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品牌”学校全面提升办学质量.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96883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造“绿色品牌”学校全面提升办学质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打造“绿色品牌”学校全面提升办学质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打造“绿色品牌”学校全面提升办学质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打造“绿色品牌”学校全面提升办学质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打造“绿色品牌”学校全面提升办学质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打造“绿色品牌”学校全面提升办学质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造“绿色品牌”学校全面提升办学质量.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打造“绿色品牌”学校 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文星中学创绿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乐清市虹桥文星中学 臧培青一、学校创绿概况我校创办于1993年,是一所民办普通完全中学。自创办的那一天起,学校就旗帜鲜明地将环境教育确定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纳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纳入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体系。学校在实施环境教育时做到定机构、定导师、定对象、定内容、定经费,在保持和发展环境课程教育的基础上,提供更多融入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机会,促使环境教育体现在学校的每日教育管理之中,最终使环境意识和行为成为学校全体师生的生活、道德、精神的内在重要组成部分。十三年来,学校载着绿色理念在腾飞,不断地

2、规范发展,打造“绿色品牌”学校,全面提升了办学质量。学校成为 “全国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 “浙江省首批绿色学校”、“浙江省一级民办完全中学”、“乐清市三星级学校”、“乐清市文明单位”、全国民办学校中唯一一所“国家级绿色学校”。 学校创办者王思宁校长系“首届全国环境教育先进个人”,“全国绿色学校工作优秀教师”,“杭甬温三地十大环保公益使者”,其编著的环境科学基础知识一书两次荣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他对环保事业的痴情和独到的专业能力,换来了文星中学环境教育灿烂的今天。二、主要做法和经验学校在实现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

3、施,并持续不断地改进,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一)旗帜鲜明地把环境教育列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自创办以来,就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将它列为办学的一大特色,成立环境教育组织机构,开设环境教育课,定期组织活动。1994年在学校新建的校门门台上设计了永久性的环保徽章,要求每个“文星人”做一名“绿色使者”,做文星人必须学环保、懂环保、会环保、有绿色理念,有绿色行为,有绿色行动,会绿色生活。(二)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学校建立一个具有文星中学特色的健全的创绿行动指挥体系。这个创绿行动指挥体系能为师生更好地将环境知识、环境意识转化为环保行动提供更多切实的机会。做到行

4、动所需的场地、指导师、对象、时间、经费、安全落实,行动的目的和效果落实。加强行动指挥体系的建设,是每项创绿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学校绿色志愿者协会是我校环境教育的组织机构也是乐清市绿色志愿者协会的发起单位之一。学校绿协分担和指导教务处实施绿色知识、绿色理念的课堂教学工作。在政教处、学生会、团委和生活指导处等组织中,设有专门配合学校创绿工作的机构,承担专门的任务。如让学生会宣传部定期刊出宣传绿色理念的黑板报和橱窗,学习部协助文星文学社和学校绿色志愿者协会搞好环境小报和征文活动工作,卫生部在搞好教室、寝室的环境卫生工作的同时协助绿协搞好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和节水节能工作。在校文明礼貌月、科技艺术节和环境

5、节日期间,由绿色志愿者协会领导、组织、指导、开展全校的绿色活动。学校制定了19941999年和20002005年的两个环境教育规划,全面地描绘学校环境教育的蓝图,明确创绿工作的具体目标,科学全面地组织管理,使环境教育有步骤、有计划地付诸实施。学校每年制订环境教育工作年度工作计划和方案,对学校的环境教育和环境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安排,并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中,切实保障创建绿色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积极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创建工作正常运转。各处室、各学科在制订学期、学年计划时都把它列为部门工作及教学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期末都做到认真总结,从而使环境教育落到实处。(三)不断提高环境教育管理水平通过

