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社会的艺术再现.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978702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拉美社会的艺术再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拉美社会的艺术再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拉美社会的艺术再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拉美社会的艺术再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拉美社会的艺术再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拉美社会的艺术再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美社会的艺术再现.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拉美社会的艺术再现分析作者对百年孤独中 “孤独”主题的处理 百年孤独是一部充满魔幻魅力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是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他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自1967年出版以来便畅销全球。1969年获得意大利基安恰诺奖和法国最佳外国作品奖,1971年获得拉丁美洲文学最高奖委内瑞拉加列戈斯文学奖,1982年,马尔克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及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院士称号。马尔克斯于1928年3月6日出生在濒临大西洋的圣马尔塔港附近的一座依山傍水的小城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一直生活在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位上校,参加过两次内战。外祖母是一位勤劳的主妇,很会讲童话故事。这样充满幻想和神

2、奇色彩的童年生活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他的百年孤独中,就留有童年生活的印记。马尔克斯称自己写百年孤独就是象外祖母讲故事那样娓娓道来。书中描写的是小镇马贡多的兴衰史和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的成长、生活的经历,描绘了马贡多从荒漠的沼泽地上兴起到最后被一阵旋风卷走,布恩地亚家族的最后一人被蚂蚁吃掉,以至完全消亡的一百年孤独史的演变过程。作品中真实的再现了拉美各国的社会现实和时代风貌,描写了拉美本土原始的、富有印第安文学传统的、虚无缥缈的神话故事。瑞典文学院在为马尔克斯颁发诺贝尔文学奖时称赞书中“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1。马尔克斯紧扣“孤独”这一字眼,生动的刻画出一个与世

3、隔绝、愚昧落后的布恩地亚家族,不但整个家族和小镇马贡多具有孤独的特征,整个民族的精神都渗入了这种气质。所谓孤独,在马尔克斯的笔下就意味着停滞,循环往复,缺乏与其他客体的相互交通、沟通,也同时意味着隔绝孤立。“孤独”主题是贯穿百年孤独全书的主线,也是小说的主题。在这一主题中,包含了作家对人生、历史的深刻领悟,本文的目的,正是分析作者对这一主题在处理上的特点和他的用意。一、“孤独”主题笼罩了各主要人物的命运 百年孤独着力描写了布恩地亚家族的孤独。他们冷漠、疏远,互不交流感情,彼此缺乏信任,虽然他们孤独的原因各有不同,但这种孤独的气质注入了他们的体内,仿佛成了一种致命的病毒,无论他们怎样努力,都无法

4、摆脱孤独、悲惨的结局。 (一)、家族元老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的孤独:不被理解的先驱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是这个家族的一家之长,也是马贡多的缔造者。他的孤独在于对科学疯狂而不得法的探索,在马贡多这个与世隔绝的小镇里,没有人明白他的研究。除了一个吉卜赛智者墨尔基阿德斯,他没有任何知音。因此当他郑重的宣布这个地球是圆的的时候家里人都以为他疯了。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过于沉迷在磁铁、天文计算、炼金等研究上,原有的社会创造精神很快就消失了,他本来是个勤奋、爱好清洁的人,后来却因此而变成了一个外表怠惰、衣着马虎的人。他认为马贡多四周被海包围,懊恼不已,认为当地的人们只能永远的过着毛驴似的生活,享受不了科学的好

5、处了。他对科学苦苦追求,最后终于因为思考时间问题而发了疯,家里人不得不把他捆绑在栗子树下。他从此在那里日晒雨淋,说着谁也不懂的话,向往着科学和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世界,孤独地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离人们越来越远,终于孤独的死去。(二)、家族的“局外人”奥雷良诺上校的孤独:没有目标的战士奥雷良诺是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的小儿子,他的孤独在于他缺乏爱的能力,他不爱他的亲人、他的妻子和生命中的无数女人,甚至连救过他命的母亲乌苏拉,他也不爱:“他也证实了母亲的遭遇并没有在他心里激起丝毫的怜悯之情。他最后一次作出努力,在自己心底寻找柔情泯灭腐烂的地方,却还是没有找到。”2奥雷良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为战争而忙碌

