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一 集成电路RC正弦波振荡电路.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97008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十一 集成电路RC正弦波振荡电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实验十一 集成电路RC正弦波振荡电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实验十一 集成电路RC正弦波振荡电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实验十一 集成电路RC正弦波振荡电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十一 集成电路RC正弦波振荡电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十一 集成电路RC正弦波振荡电路.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十一 集成电路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一、实验目的 1.掌握桥式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2.熟悉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调整、测试方法。 3.观察RC参数对振荡频率的影响,学习利用李沙育图形测定的振荡频率方法。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低频信号发生器 3.频率计三、预习要求 1.复习RC桥式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2.完成下列填空题:(1)图11.1中,正反馈支路是由 组成,这个网络具有 特性,要改变振荡频率,只要改变 或 的数值即可。(2)图11.1中,1RP和R1组成负反馈,其中 是用来调节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使AV3。正弦波震荡电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必须引入反馈,而且反馈信号要

2、能代替输入信号,这样才能在不输入信号的情况下自发产生正弦波震荡。二是要有外加的选频网络,用于确定震荡频率。因此震荡电路由四部分电路组成:1、放大电路,2、选频网络,3、反馈网络,4、稳幅环节。实际电路中多用LC谐振电路或是RC串并联电路(两者均起到带通滤波选频作用)用作正反馈来组成震荡电路。震荡条件如下:正反馈时,所以平衡条件为,即放大条件,相位条件,起振条件。本实验电路常称为文氏电桥震荡电路,由和组成电压串联负反馈,使集成运放工作于线性放大区,形成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由RC串并联网络作为正反馈回路兼选频网络。分析电路可得:。当时,有,设,有,。当时,此时取稍大于3,便满足起振条件,稳定时。四、

3、实验内容1.按图11.1接线。2.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思考:(1)若元件完好,接线正确,电源电压正常,而VO=0,原因何在?应怎么办?(2)有输出但出现明显失真,应如何解决? 。3.用示波器的测量命令测上述电路输出频率,另外一种方法就是用李沙育图形法测定,测出VO的频率f01并与计算值比较。理论 ,实际输出频率约为 Hz,峰值为约 伏。图11.1图11.3由于A要大于3,即Rp2大于 K时才起振,但此时放大倍数大于平衡条件,易于出现输出幅值过大而失真的现象,为改善这种现象,可适当加入稳幅环节,在Rp2两端并上6V稳压管,利用稳压管的动态电阻变化特性进行自调节。4.改变振荡频率。在实验箱上设法

4、使文氏桥电容C1=C2=0.1。注意:改变参数前,必须先关断实验箱电源开关在改变参数,检查无误后再接通电源。测f0之前,应适当调节2RP使VO无明显失真后,再测频率。理论 Hz,实际输出频率约为 Hz,峰值为约 伏。5.测定运算放大器放大电路的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uf先测出图11.1电路的输出电压VO值后,关断实验箱电源,保持2RP及信号发生器频率不变,断开图11.1中A”点接线,把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接至一个1K的电位器上,再从这个1K电位器的滑动接点取Vi接至运放同相输入端。如图11.3所示调节Vi使VO等于原值,测出此时的Vi值,测出:Vi= V, VO= V,则Auf=VO/Vi=

5、倍,理论值应为 倍。6.自拟详细步骤,测定RC串并联网络的幅频特性曲线。图11.2断开同相放大器电路,并取。在同相输入峰峰值为3伏即峰值为1.5伏的正弦波,改变频率按下表测量A点输出(以下输出值为峰值)。图11.4f(Hz)20406080100120130140150VO(V)f(Hz)1601701802002503004005001000VO(V)表11.1五、实验报告1.电路中哪些参数与振荡频率有关?将振荡频率的实测值与理论估算值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2.总结改变负反馈深度对振荡电路起振的幅值条件及输出波形的影响。3.完成预习要求中第2、3项内容。4.作出RC串并联网络的幅频特性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