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原创语文专题卷 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972101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新高考原创语文专题卷 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届新高考原创语文专题卷 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届新高考原创语文专题卷 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届新高考原创语文专题卷 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届新高考原创语文专题卷 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新高考原创语文专题卷 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新高考原创语文专题卷 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届新高考原创语文专题卷 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考点21 表达技巧 1(2)、 6(2)、8(2)、9(2) 考点22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1-10题的(1)小题,25(2)、7(2)、10(2)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每题10分,10*10分)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太白岭王安石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注】巃嵷(lng sng):山势高峻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

2、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B.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C.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D.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情怀。(2)本诗颈联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请赏析其精妙之处。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帐夜清吴兆骞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注】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连山:就着山势。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

3、之地。1.下列对这首清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两句都是实写,表现眼前的实景,落月的寒光斜照着自己所住的穹帐,自己仍旧身在天涯塞北,寄无限深情于眼前景物的点染中。B.颔联接着进一步写塞外的景色和自己的感触。边草变白大雪飘飞,自己却只能夜夜一直面对黄榆,静听胡笳悲声,坐等衰老。C.当南国驿使几度来到塞北时,家中妻子给他捎来了几件衣物。可是北国五月了仍是连续不断地风云变幻、飞沙走石的恶劣天气。D.本诗借景抒情,托物兴怀,明写塞北景色,暗含南国风情,景中寄情,于苍凉凄清中蕴雄浑,于孤独哀怨中含温馨。2.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

4、题。短歌行赠王郎司直杜甫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且脱佩剑休徘徊。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注】豫章:两种乔木。白日动:树大则风大,白日为之动。珠履:缀有明珠的鞋子。史记春申君传记载,春申君门客中的上客皆蹑珠履。仲宣:东汉末年诗人王璨的字。王璨到荆州投靠刘表,作登楼赋,后梁时为纪念他作登楼赋建了仲宣楼。(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写来安慰劝勉友人王郎的,王郎趁着酒兴拔剑起舞来发泄心中怀才不遇的愤慨,诗人劝他不要悲伤。B.“豫章”二句是说,乔木的枝叶在大

5、风中可以摇动太阳,鲸鱼可以在苍茫大海中乘浪前行。诗人借此称赞王郎有杰出才能。C.“仲宣”句既是实写杜甫送别王郎的时间已是春末,也是暗用王璨的典故,借此期待王郎此次西行能受到重用。D.诗人劝说王郎放下手中的剑,乘船西下去见西蜀诸侯,诗人已经为王郎寻找到像春申君一样的人,定能重用王郎。(2)诗歌中“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寄洪与权王令剑气寒高倚暮空,男儿日月锁心胸。莫藏牙爪同痴虎,好召风雷起卧龙。旧说王候无世种,古尝富贵及耕佣。须将大道为奇遇,莫踏人间龌龊踪。【注】洪与权:作者之友。王令:出身贫困,以教书为生,卒年仅28

6、岁,其才华志向颇得王安石赞赏。剑气:“宝剑之气,上彻于天耳!”(晋书张华传)耕佣:“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世家)大道:指“任世之重而有功于天下”的心志。奇遇:机遇。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起始两句写男儿气概冲天,胸锁日月,入笔挺劲洒落,振响入云。B.颔联借用痴虎和卧龙的比喻,既是勉励友人,也是借以表达自己的心志。C.诗人对陈涉持不赞同的态度,对这些在野之人发愤一时以追求富贵颇有微词。D.本诗主要运用了用典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全诗意气高昂,感情强烈。2.这首诗歌蕴含了诗人的哪些思

7、想感情?请概括分析。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注)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商崖:这里泛指山崖。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

8、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捣衣杜甫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第六句深字一语双关,既写戍地遥远,又写思念之深。B.丈夫久戍未归,岁近寒月,夫妻长别,这些都是思妇捣衣之因。C.捣衣十分辛苦,思妇用尽全身力气干活,以致产生厌倦怠惰之心。D.诗人代为捣衣思妇言情,含蓄地反映了战

