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供热站与管网建设工程可行性实施计划书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982303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时供热站与管网建设工程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临时供热站与管网建设工程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临时供热站与管网建设工程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临时供热站与管网建设工程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临时供热站与管网建设工程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时供热站与管网建设工程可行性实施计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时供热站与管网建设工程可行性实施计划书(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总论1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11.2 编制单位及项目建设起止日期11.3 工程概况及项目规模11.4 项目编制依据31.5 项目研究围及主要工作容71.6 项目编制技术原则71.7工程投资91.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采暖负荷10第二章、概况与项目建设条件112.1近海经济区*新城概况112.2 城区供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32.3 城区供热环境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5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62.5 项目建设条件18第三章、供热负荷203.1 供热围203.2 热指标确定203.3 供热规模、供热分区及热负荷22第四章、区域集中供热站244.1 热源选择244.2 集中供热站厂址27

2、4.3 燃料284.4 供热介质及供热参数的确定284.5集中供热站工艺系统28第五章、供热管网335.1供热围335.2 管网水力计算345.3管道热补偿、保温材料及附件355.4管道试压、冲洗及质量验收标准36第六章、集中供热站平面布置与建筑设计386.1区域平面布置386.2竖向道路及排水386.3 建筑设计39第七章、结构设计427.1 设计依据427.2 抗震设防427.3 工程地质427.4 结构形式及基础形式437.5 建筑材料43第八章、供配电及热工测量监控系统448.1集中供热锅炉房供配电系统448.2 热工测量监控系统488.3监视与操作49第九章、给水排水519.1给水部

3、分519.2排水53第十章、采暖设计5410.1设计依据5410.2设计围及采暖负荷5410.3 采暖系统设计55第十一章、节能5611.1 概述5611.2节能措施5611.3节水措施58第十二章、环境保护5912.1 建设地区环境质量现状5912.2 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的排放情况5912.3环境保护标准6112.4主要污染防治措施方案6312.5生态保护措施方案65第十三章、 消防6613.1总平面布置6613.2 设计原则6613.3集中供热站建筑与结构6713.4水消防设计6713.5集中供热站工艺系统68第十四章、劳动安全卫生6914.1 热源场地布置及防措施6914.2集中供热站工

4、艺系统7014.3 劳动安全卫生防措施的预期效果71第十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215.1 投资估算7215.2 资金筹措74第十六章、项目组织与实施进度建议7516.1. 项目招投标7516.2. 招标方式7516.3. 工程进度建议7616.4. 投资使用计划77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79附件1.管网综合平面图附件2.项目区域位置图附件3.总平面图 / 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项目名称:*新城临时供热站及一次网建设工程项目地点:*新城主管单位:投资管理建设单位:投资管理1.2 编制单位及项目建设起止日期编制单位:*建设工程咨询XX公司项目建设起止日期:20XX6月20XX6月

5、1.3 工程概况及项目规模1.3.1工程概况按照*县2008-2025年总体规划,近海经济区*新城划分为14个区域,分别为蒲东国际新城、亿甲府第、清波苑、近海城邦、宏发国际城、富兴湖畔欣城、盛辉世纪城、府苑雅都、港湾渡假酒店、爵士公馆、亿甲尚府、南峰朗润园、东湖首府、香蒲湾暂定等城区则是依托有利地形地势,逐步形成以商贸、办公、居住为主的新区。近海经济区*新城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起步区用地面积5平方公里,控制人口20万人,近期规划用地为2592平方米。1.3.2工程规模经过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后确认,城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模包括14个区域根据规划区地形地貌、功能分区、城道路现状、规划

6、热负荷的性质及分布情况,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拟将供热区域分多个小区其中在供热围设一座临时供热站,铺设供热一次网9公里。本项目只考虑集中供热站锅炉房至小区的供热主管网及街区的供热管网。项目实施后,*新城集中供热采暖面积可达到446723.15平方米,城区敷设供热管网9Km。*新城小区及供暖面积见下表*新城项目及供暖面积表1.4 项目编制依据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依据以下文件1*新城临时供热站及一次网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的请示;2辽中县城市基础资料汇编;3近海经济区城市热电发展总体规划规划2008-2025;4管网综合平面图;5热负荷现场调查资料表。6主要依据的规:锅炉房设计规GB50041-92锅炉

7、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18号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GB50019-2005城市热力网设计规CJJ34-2002城镇直埋供热管道技术规程CJJ/T81-98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CJJ104 -2005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保温管CJ/T114-2000建筑设计防火规GBJ16-8720XX版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9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建筑地面设计规GB50037-9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GBJ87-8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

