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栀子无公害栽培技术.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973503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栀子无公害栽培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黄栀子无公害栽培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黄栀子无公害栽培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黄栀子无公害栽培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黄栀子无公害栽培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栀子无公害栽培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栀子无公害栽培技术.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栀子无公害栽培技术黄栀子又名黄枝子、栀子花,在丘陵山地普遍能生长,分布于江西、浙江、福建、湖北、四川、贵州等省。黄栀子以果和根入药,是很好的中药材,有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作用,又可作黄色食用食素,还是良好的观赏植物。 1、采种:黄栀子果在10至11月成熟。分大小两个栽培品种。栽培时应选择大栀子为好,由于栀子的种子发芽率不高,故应选饱满、色深红的新鲜果实,连壳晒至半干作种。播种前剥开果皮取出种子,泡在清水中2至3小时后揉搓,去掉浮在水面的杂质及瘪籽,将沉于水底的饱满种子捞出后稍为晾干,拌上细砂,以备播种。 2、育苗:选择较肥沃苗圃地,犁耙,下足基肥后作床。因种子较细,要拌草木灰或细肥土

2、撒播或条播,播种后盖薄土和盖草。在12月至次年3月间播种,出土后及时揭去盖草,除杂草,苗床保湿和施稀薄肥水。每亩用种量4至6斤,苗高30厘米以上可出圃造林。 3、整地:在丘陵山地选择土壤较肥、向阳的坡地、山窝。因黄栀子是灌木,为方便摘果和管理,施肥等管理措施,全垦整地后作水平带,每1.5米一带,带宽80至100厘米。最好带上挖穴。每穴施有机肥或垃圾肥一土萁和钙镁磷肥0.5至1公斤,拌匀后填入穴内。 4、栽植:在12月至次年3月间,树苗未发芽前栽植,若气温高要适当剪去上端枝叶。 5、管理:造林后4至6月锄草抚育1至2次,加强病虫害防治。以后每年要锄草松土,施以磷、氮为主的肥料或复合肥,可间种花生

3、等矮秆作物或药材。 6、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有癍枯病危害叶片;炭疽病危害枝条。防治方法:(1)剪去发病枯枝并烧毁,可减少病源;(2)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800至1000倍液或70%托布津1000至15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主要虫害有蚜虫、咖啡透翘飞蛾,以幼虫咬食叶片、嫩稍和花蕾,可用40%乐果2000倍液喷杀。黄栀子又名黄枝子、栀子花,在丘陵山地普遍能生长,分布于江西、浙江、福建、湖北、四川、贵州等省。黄栀子以果和根入药,是很好的中药材,有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作用,又可作黄色食用食素,还是良好的观赏植物。 1、采种:黄栀子果在10至11月成熟。分大小两个栽培品种。栽培时应选

4、择大栀子为好,由于栀子的种子发芽率不高,故应选饱满、色深红的新鲜果实,连壳晒至半干作种。播种前剥开果皮取出种子,泡在清水中2至3小时后揉搓,去掉浮在水面的杂质及瘪籽,将沉于水底的饱满种子捞出后稍为晾干,拌上细砂,以备播种。 2、育苗:选择较肥沃苗圃地,犁耙,下足基肥后作床。因种子较细,要拌草木灰或细肥土撒播或条播,播种后盖薄土和盖草。在12月至次年3月间播种,出土后及时揭去盖草,除杂草,苗床保湿和施稀薄肥水。每亩用种量4至6斤,苗高30厘米以上可出圃造林。 3、整地:在丘陵山地选择土壤较肥、向阳的坡地、山窝。因黄栀子是灌木,为方便摘果和管理,施肥等管理措施,全垦整地后作水平带,每1.5米一带,

5、带宽80至100厘米。最好带上挖穴。每穴施有机肥或垃圾肥一土萁和钙镁磷肥0.5至1公斤,拌匀后填入穴内。 4、栽植:在12月至次年3月间,树苗未发芽前栽植,若气温高要适当剪去上端枝叶。 5、管理:造林后4至6月锄草抚育1至2次,加强病虫害防治。以后每年要锄草松土,施以磷、氮为主的肥料或复合肥,可间种花生等矮秆作物或药材。6、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有癍枯病危害叶片;炭疽病危害枝条。防治方法:(1)剪去发病枯枝并烧毁,可减少病源;(2)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800至1000倍液或70%托布津1000至15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主要虫害有蚜虫、咖啡透翘飞蛾,以幼虫咬食叶片、嫩稍和花蕾,可用4