6、,至于发动战争的原因,却没有一个人清楚。他的母亲乌苏拉认为他之所以如此沉迷于战争,仅仅是因为那罪恶的傲气。在经历了多次战争之后,奥雷良诺似乎明白了这是一件无聊的事,开始产生厌倦心理,因此他不顾士兵反对,签定了投降书。晚年他与孤独签定了体面的协议,躲在父亲的实验室中,无休止地铸造小金鱼,造好了熔掉再造。因为这种冷漠的孤独,他从来不跟人交流,包括他最亲密的战友赫尔奈多马尔克斯上校也不清楚他心里在想什么。最终他的结局也是孤独的逝去。(三)、家族的“修女”阿玛兰塔的孤独:愤怒而怯弱的爱者阿玛兰塔是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的小女儿,她的孤独在于对爱情的怯弱。她与表妹雷蓓卡同时爱上了修钢琴的意大利人,由于表妹

7、和钢琴师相爱,她的爱情变成了愤怒的仇恨之火,甚至因此而误杀了她的嫂子雷梅苔丝。可是当表妹与她的大哥结婚,钢琴师转而追求她时,她却出人意料的拒绝了他。在他绝望的自杀后,她烧焦了自己的手臂来纪念这作古的感情,并且终生用黑布缠着手臂来表示自己的贞洁。奥雷良诺的亲密战友赫尔奈多马尔克斯上校也追求她,她虽然已经离不开他,却还是拒绝了他的爱。“所有这一切都是她那强烈地爱情与不可战胜的怯弱之间的殊死搏斗,而最后却是那种荒谬的恐惧占了上风,阿玛兰塔的这种害怕的感情始终凌驾于她自己那颗备受磨难的心。”3到了晚年阿玛兰塔得到了死神的启示开始没完没了的编织裹尸布,她织了拆,拆了又织,最后她终于明白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8、于是她也孤独的死去了,到老到死都孑然一身,没有朋友,没有伴侣。 (四)、新生代人物梅梅的孤独:找不到出路的反抗者梅梅的名字又叫雷纳塔雷梅苔丝,她是奥雷良诺第二的女儿,是这个家族的第五代人。她的孤独略为与众不同,这孤独源于她的自信,她死死抱着她的孤独不放,不肯与人交流,造成了她悲剧的结局。她轻浮、任性、还带点孩子气。一方面在母亲面前显得乖巧、听话,在另一面,却表现出了任性、放纵的性格。为了表示对家庭和她母亲的反抗,她背着家里人和一个土生土长的马贡多人谈恋爱,做着这疯狂的行经,最终闹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她的母亲巧妙的杀死了她的前来幽会的情人,从此梅梅的心也随着那一声枪响死去了。她被母亲送往修道院,在

9、那儿终老。从总体来讲,书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孤独是因为他们的愚昧他们不懂爱情,不通人道,更搞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布恩地亚家族从一开始就笼罩在“会生长猪尾巴的小孩”的预言下,每个人都不善于处理自己的情欲,不知道欲望和爱情的区别。这个家族充斥着五花八门的乱伦现象,到了最后终于生出了第七代的长有猪尾巴的小奥雷良诺。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忙碌,他们不互相沟通,不懂人情世故,各自经历着自己的痛苦。家族里虽有象老母亲乌苏拉这样能干的人物,但整个家族却象一盘散沙。因此这样的家族注定要孤独受挫。作者将“孤独”注入了人物的体内,造成了他们悲惨结局的必然性,无论他们怎样改变,怎样寻求突破,都无法挣脱孤独撒下的可

10、怕的网,“孤独”二字贯穿了他们的一生。更令人绝望的是,孤独不但贯穿人物的一生,而且贯穿整个布恩地亚家族,这孤独具有延续性,循环往复、连绵不断地让整个家族孤独了一百年。 二、“孤独”与“时间”:独树一帜的叙述方式“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4这是百年孤独的第一句话,也是作者马尔克斯独创的一种新颖的多种时态混合的表达方式。这种叙事口吻表明了一切事物都已经发生或是可以被预见的,都是“命中注定”的、没有悬念的。正是这种时态的启用,使书中的时间带上了魔幻色彩,不是简单的线形发展,而是循环往复的运行,让读者觉得任何事的发生都是必然的,注

11、定的。在这特殊的魔幻的时间里,孤独也在循环,布恩地亚家族成了一架周而复始的无法停息的机器,无休止的重复着孤独的、悲惨的命运。(一)、时间的循环书中的时态是这样的:作者站在一个时间不明确的“现在”,讲述多年之后发生的事情,通过这个“将来”转而回顾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这种表达方式就说明在叙事者的角度上“过去”、“现在”、“将来”都是已知的。这样的例句书中很多,例如:“许多年以后,这里成了一条定期的驿道,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也从这一地区经过时,看到这艘帆船只剩下一具烧焦的龙骨,在一片虞美人花地中。”5“若干年之后,当他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时候,奥雷良诺第二一定会记得六月份一个淫雨连绵的下午,他踏