9、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2.古人评说:尾句“音”字会一诗之意。请结合全诗,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分析。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次韵赏梅黄庭坚安知宋玉在邻墙,笑立春晴照粉光。淡薄似能知我意,悠闲元不为人芳。微风拂掠生凉思,小雨廉纤洗暗妆。只恐浓葩委泥土,谁令解合返魂香。【注】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写到邻家美丽的女子登上墙头,希望获得宋玉的倾慕。淡薄:澹泊。解合:懂得制成。返魂香:海内十洲记记载,聚窟洲内有返魂树,树汁煎丸为香,死者闻之则活。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咏物诗状物兼抒情,诗人多处活用典故,让诗歌于平淡中见出新奇。B.首联写梅花不在乎宋玉是否在邻墙,它含笑站立是为

10、了沐浴新春的阳光。C.作者感谢风雨,因为微风拂过梅花生了凉意,细雨洗去了花瓣上的尘埃。D.尾联作者担心梅花凋零成泥碾作尘,希望能制返魂香让它们起死回生。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注】把:握,执。岘首山,在襄阳。耆旧:年高望重的人。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

11、,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2)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9.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临江仙辛弃疾手捻黄花无意绪,等闲行尽回廊。卷帘芳桂散余香。枯荷难睡鸭,疏雨暗池塘。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水远山长。罗巾浥泪别残妆。旧欢新梦里,闲处却思量。(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卷帘芳桂散余香”写女主人公百无聊赖之下,卷起帘幕,庭院里的桂树传来缕缕清香。B.“枯荷难睡鸭”两句是说荷叶枯萎了,遮挡不住疏疏落落的

12、雨滴,不能让鸭子安然入睡。C.“罗巾”句是说泪水打湿丝帕,弄乱了妆容,于是,女主人公便干脆卸去残妆,表现了她的无可奈何。D.旧时的欢乐常现于“她”梦中,结尾句与苏轼的“不思量,自难忘”有异曲同工之妙。(2)这首词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抒情的?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水调歌头濠州观鱼台作叶梦得渺渺楚天阔,秋水去无穷。两淮不辨牛马,轻浪舞回风。独倚高台一笑,圉圉游鱼来往,还戏此波中。危槛对千里,落日照澄空。子非我,安知我,意真同。鹏飞鲲化何有,沧海漫冲融。堪笑磻溪遗老,白首直钩溪畔,岁晚忽衰翁。功业竟安在,徒自兆非熊。注本词作于1138年,词人时年62岁,任建康知府。濠州观鱼台相传为

13、庄子秋水中庄子与惠子观鱼论辩之处。圉圉:困而未舒貌。磻溪遗老:指姜太公,传说姜太公在磻溪垂钓时遇文王。兆非熊:指明主将得贤臣的预兆。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头描写了词人身处高台之上所见的秋水日暮之景,由远及近,营造出广阔渺远的意境。B.轻浪舞回风即回风舞轻浪,其中舞字用得极为巧妙,形象地写出风掀江浪的情态。C.上阕写大江之中游鱼戏水,不仅点题,同时也以鱼写人,表达词人纵情山水的自在和快乐。D.词人化用了庄子的言和事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将典故与现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笔法灵活。2.词中运用姜太公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1)B; (2)动静

14、结合。“鸟语乐”是动景,“溪水不动”是静景,写出太白岭宜人的美景,表达诗人愉悦的心情。 视听结合。“鸟语乐”诉诸听觉,“溪水不动”“鱼行迟”诉诸视觉,描绘太白岭动人的美景,表达诗人的喜爱之情。 衬托。用“鸟语乐”的欢闹反衬太白岭的宁静,用“溪水不动”“鱼行迟”衬托太白岭的清幽,表达诗人的欣悦之情。 拟人。“鸟语乐”和“鱼行迟”,把人的心情与行为赋予鸟和鱼,具体可感,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跌宕起伏的心情”不正确,诗人的心情是喜悦的。(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的能力。从动静的角度,可知颈联上下句是动静结合,写出太白岭的景

15、色。从感官的角度,可知颈联既有听觉,又有视觉,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可知颈联使用衬托手法,表现太白岭的宁静。从修辞的角度,颈联使用拟人手法,将人的心情与行为赋予动物,表现诗人的喜悦。 2.答案:1.A; 2.孤独之情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孤客”“尚天涯”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孤独之情,“梦回”“雁飞”“落月”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青春已逝的愁苦。“人老黄”表达诗人青春已逝的愁苦;被贬流放的忧愁与无奈。“风云不断”“空”妻子白白寄来了春装,因边地五月仍然不见春意,表达了诗人被贬流放,身处苦寒边地的忧愁与无奈。解析:A 项首联写景为实,写梦为虚,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3.答案:(1)D;(2)对王郎的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