8、荷载规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GB50032-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021根据*新城临时供热站及一次网建设工程现状,在已批复的各项文件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建设的资金状况,从实际出发,远近结合,工业民用结合,选择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确保供热效果,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居住水平。钢结构设计规GB50017-2003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GB50046-9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JGJ

9、/T19-9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GB50052-95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GB50053-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50057-9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GB50058-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GB50116-98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GBJ64-8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GBJ65-8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GB50217-94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CECS31:91室外给水设计规GBJ13-861997年版室外排水设计规GBJ14-871997年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GB50015-200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GB5014

10、0-20051.5 项目研究围及主要工作容1集中供热站本工程将设置临时集中供热站锅炉房,供热站用地围将建设锅炉房构筑物,根据供热站的规模设计煤场、上煤系统、除渣系统。另外,还需建设生产生活等辅助设施。2供热管网考虑城区供热现状,本项目只研究集中供热站至小区热力供热主管网及主要街区供热管网。1.6 项目编制技术原则1.依据国家有关节能政策,合理利用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实事,尊重科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保证与日益发展的现代化城市要求相匹配。2.区集中供热热负荷的确定要具有合理性、全局性和前瞻性1合理性: 对城区管网热负荷现状的调查要详尽,周密.重点是考虑现有负荷在采暖、生活热水等方面

11、有无增减的可能性,调查民用住宅和工业、企业单位的负荷比例,以便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热指标和热负荷;2全局性: 确定热负荷时应立足于整个县城热网的联网运行,重点是联网区域管网负荷的调整问题。在考虑各热源能力及相应热网负荷的基础上,不但要满足各供热分片区域的热负荷需求,同时要兼顾其他区域热负荷的增长和联网运行的调峰功能。3前瞻性: 大型供热外网工程的设计使用寿命要达到1520年,因此本可行性研究报告要以近海经济区辽中城市的发展规划为基础,不但要根据现有城区总体规划和城区热力规划来确定民用采暖与生活热负荷的逐年增长量,更要结合延长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做出相应的调整,做出方向性的待发展负荷远景分布规划,以

12、便今后实施时确定负荷及进行管径计算。3.确定设计计算参数不但要科学合理,也要灵活可行。4.集中供热站结合总图布局的规划,考虑建设的可能性,集中供热连片,通过经济与技术比较,选择最优工程方案,充分发挥该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确保项目的经济有效性。5.供热管网敷设采用直埋敷设,并尽量利用自然补偿,管道埋设深度一般大于1.0米。6.集中供热站采用微机进行监测与控制,提高集中供热的自动控制管理水平。为了充分节省能源,便于今后系统的调节,运行安全可靠,采用质量流量调节。同时采用先进的事故报警技术,确保调度人员对整个供热系统进行合理调度和科学管理。1.7工程投资供热管网及热力站工程总投资一览表:工程项

13、目热力站万元供热管网万元总计万元工程投资620194025601.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采暖负荷序号项 目单位指 标1供热能力MW52.412供热面积104m244.673年供热热负荷GJ3.78x1054采暖期最大供热负荷MW52.415采暖期最小供热负荷MW35.2746采暖期平均供热负荷MW43.3167管网供、回水温度130/708管网最大供热半径Km4.79管网总长度Km9.00第二章、概况与项目建设条件2.1近海经济区*新城概况近海*新城,位于辽中境蒲河中段与回水渠相交处以北、火车站地区以南,四周水系连接形成景观资源丰富的区域。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起步区用地面积5平方公里,控制人

14、口20万人。*新城位于经济区城际连接带的重要节点,新城距母城市中心45公里,有京高速公路、铁路,是西部新型的现代生态宜居城,新城区域还具有土地开发成本较低、交通便利等优势,重点发展房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近海*新城的建立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进一步拓展港、保税物流区、和商贸金融服务功能,借助市委、市政府对蒲河生态廊道的开发改造,*新城将成为辐射我国北方地区,乃至整个东北亚的中心城市。双轴、五区、三风貌:双 轴:都市生态景观轴和核心商业服务轴五 区:政务中心区、核心商业街区、休闲商务区、综合文教区、*居住区三风貌:核心都市风貌区、近海主题风貌区、*景观风貌区*新城自成立以来,已累计投入资金4.6亿元,实现效益回报共计3.3亿元。自20XX6月开始实施拆迁改造,共涉及993户,目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