12、进房去看他头生儿子时的情景。”6作者马尔克斯在展示这种特殊的时间流程时也极力想为他的人物赋予一种未来的时间视觉,所以他总是使自己的叙述观点立足于“未来”,于是书中也有了墨尔基阿德斯和庇拉特内拉这样的预言家式的人物。墨尔基阿德斯是一位吉卜赛智者,他真正掌握着马贡多的过去和未来,因此他能把布恩地亚的家族史预先写在羊皮纸上:“家族的第一人被绑在一棵树上,最后一个人正在被蚂蚁吃掉”7庇拉特内拉知晓每一个姓布恩地亚的人的内心秘密,她明白这个家族是个周而复始的机器,只要齿轮不坏,它将不停地运转下去。他们预知未来的能力构成了空间和时间的全知视角:它给布恩地亚家族的成员提供了省悟的契机,但是却没有人能真正的领

13、悟它。当第六代的奥雷良诺明白时,一切都已经晚了。作者将预知能力赋予了读者,让读者更清楚的看到整个布恩地亚家族的孤独和悲惨的命运,他们的注定会孤独一百年的命运是从“会生下长猪尾巴的小孩”的预言开始的,明白他们在这魔幻的时间里所做的无用的挣扎和受到的苦楚:整个布恩地亚家族没有办法摆脱时间的束缚,他们被死死的困在孤独编织的网里。阿玛兰塔用固守自己内心孤独的方式来抗拒时间的飞逝,她的裹尸布织了又拆,拆了又织,最终难抵死神的召唤;奥雷良诺上校不停的制造着小金鱼,总是难以唤起内心深处已经泯灭腐烂的柔情;乌苏拉以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一次又一次地振兴布恩地亚家族,最终还是阻止不了它江河日下的衰亡在这魔幻的时

14、间里,马贡多人经历了两次象征性的死亡和再生:第一次是失眠症,他们忘掉了事物的名称和概念,甚至失去了自我意识。第二次是持续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二天的大雨,它同样使人们对往事的追忆销蚀殆尽。这都说明了在“魔幻时间”里,马贡多人是无奈的,他们主观的想象以及纯粹活在记忆里的生活方式只能被这时间狠狠的打击,任何人不可能活在回忆里,更不可能站在时间之外。(二)、性格的循环孤独是整个布恩地亚家族都有的气质,而且这种气质具有遗传性,这从家族中名字的不断重复中可略见一斑。(布恩地亚家族一共出现过五个霍塞阿卡迪奥,三个奥雷良诺、十七个叫奥雷良诺的私生子和三个雷梅苔丝)家族的人们尽管相貌各异,肤色不同,身高、脾性各有差

15、异,但从他们的眼神中,一眼便可辨认出那种这一家族特有的、绝对不会弄错的孤独神情。这个家族的老母亲乌苏拉甚至能根据规律得出这样一个无可争辩的结论:“ 奥雷良诺们都离群索居,却头脑出众;而霍塞阿卡迪奥们则感情冲动而有闯荡精神,但都打上了悲剧的印记。”8当梅梅对着她母亲说“现在我才发觉自己是多么爱你们俩呀。”的时候阿玛兰塔吃惊的发现自己年轻时孤独的仇恨已经转移到她的身上了。第五代人阿玛兰塔乌苏拉,除了有俏姑娘雷梅苔丝的美貌,还兼有了第一代人乌苏拉和第二代人阿玛兰塔的特点。总之这个家庭的人们,除了继承了名字,同时也连带着继承了内心的性格。孤独似乎成了布恩地亚家族的一种基因,无休止的一代一代的传了下去,正是因为这样,这个家族才孤独了一百年之久。时间看似是前行的,但在布恩地亚家族孤独的循环往复里却变成了兜圈子,连因此乌苏拉觉得世界老在打转,时间也在打转,最终她本人也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之中了。魔幻的时间和性格的重复成为两条交织在一起的主线,将布恩地亚家族的人们死死的困住,没有人能活在孤独之外。这种看似无望的“孤独”主题实际上不单只紧扣在书中的人物,而且渗入了民族的精神,成为阻碍民族向上、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只要将书中的情节和拉美历史相对比,就不难发现,“孤独”主题实际上熔铸了深厚的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