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治疗四步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983228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头痛治疗四步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头痛治疗四步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头痛治疗四步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头痛治疗四步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痛治疗四步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头痛治疗“四步法”头痛不但给患者带来肉体的痛苦,同时它还给患者精神上造成巨大的压力,于是头痛患者迫切地希望把头痛病给治好。可是,头痛病往往显得难以治愈,多数患者曾看过医生、用过不少药,但治疗效果不佳。专家建议,治疗头痛切不可急于求医问药,如果滥用药,不但无法治好头痛,反而会因大量用药而有害身体,并且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专家认为,遵循以下“4步”法,能更快速、准确地治愈头痛。步骤一,仔细搜集头痛发病特征。 头痛的发作一般无明显规律可遁,且往往伴有除头痛以外的并发症状,这导致患者求医过程中不能准确、充分描述自己的发病情况,从而难以根据发病特征进行确诊。为此,头痛患者应尽量仔细记录自己的发病特征,从

2、而更有利于医生进行合理的诊疗。需要重点搜集的发病特征包括:1、疼痛的部位:是全头痛还是局部头痛;2、性质:如刺痛、酸痛、灼痛、隐痛、胀痛、跳痛、割裂痛和紧箍痛等;3、规律:持续性还是发作性,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诱发加重或减轻的因素,与季节、气候、体位、头位、饮食、情绪、睡眠、疲劳、及脑脊液压力暂性增高(咳嗽、喷嚏、屏气、用力、排便)等关系;4、有无先兆,有无伴发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潮红、出汗、视物不清、闪光、畏光、复视、耳鸣、失语、瘫痪、倦睡、晕厥和昏迷等;5、既往病史;6、家族史;步骤二,上医院确诊。 头痛病属于一种疑难疾病,且其类型多样,患者往往无法进行自我诊治,必须上医院让

3、医生帮助诊断所患头痛的类型及病因。尤其是对于头痛的初发病者以及头痛特征突发变化时,应尽快上医院检查。 患者宜选择大、中型医院的西医神经内科或中医内科就诊,最好能找经验较丰富的医生或专家诊断。根据患者发病特征,在医生建议下可能配合使用脑电图、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MRI)等诊断断仪器,以排除可能的器质性病变。经过医生或专家的准确诊断,如果发现头痛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则需要把相关疾病治好,头痛自然消失。如由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则采取降压治疗恢复血压正常,头痛就消除了。 临床实践表明,多数头痛类型,没有相关器质性疾病,且目前医学界对这些头痛的成因存在争论,医学上常把这些类型头痛称为原发性头痛,又称功能

4、性头痛。像西医头痛分类中的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脑外伤后慢性头痛等都称之为功能性头痛。而偏头痛与紧张型头痛占有很高的比率。 对于有经验的头痛患者,在详细掌握自己头痛发病特征基础上,也可参照各种类型头痛的发病特征进行自我诊断。步骤三,正确选用药物。 对于一些由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头痛,只要在医生建议下针对相应疾病下药,在疾病痊愈后,头痛自然化解。 而对于原发性头痛,由于对其成因不清晰,且这些类型头痛存在易反复等特点,给患者选用药物造成不便。虽然医生处方药品是一种较好的方式,但是医生往往采取镇痛疗法,给患者处方的镇痛药只起阶段性缓解疼痛作用,而起不到根治头痛的效果。因此,很多患者发现,即使在

5、多次上医院求诊后,仍没法彻底摆脱头痛困扰。 对原发性头痛的治疗,中医有其独到的优势:即服用中药能治愈头痛,且无服用解热镇痛药引起的解热镇痛药性慢性胃炎、解热镇痛药性肾炎的毒副作用。最新中医临床研究表明,原发性头痛的发病原因是头部多风、头部多瘀、头部多湿、头部多虚,四者杂合而致发为头痛。治疗宜选用能祛风、化瘀、除湿、缓虚四效共奏的药方。据此组方原理研制出的产品正天丸便是其中的常用药之一。临床研究及应用表明,用正天丸能治疗多种头痛的反复发作。步骤四,把握用药时间。 原发性头痛发作具有阶段性特征,头痛缓解并不等于治好了头痛病。很多头痛患者只在头痛时用药,而在头痛缓解时便停止用药,这种用药方法是不正确的。尤其是在服用中(成)药时,要按疗程连续服用一段时间,而不管头痛发作与否。比如服用正天丸,应连续服足两个疗程(5盒为一个疗程),而对于头痛反复发作者,宜多用几个疗程。 另外,除采取药物治疗外,头痛患者应注意生活起居。要尽量戒除烟酒,少吃含奶酪丰富的食品、腌制的肉类、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食品、浓茶等。饮食力求清淡,新鲜而富有营养,避免辛辣、刺激之品。同时,应尽量保持情绪稳定,多做轻松的运动或到户外散心,减轻思想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