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说课.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98533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叔叔于勒说课.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马桥镇中心学校 唐尚明一、教材分析本文是初中语文课本所录选的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家名篇。本单元已经学习了故乡、孤独之旅两篇反映少年生活的小说,学生从中获得了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同时,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有了初步的认识。莫泊桑的这篇小说,行文波澜起伏,故事情节巧妙曲折,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二、确定教学目标学生对学习小说大都有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看过小说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命运结局。对于小说中的字、词、句,大部分学生不会感觉有难度。由此,依据教材要求,重点研讨有关课文内容、写法、主题等几个问题。另外,为培养

2、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口头作文的形式,为课文另拟一个结局。为此确定教学目标。(1)把握人物形象及其作用。(2)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3)认识19世纪法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摒弃虚荣心,提高道德观念。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从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运用对比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教学难点:悬念的铺排,构思的巧妙,主题的分析。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1、 学法指导(1)理解品味感悟学生学习本文,首先应该熟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逐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其次是品味课文,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在分析人物性格时,要抓住一个“变”字,通过变化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在分析悬念铺排时,要

3、扣住一个“巧”字,以达到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感悟课文,欣赏作品,体会主题,感受文学艺术的美。(2)小组互学展示这篇小说的内蕴很丰富,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依据导学案,主动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以释疑,培养解读小说的能力,如从情节分析入手,探讨作品主题等。(3)诵读法莫泊桑的小说语言简洁明快,幽默机智。课文在技巧的运用上很出色,如人物的心理描写、悬念的运用、情节的安排。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表情朗读,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语言、行动和表情是如何揭示心理活动和刻画人物性格的。课堂教学以朗读揣摩为主。2、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结合多媒体电教设备辅助教学。

4、四、教学过程本课教学时数拟为两课时。本人教学的是第二课时。(一) 导入出示一个小故事,让学生思考老师为什么叫ABCD四吸烟的同学回家找家长。引入本课的教学。(二) 品味、分析人物形象大屏幕显示:讨论:小说刻画的人物主要有哪些?他们的个性特征怎样?菲利普夫妇的言行是怎样变化的?从哪些最具代表性的语句、语段中可以看出。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方法设计:学生先独立思考以上问题,然后分组讨论、交流,最后在班内交流质疑,并逐步明确。)(设题目的:从分析人物入手,让学生明确人物性格的塑造靠描写和对比。以课题的改变明确主人公。理解“我”对于勒的感情区别于“我”的父母对于勒的感情,以及各个人物在文章中的作

5、用。)归纳、明确:主要人物有菲利普夫妇、于勒、我。菲利普是典型的小市民形象,他虚荣、势利、自私、贪婪、冷酷,有着一副可怜又可鄙的拜金相,而菲利普太太除了有和丈夫一样的小市民阶层的共性外,还精细、刻薄、泼辣。文中的“我”富有正义感和怜悯心。于勒则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受害者和失败者。菲利普夫妇言行的变化有:于勒贫:坏蛋、流氓、无赖。于勒富: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有办法的人。于勒贫:小子、家伙、老流氓、贼、讨饭的。恐怖希望恐怖、仇恨。关于主人公,允许有不同的见解。观点一、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因为本文重点要表现的是他们的虚荣、势利、贪婪、残酷;对他们的描写刻画用的笔墨较多。观点二、主人公是于勒。本

6、文的情节主要是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来展开,虽然对他多用侧面描写,但正是由于有于勒,菲利普夫妇才有了表现自己本性的舞台。(二) 理解主题小说的结局往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菲利普夫妇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为什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怎样的社会现实?从中可见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设题目的:学生进一步理解主题,明确19世纪法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金钱关系,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三)课堂小结这篇小说主要通过富有个性化的描写和鲜明的对比反映了菲利普夫妇的性格,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这点值得我们写作时学习。(四)想象作文大屏幕显示:请同学们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依据下列情境提示续写小说的结局游船在翡翠般的大海上继续向哲尔赛岛前进。父亲急忙向我们跑来:“克拉丽丝!克拉丽丝!”他眼睛里放着光,脸涨得红红的,像熟透的苹果。“快去看啊,那个吃牡蛎的极有风度的先生怎么那么像于勒!在他身旁还有一位高贵的妇人呢!”显然是由于狂喜,父亲抑制不住激动大声地说道。(方法设计:为了让更多学生有练习的机会,可以采用小组形式先说,再推选三四名较好的同学在全班说。课后整理在周记本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