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阴侧切两种缝合方法的对比分析.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975297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阴侧切两种缝合方法的对比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会阴侧切两种缝合方法的对比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会阴侧切两种缝合方法的对比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会阴侧切两种缝合方法的对比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会阴侧切两种缝合方法的对比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会阴侧切两种缝合方法的对比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阴侧切两种缝合方法的对比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阴侧切两种缝合方法的对比分析作者:郭景丽单位: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会阴侧斜切开术产妇两种缝合方法的产后状况和线结反应的发生。方法:会阴侧斜切开术产妇采用皮内缝合法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全层间断一次性缝合法100例为实验组,观察两种缝合法的产妇产后状况及术后2042d出现线结反应的发生例数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产妇产后状况及术后2042d出现线结反应的发生例数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层间断一次性缝合法,具有皮内缝合法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项技术。 【关键词】 会阴;缝合技术;对比研究 会

2、阴切开术是最常用的产科手术,而会阴侧斜切开术又是在分娩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术。手术的适应证主要有:1.初产妇需行产钳术、胎头吸引术、臀位助产术。2.初产妇会阴体较长或会阴部坚韧,有严重撕裂可能。3.为缩短第二产程,例如初产妇,宫口开全,胎头拨露,需尽快娩出;或继发性宫缩乏力、胎儿较大导致第二产程延长者。4.重度子痫前期需缩短第二产程者。5.预防早产儿因会阴阻力引起颅内出血。产后随访时,发现会阴侧切缝合术术后发生肠线反应、疼痛、切口裂开等并发症,已屡见不鲜,给产妇身心健康均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就会阴侧切的两种缝合方法进行了对比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5.12006.

3、1月入院的初产妇200例,均为会阴侧斜切开术适应证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其中第1组采用皮内缝合法为对照组;第2组采用全层间断一次性缝合法为实验组。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分娩方式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常规消毒, 麻醉均采用1%利多卡因10mL行局部浸润麻醉。 1.3 会阴侧斜切开方法 术时以左手食指和中指伸入左侧阴道与胎先露之间,右手将剪刀张开,一叶置于阴道外,一叶沿食指、中指二指间伸入阴道且紧贴阴道粘膜,切口起点在阴唇后联合或其上方0.5cm处,向外旁开45°,若会阴高度膨隆则向外旁开60°70°,即向坐骨结节方向,切口长约3

4、4cm,待子宫收缩会阴绷紧时一次全层剪开,注意阴道粘膜与皮肤切口长度应一致,然后用纱布压迫止血,并结扎小动脉。 1.4 缝合 阴道粘膜与粘膜下组织缝合时,用2个“0”铬制肠线,从阴道切口顶点上方0.5cm处起连续缝合切缘粘膜和粘膜下组织,注意处女膜环对齐,向下缝至阴道口。外阴部肌肉、皮下组织、皮肤采用两种方法缝合。 1.4.1 皮内缝合方法 外阴部肌肉及皮下组织用2个“0”铬制肠线间断缝合,进针点与出针点尽量贴近皮内组织,但不能穿透皮内,全层缝合。针距0.81cm,再换3个“0”铬制肠线,小三角针行皮内缝合。切口在 终点皮

5、下进针,出针后打结,再连续褥式缝合皮内组织至阴道口,针距0.5cm,将缝线拉紧,使皮缘对合平整,于阴道粘膜下打结,将线结埋于粘膜下。 1.4.2 全层间断一次性缝合法 会阴缝合用2个“0”铬制肠线距切缘0.8cm的皮肤进针,于肌层出针,至对侧相应点进针,于皮肤相应点出针,距切缘0.2cm加针至对侧相应点出针打结。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状况比较(见表1)。 2.2 两组产妇术后2042d出现线结反应的情况(见表2)。 3 讨论 皮内缝合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不需拆线,分娩后48h就可出院,但因肠线刺激,在产后2042d

6、,常在切缘近端出现硬结、化脓、破溃并形成脓腔,原因为肠线表浅不易吸收,对产妇的大小便及哺乳姿势均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部分产妇产后42d后仍不能侧坐、侧卧,产妇疼痛、行动不便。本组100例采用皮内缝合方法者,随访刺破脓腔,拆除肠线5例,嘱产妇用洁尔阴10mL溶于白开水500mL,先熏蒸破溃处,待水温降低后坐浴1520min,并嘱咐产妇尽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勤换卫生垫。表1 两组产妇产后状况比较(略 )表2 两组产妇术后2042d出现线结反应的情况比较(略 ) 全层间断一次性缝合方法简单。2个“0”铬制肠线一次性穿过皮肤及皮下组织,皮下回针省去肌层及皮下组织两层缝合肠线,

7、减少了该处组织异物刺激,组织愈合良好,无线结反应,均达甲级愈合;且产后活动、大小便姿势和哺乳姿势基本不受限。因会阴、皮下、肌层一次性缝合张力较大,且不能留有死腔, 故缝合时应该使组织恢复原结构,丝线松紧度要均匀,太松达不到促进组织愈合作用,太紧局部血液循环欠佳,也不利于组织愈合。进针与出针呈90°角,进针方法很主要,只有采取与切面垂直方向进针,才可使组织复原。两侧切缘薄厚不均匀时,两侧组织要等量对合完整。还原舟状窝对合处女膜时,可在处女膜外舟状窝处用3 个“0”肠线行皮内缝合,不得跨越处女膜。对个别组织较厚者,在肌层加缝12针肠线即可,因组织厚肠线深埋容易吸收,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大部分产妇均可适用全层间断一次性缝合。 全层间断一次性缝合,具有皮内缝合法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项技术。【参考文献】 1 李敬,董运征.侧切缝合改为黏膜肌层同时连续缝合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2(5):3082 高宏,吴倩.会阴侧切皮内缝合30 例体会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8):4713 漆洪波,蔡汉钟.会阴侧切缝合术式选择、缝合技术及注意事项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15(1):6-7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