6、0%乐果2000倍液喷杀。黄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又名栀子,常绿灌木。黄栀子不仅是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优良树种,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果实是1种常用中药,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利胆、促进胰腺分泌、镇痛、降温和降低血压等功效,更重要的是黄栀子可以提炼天然色素,它色价高、性能稳定,在常温下可保存,易溶于水,不溶于油脂,色调不受pH值影响,无异味,天然色素作为理想的着色剂,已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栀子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黄栀子适应性强,易栽易管,加工储藏方便,经济效益高,一般造林35a后,每666.7平方米鲜果产量可达2503

7、50kg,集约经营的可达600kg以上。 栀子在江西省各地均有种植,以抚州市种植面积最多,至2004年全市种植面积已达1.3万公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抚州市黄栀子20世纪70年代在各县还处于野生状态,80年代开始引种,至今已有十余年栽培史,现结合多年栽培、管理经验,将其无公害规范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自然概况 江西抚州黄栀子栽培地为东经115401178,北纬2602814,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7.9,极端最高气温41.5,极端最低气温13,无霜期276d,10的年积温5656.2,年降雨量15002000mm,日照时数1700.4h。种植区林

8、业用地为红土壤,成土母岩有花岗岩和第四纪红粘土,土层深厚,显酸性。因此,无论是气候条件,还是土壤条件都十分适宜黄栀子的生长。 2选地与整地 2.1园地选择 无公害规范化种植生产基地应满足2个方面的要求: (1)质量要求:择地前要对基地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基地以及周边环境发生变化时应及时监测。要求生产基地距公路50100m以外,周围300m以内无工厂、医院、金属开矿区直接或间接污染,灌溉用水无污染。 (2)立地条件:要求选择土层深厚(50cm以上),质地疏松,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阳坡、半阳坡山场。但不能在黏土、重黏土和有积水的立地栽种。 2.2栀园整地 造林前,全面清除园内杂草、灌木、树桩等物。

9、园地平坡、缓坡较平坦地采取全垦整地;坡度20以上的山地,采用水平带或大块状整地,并可考虑保留一定面积草带,以利保持水土。园土垦深2530cm,按预定栽植株数挖穴,规格为40cm40cm30cm。种植前,每穴施钙镁磷肥0.51.0kg,或复合肥0.5kg;也可穴施30.050.0kg腐熟农家厩肥与土混匀作基肥。 3品种选择及育苗 栀子分大小2个栽培类型,主要是果实大小不同,一般大果栀子的果比小果栀子的果大1/32/3左右,大果栀子果大肉厚、产量高,栽培时应选大果为好。 栀子的品种较多,目前江西栽培的品种主要有赣湘1号、赣湘2号、湘栀子18号、秀峰1号和早红98号等5个品种。 栀子苗木的培育生产上

10、一般以播种育苗为主,也可采取扦插育苗。 3.1播种育苗 (1)种子采集及处理:选择处于结果盛期的主栽品种,选树冠宽阔丰满、呈圆头形、枝长多呈簇状、且结果多、果体大的母树上采种。10月上旬,栀果陆续成熟,先将母树上的小果、病虫果摘除,待栀果充分成熟时,采集果大、肉质厚,橙黄色或深红的鲜果作种子。采集后的处理方法有:一是将鲜果连壳晒至半干留作种。播前剥开果皮,取出种子,浸泡在清水中24h,揉搓后去掉漂浮在水面的杂物及瘪粒,将沉底饱满种子捞出滤干水,以备进行种子消毒、催芽和播种;二是鲜果采回后及时剥开果皮把种子取出,清除杂种,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23h后揉搓,除去漂浮水面的杂物和瘪籽,将沉于水底饱满