6、十三年的努力,我校的环境教育管理水平日趋成熟。学校绿协成立后,其严谨的组织结构、合理的分工、雄厚的技术力量、灵通的信息以及师生和家长的广泛参与,使我校环境教育管理工作更加全面,工作成效也更加显著。1、注重领导干部和教师绿色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学校先后派出主要行政领导参加了“全国申报国家级表彰绿色学校培训班”, “全国绿色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班”,“中国德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培训班”,“温州市绿色学校”培训班,中国“可再生能源教育”培训班等学习。得到曾红鹰、梁从诫、祝怀新、孙顺友、徐大鹏等专家的指导,使学校领导干部队伍的绿色素养和创绿工作能力大有提高,确保学校创绿工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学校重视对教

7、师环境素养的培训。利用环境教育学科带头人在本校的优势,使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又成为师资培训中心。学校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因地制宜,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培训教师。2004年8月,确定了在学期之初的全体教师师德培训和教科研培训中,要安排1/5的时间用来教师绿色理念和绿色教育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创绿的业务水平。积极派教师参加国家和各级主管部门的环境教育师资培训。2、教科研氛围浓厚学校重视环境教育的教科研工作,通过环境教育教研组的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培训教师的渗透授课技能,引导各科教师研究授课的结合点和渗透点,交流各学科渗透教育的资料和教案,实现资源共享。学校每学期组织开出12节的校级环境课程观

8、摩活动,重视研究性学习的环境课题和绿色教学课程的建设,定期组织教师撰写环保论文。3、健全环境教育档案管理学校建立规范的环境教育档案,能及时将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原始数据、文件、活动记录等资料分类归档。4、健全评价激励制度学校编著了中学生环保手册,制定了文星人环保行为规范、学生绿色值勤与评先评优等制度,使环境教育融入学校每日的常规管理之中。通过正确评价激励教师和学生从事和接受绿色理念的教育,参与环保行动,推动学校教育活动。学校将学生绿色素养纳入对学生的综合考核之中。对学生参与环保知识的学习成绩,参与绿色执勤的效绩,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综合环保行为和修养等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中,记入学生成长档案。对环

9、保行为和修养不合格的学生取消其校内评先评优的资格,对优秀学生授予绿色小卫士等称号。强调绿协会员的准入制度,并对业余党校和业余团校设置了一道绿色的门槛,要进入业余党校和业余团校学习的学生必须是已取得绿协会员的资格或绿色素养优等考核的学生。学校对教师的环境教育工作有检查、有评估。环境课程与其它课程一样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必须在开学时就开课,教学计划、教案、作业、课堂笔记等纳入常规管理,并进行期中和期末考查,记入教师工作考核之中专任教师的环境课。教师每学期的工作总结中,有专项的环境教育工作小结,并将其工作效绩纳入评先、评优、评职称、评定月浮动工资和学期浮动工资的指标中。坚持开展 “无扫把班级”、“文

10、明班级”和“绿色班级”等评比活动,让环境管理进入班级。(四)环境教育全方位进行1、重视绿色课堂教学学校在每学年新生入学的高一军训和初一常规训练中,把环境素养的培养作为必修的课程,使学生一进校就开始注重绿色问题,参与绿色知识的学习,参与绿色的活动,尽快地理解绿色学校的概念和做“文星人”应具的绿色行为素养。学校实施在初一年级设置一周一课时的单列环境课程,配备专门的教师和固定的教材,全面系统地传授环境科学基本知识。办学以来,开设上千节的环境课。在各年级和各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1996年以后,我校要求全体教师人人参与、科科渗透、人人总结。各学科渗透教育要有计划,要在教案中体现。 2、多渠道地开展环境教

11、育学校图书馆阅览室订购大量的环境、环境教育、大自然、大自然探索、中国国家地理、红树林等有关书籍报刊供师生阅读。组织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的走近科学、科技博览、人与自然等节目,给学生以更感性的认识,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科学与环境、人与自然的相关影响。学校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优势,引导学生上网阅览或下载环保资料,作为组织活动和写作有关环保材料的重要参考。学校还专门制作“绿色文星”学校环境教育专题网站,收集大量资料供师生欣赏学习。学校还利用主题班会、文星报、文星广播台、黑板报、环境教育宣传栏、文星中学环保专刊等途径或阵地开展环境教育,还邀请专家、绿协志愿者等为学生开展主题讲座、交流会。几年来,共刊出五十多

