还能表示这个梯子的倾斜程度吗?另外再取点呢?这个结论适合其他梯子吗?(通过一系列的追问,意在引起学生的思考,将特殊结论一般化,为正切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问题3:想一想: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锐角A确定. 那么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是否确定呢?(期待学生行为:不论三角形的大小,如果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确定,那么他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就随之确定。问题四:正切定义我们把梯子问

6、题引申到直角三角形中,结合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发现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锐角A已经确定,那么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便随之确定,这个比就叫做角A的正切,记作tanA。tanA=ABC在RtABC中,C=90,A的对边是BC,A的邻边是AC,所以,tanA=结合直角三角形图形,理解正切概念,发展用三种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学习数学概念的学习习惯。问题五:定义的解读1、 正切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2、 tanA是一个完整的符号,不表示tan乘以A;3、 tanA是一个比值,没单位;4、 tanA的大小与A的大小有关,与直角边的长短无关。活动三:模型应用1:下图表示两个自动扶梯,请你分别

7、求出tan,tan的值。观察正切值与扶梯的倾斜程度,试试归纳“梯子的倾斜程度与tanA有什么关系呢?”(期待学生行为:通过观察自动扶梯的陡缓程度与tan,tan的值的对应关系,归纳tanA的值越大,梯子越陡。)2:正切也经常用来描述山坡的坡度。如图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为坡角,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称为坡度(或坡比). 坡度记作i.B 坡度= =坡角的正切 AC练一练:如图,有一山坡在水平方向上每前进100m就升高60m,那么山坡的坡度是多少呢?(期待学生行为:了解坡度是坡角的正切,没有单位。)3、在RtABC中,C=90,BC=3,tanA=6/8, 求AC.(期待学生行为:指导在正切,

8、对边,邻边三个量中知二求一。)活动四:课堂小结1、正切的定义;2、tanA的值越大,梯子越陡;3、坡度与坡角的关系等活动五:达标测评稷山实验中学 九年级 数学 1.1(1) 达标测评 ( A )班级: 小组: 姓名: 1、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你能根据图中所给数据求出tanC吗? 2、如图,某人从山脚下的点A走了100m后到达山顶的点B,已知点B到山脚的垂直距离为60m,求山的坡度. 稷山实验中学 九年级 数学 1.1(1) 达标测评 ( B )班级: 小组: 姓名: 1、在RtABC中,C=90,AB=13,AC=5,求tanA和tanB. 2、如图,某人从山脚下的点A走了100m后到达山顶的点B,已知点B到山脚的垂直距离为60m,求山的坡度.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学生参与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对正切意义的理解到位,发展了观察、分析、归纳、交流等能力,效果较好。这节课教师的语言表达存在失误,如:在模型应用环节,展示第三题时,说到在正切,对边,邻边三个量中知二求一,知道正切和对边可以求出邻边,知道正切和邻边可以求出对边,前一句话重复了一遍,未说出后一句话。课改我们做了很多,但仍有不小的问题,比如我们的学生大展时姿态等仍不够大方,我们的教师在处理教材上仍存在认识不到位,这些问题仍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