11、的种子捞出,晾干后干藏,以备播种。 (2)圃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水肥条件较好,排灌方便的地块作圃地。一般新圃地采取三犁三耙;老圃地二犁二耙,深翻土壤2030cm,在最后1次犁前施腐熟厩肥5001000kg/666.7平方米、过磷酸钙1015kg/666.7平方米,均匀撒在圃地,进行犁、耙,使肥料均匀分布土层中。最后做成高2025cm,宽1.01.2m的苗床,开好排水沟。 播种前7d可用2.0%的硫酸亚铁,或0.5%的福尔马林,或3.0%的生石灰水溶液进行土壤消毒,预防圃地病虫害的发生。 (3)播种时间和方法:2月下旬3月中下旬春播育苗最佳,当年生苗木可出圃。也可在911月初的秋季前

12、后播种。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和催芽。方法为:将精选种子放入浓度0.5%1.0%的硫酸铜溶液中浸34h,也可将种子放入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种2h后,捞出种子,用清水冲洗2次,滤干水,再将种子放入3035温水中浸24h后,取出种子滤干水即可播种。播种方法有两种:撒播:在整好地的苗床上将苗床土压平,用经过细筛的黄心土均匀撒在苗床表层,厚1.52.0cm,用量15002000kg/666.7平方米,然后将经过消毒和催芽的种子用细土灰拌匀撒播在黄心土上,播种量23kg/666.7平方米,再盖1层薄土,以不见种子为度,最后用稻草薄薄的、均匀地覆盖苗床。晴天要及时对圃地浇水或灌水,保持苗床湿润。经

13、3040d即可出苗。待苗木出齐后,选择阴天或傍晚揭去覆盖物。条播:在整好土的畦上,按行距2025cm,开沟深35cm,用细土灰拌种均匀撒入沟内。播种量23kg/666.7平方米,播种后,覆盖过筛的黄心土,以不见种子为宜,再盖上1层薄稻草,其余工作与撒播相同。 3.2苗期管理 (1)水分管理:抓3个关键期:一是种子萌芽期或出苗期。这个时期的苗床土应是不旱、不涝,保持湿润。二是苗木生长初期(56月)。进入梅雨季节后,要及时疏通排水沟,防止苗床积水。三是苗木速生期(79月)。当天气久晴不雨时,要及时浇水或灌水,确保苗木速生的需要。 (2)肥料管理:圃地施肥应结合松土除草和间苗进行。苗木生长初期(56

14、月),生长缓慢,对养分需求量不大,可每隔1015d施1次3.0%腐熟人粪尿。79月,苗木生长快,要及时追肥,一般追氮肥23次。前期每隔1520d施5.0%的腐熟的人粪尿或0.2%0.3%复合肥或尿素。8月后,施用复合肥58kg/666.7平方米。9月下旬苗木进入生长后期,停止追施氮肥,补充追施磷、钾肥2次。一般每隔1015d喷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1次,促进苗木粗生长和木质化,增强苗木抗寒和越冬能力。 (3)除草间苗管理:在出苗23d后要拔草1次,之后每隔1015d在苗床行间松土除草,苗间小草用手拔除,并结合间苗1次。以后根据生长和密度情况,可分23次进行间苗,使苗木均匀分布,产苗量控

15、制在3万株/666.7平方米左右。至春节前后,栀苗可出圃造林。 3.3扦插育苗 春季2月下旬3月上旬和秋季1011月上旬均可进行扦插育苗。但以春季扦插育苗为好,当年即可出圃。扦插前应对圃地进行细致整地,施足基肥,使土壤疏松,水分充足。插条应选优质高产、无病虫、生长健壮、结果盛期的母树,采集12a生、粗0.61.0cm枝条,去除梢部未木质化的部分,截成15.020.0cm长,上端平、下端斜的小段,保留23个节位的叶片,按每捆3050支捆成把。为促进插条生根,用6号生根粉500mg/kg溶液浸泡插条基部10s后取出插条。扦插时,先按株行距10cm15cm,用小木棒打引孔,将插条斜插入孔内,深度为插条长度的1/2或1/3,用土压实,让插条与土壤密接。晴天扦插,随后要浇、灌透水,以后保持苗床湿润。扦插后约经6070d发芽生根。只要及时除草,加强苗田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一般当年可出圃造林。 4造林技术 秋冬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