12、期的发行量达几十万份的环保专刊和宣传资料,刊出几百期以环保为主题的专题黑板报和宣传橱窗,开设近百次的专题讲座。3、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充分利用“爱鸟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无烟日”、“湿地日”、“文星中学文明礼貌月”、“文星中学科技艺术节”等开展活动。近几年,环保大队、环保兴趣小组和绿协文星中学分会通过上街宣传、绿树绿地领养、生态考察、保护母亲河等大型的环保实践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学校里还定期举办环保书画比赛、集邮、手抄报、航模、摄影、征文、演讲、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活动。在每年的包块认养花草树木活动中,各班挂牌设岗,精心养护。

13、领养同学发出了“我和小树苗一起成长”的口号。学校共计开展两百多节次的环保兴趣小组活动,近百次的外出考察、外出宣传活动,举办了二十多次的环保征文和书画比赛,上百名师生在各类环保活动中获奖 4、重视环境育人学校非常重视校园环境建设,美化育人氛围。办学来,学校重视规划设计校园环境,提升校园生态环境质量,将整个校园建设成为环境教育的大课堂,将校园文化融于创建“绿色学校”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校园中设置固定的绿化教育标语,如“花草树木赏心悦目,还需你我共同爱护”、“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广泛宣传绿化的重要意义。我们注意让建筑说话,让园林说话,让一草一木说话,使学生在校园中对环保知识能看得到、摸得

14、到、学得到。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受到熏陶,思想和言行得到升华,并逐步转化为追求知识、追求科学的内在动力。5、师德垂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环境教育中,我们注意教育的实效性,以具体的行动来教育学生。校领导以身作则,以高尚的爱护环境的行为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广大教师也深刻认识身教重于言教的真谛,时常弯腰拾起飘落在地上的树叶、纸屑,扶起被风吹倒的小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老师的这些举动,如春风化雨,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三、创绿成果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以来,学校以学生为主体,树立了主体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了教育学生,带动家长,影响社会的目标。学校以教育科研为指

15、导,深化了环境教育活动;以社会实践为依托,推动了本地的环境教育革命。(一)生态校园工程初显成效经过十来年的努力,我校在建设环境友好型学校和资源节约型学校方面取得成效,较好地推动生态城市的建设。我校经过十几年卓有成效的建设,已形成现代化“园林式”的格局,在师生的精心管理下,花草树木长势茂盛,校园环境每天都是那么整洁明丽、空气是那么清新,到处鸟语花香。学校以高品味校园文化被评为“全国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我校在垃圾分类、节水、节电、节能等方面做了规范性的管理。其中水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和废旧物的分类回收工作已坚持了7年多。良好卫生习惯、垃圾分类投放、分类回收,减少了垃圾的产生量和实现了部分资

16、源的再利用。洗衣、洗澡等水的重新利用,达到了节水、省钱和绿色教育的作用。2005年9月24日,乐清日报刊登标题为6年从垃圾堆里“拣”出14万多元一文,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典型,介绍、推广我校垃圾分类、节水的做法。2005年9月30日,温州晚报刊登标题为文星中学化废为宝有奇招、垃圾堆里拣出14万的文章。2005年10月初,温州电视台“零距离”栏目组为此来我校拍摄并播放。温州商报也刊登此类的文章。(二)全校师生形成了良好的环境道德和习惯文星中学毕业的学生,没有一个未受过环境教育,也没有一个不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不少的学生积极申请,要求在毕业前批准其加入绿色志愿者协会,接受终身教育和参与绿色行动。通过创建“绿色学校”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