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贫教学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972441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贫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清贫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清贫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贫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贫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贺兰县达淑宁名师工作室课堂诊断教学设计 培养对象 吴春霞16.清 贫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通过分角色朗读、圈划等学习运用语言、神态和动作表达人物身份特征和思想感情的方法。情感体验 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德育渗透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学习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圈划、分析法课前准备:1查找方志敏的资料,了解方志敏的人生经历,找一找关于方志敏的小故事。2熟读课文,体会人物感情。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

2、课清贫(板书课题)2、课前回顾:文中的人物有哪些?本文讲了一桩什么事?(简单概述)相机板书:方志敏 两个士兵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解题:何谓“清贫”?清:清白 清廉 贫:贫穷 (贫穷清廉,贫穷而守节)师引导:课文写的是谁清贫的生活呢?(方志敏)2、第一节中哪些语句最能凸显方志敏同志的这一可贵品质?(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段。(2)集体交流。(强调 1、方志敏清贫朴素的生活是经常性的,已经成了他的一种生活习惯。2、表明他把所有的钱都用作了革命事业,没有浪费一分一毫)(3)指导朗读重点句段。(指名读,齐读。注意红色字体的重音)师述:方志敏同志艰苦朴素的作风在国民党人看来,却是(颇似奇迹,

3、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生体会:这一对比说明不仅方志敏一人这样,甘于清贫、舍己为公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过渡:就是在这残酷的战争年代,方志敏同志由于叛徒的出卖,不幸被捕,可是他却在狱中为我们讲述了一段他被捕时发生的“趣”事。二、 品味语言,加深理解1.学习“趣事”部分。自读课文,思考:(1)趣事趣在哪里?(2)国民党士兵对方志敏进行了几次搜身?学生找句子,指导品读。(3)找出对话的句子,品读感悟。师:敌人从方志敏身上搜不到财产,便又对他进行恐吓,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生圈画,读。(动作和语言的句子)师:面对敌人的搜身和恐吓,方志敏是怎么对待敌人的

4、呢?生找出方志敏语言的句子读,体会。2.学生四人为一小组,组分角色朗读士兵与方志敏的对话。(要求:读出敌人的贪婪和方志敏的从容自若。)(1) 指名在班内展示朗读,教师点拨指导。师:敌人在方志敏身上什么都没有搜到,他们放弃了吗?(没有)他们又做了什么?(2)找出关键句读一读。师:故事到第八自然段看似已经结束了,可是作者却又为我们补叙了他的“传世宝”。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对“传世宝”的理解。师:方志敏的“传世宝”是什么呢?他为什么把他们称为“传世宝”? 三、再谈清贫,升华情感: 1、“清贫”的生活对于革命者到底有什么意义? 2、此时此刻,你对“清贫”又有了怎样的理解呢? 四、拓展阅读,提升认识 读完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对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有时候,富有和清贫是可以结伴而行的。(引用方清华的话) 五、拓展练习 请为方志敏烈士设计 墓志铭 六、作业设计1.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搜集其他革命者的精彩人生故事。2.读书推荐:可爱的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