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石》教学设计 (2).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3968411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丑石》教学设计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丑石》教学设计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丑石》教学设计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丑石》教学设计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丑石》教学设计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丑石》教学设计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丑石》教学设计 (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丑石教学设计一、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贾平凹的丑石是一篇精美的哲理性散文。文中的“丑石”让人悟出了关于人的丰富的价值观念:美与丑,有用与无用,崇高与世俗,坚韧与曲解等。文章篇幅短小,语言朴实。适宜初二学生阅读。教学本文时,应引导学生反复研读,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体验。从而获得一定的思想启迪。教学目标是:识记重点字词,理解句子含义,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和主题;理清作者思路,理清文章线索,品味富有哲理而又有表

2、现力的语言,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分析文章主题,激励学生学习进取心,培养学生孜孜不倦的恒心,从而树立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二、教法学法:探究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三、教学重点:1、把握内容和主题;2、理清思路和线索;3、探究作品的思想感情。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与策略:(一)激趣导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这首歌中说:美丽的石头能唱一首美丽动听的歌,然而,我们今天要学习贾平凹的一篇题目为丑石的文章,看一看这世间万物中一块普通的、丑陋的石头,又会向我们讲述怎样一个故事,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板书课题,出示目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生自学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文章内容。教师相机

3、辅导。(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老师展示以下问题)1、一块普通的石头,在作者笔下是如何的丑呢?有什么用途呢?2、丑石是在什么情况下重新受人瞩目和“仰望”,重获灿烂的呢?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思想?(学生读完后,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明确问题。)A、那块石头完全丑到极点,无用到极处:伯父盖房垒山墙,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伯父压铺台阶,没有看上它;石匠洗石磨,嫌它石质太细,也没采用;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真是既丑,又没用,还笨重,无用之极。B、“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

4、然发现了这块丑石,眼光立即就拉直了。”原来它是“陨石”,是几万年前从天上落下的稀世珍品!“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C、这篇散文用象征手法和对比的修辞方法,通过对一块丑石的艺术刻画,表达了作者在历经“四人帮”时期到改革初期后,积极推崇不以貌取人、以形识物的进步思想。本文采用象征手法,表现了芸芸众生像默默无闻的丑石一样在寂寞生存中,甘于寂寞,不屈于误解的生存状态的伟大。4、理解文句:(1)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2)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3)为什么“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四)探究活动活动:如何判定世间万物的美与丑?(学生可能会说“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确不假。事

5、实上,最丑陋或最美丽的东西在客观上是不存在的,丑与美的东西只存在于人们的主观意识里。一个事物你之所以认为它最丑陋或最美丽,是因为它对你有很深的印记,而其他人则可能认为它很平凡。所以最丑陋或最美丽的东西只是你个人的认识。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要在客观世界里寻找视觉上的美与丑了。(五)拓展延伸生活中有很多的故事值得一品,也值得深思:最美丽的瞬间是永恒的,最美丽的画面是难忘的,最美丽的风景是迷人的最平常的事物却最具意义(正如贾平凹老师笔下的丑石)。每个人都可以说是人世间的一块“丑石”。请把握文章主旨,展开合理想像,请以“假如我是丑石,如何改变命运”为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应该让学生独立发言,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圆其说即可)每个人都想急切地改变自己的命运,获得成功。然而急切间却又忽略了等待,想径直跨向目标而显得浮燥不安,结果是欲速则不达。沮丧中又要再去等待,到来的或许是又一个失败,接二连三地折腾,还没有沉沦的,将会等到一个你期望的东西,只是时间远近而已;在单调过程里等待着,没了激情,忘记还要接着努力、接着等待。我们不能忘记在寂寞中等待,在等待中塑造自我,在塑造自我中展现自己的才能,从而拥有成功。(六)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进一步感悟文章主题。2、完成设计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