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970821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德为素质之基,为人之本。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最基础的、也是最永恒的话题。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几乎无处不在,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是不露痕迹地渗透,达到“水到渠成”而又“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效果。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一、钻研教材,寻找德育渗透点 新课程理念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钻研教材、把握文本,寻找德育的渗透点。可以这么说,教师在课堂上的调控、渗透能力完全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和解读程度.二、优化教学,扩大德育渗透面 语文教材德育内容分散而又丰

2、富,“渗透”是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最佳途径。只有优化课堂教学,发掘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发挥文中形象的感染力,才能水到渠成,真正感悟到文本的内在价值。因此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应当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始终,落实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1、在揭示课题中渗透德育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例如教阳光时,我抓住文中精美的语言,用肢体语言 、有感情的朗读来感悟亲情,学习文中佳子的孝心,把爱送给别人,做一个有爱心,尊重老人的好孩子。在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通过朗读、品位故事内涵,来教

3、育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其实每一篇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总是隐含在词句之中。因此,要引导学生剖析和品味课文的词句,借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渗透德育教育。三、塑造形象,提高德育渗透力 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由教师来培养。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人格感召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所以,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提高业务知识,更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塑造良师形象,力求通过身教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只有教师自己从课文中受到感动,才能把课文中的情感点传递给学生。只有教师自己对文中的精神境界有所向往,才可能使学生确立学习仿效的决心,实现知、情、义、行的良好结合,从而使语文教学在学生的身心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使德育渗透更有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