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961807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二、教学重点:感受司马迁把个人的荣辱置之度外,为完成父亲的遗愿矢之不渝的精神。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司马迁在遭到腐刑后,不忘父亲的嘱咐,矢志不渝写成史记的事。(过渡)两千多年过去了,司马迁伟大而不屈的灵魂依然熠熠生辉,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司马迁,去了解司马迁真实的内心,了解他为什么要写史记,为什么发愤写史记?他是怎样发愤写的?(二)

2、出示思考题(三)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边读边想,可以用笔在书上圈圈划划,也可以加上批注。)(四)组织交流,教师相机点评1、 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生:(1)因为他受家乡文化环境的熏陶,从小就对古代英雄故事感兴趣。(结合文中句子“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2)受父亲的影响。(结合文中句子“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正如南宋大诗人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3)我从课外资料中找到答案:

3、司马迁自幼深受父亲的影响和熏陶,二十岁就开始漫游全国,考察历史遗迹,了解风土人情,后又随汉武帝巡守封禅,游历各地。这些经历为司马迁日后撰写史记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师相机评点:你们很会读书,善于从书中得出自己的见解;你们能从课外资料中应证自己的观点,真棒。师: (1)滔滔的黄河水养育了司马迁,英雄的故事感动着司马迁,家乡的文化环境熏陶着司马迁,你能读好它吗?指名读、齐读。(必要时范读)(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奠定了司马迁以后著书立论的基础,课文的哪里写了他受父亲的影响。让我们一起读这一段话。(3)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文字1出示)司马谈临终之时,泪痕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

4、官职的,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哇!A、父亲是怎样吩咐的?谁来读一读。注意司马谈当时的状态、神情。B、他读得怎么样?(有的学生朗读时语速比较慢),从中我仿佛能体会到父亲临终前奄奄一息的样子。C、指导朗读:父亲泪痕满面的嘱咐,是遗憾,是愧恨,是鞭策和激励,父亲那深情的嘱托,你们能读好它吗?谁再来读一读,(有的学生朗读情真意切),读出了司马谈那深情的嘱托。D、让我们一起读。 (导)正是由于自己从小就喜爱这一行,再加上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使他义无反顾地扎入这编写史书之中。可就是在这时,却来了一场飞来横祸。2、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生:(1)、因为遭遇一场飞来的横祸,使他忍受的屈辱,简直生

5、不如死。我想:他发愤写史记可以减轻他心中的痛苦。 (2)、因为他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他这样死太不值得了。于是就放弃了死的念头,发愤史记的创作。我想:如果当时他没有受到宫刑,也许还写不出史记。(3)、我想:雁过留声,人死留名,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为了立功立业。(4)、因为身心备受摧残的司马迁深深地知道: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他发愤立志写史记,是要实现人生的价值。(5)、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他受到了酷刑,遭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打击,另一方面他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师评点:你能利用生活的俗语来解释,很不错,很有见地。你真会学习,善于查找资料。师:(1)遭“飞来横祸”

6、师:谁来介绍一下“飞来横祸”,你知道飞来横祸指的是什么呢?(学生介绍)师:司马迁所受的酷刑叫“宫刑”、“腐刑”是宫中太监所受的刑罚,在当时被视为奇耻大辱,他在一篇中写道:我整天精神恍惚,我再也没有脸面去到父母坟前尽孝,再也没有勇气走在街头,我夜不能寐,经常从恶梦中惊醒,我简直生不如死。课文中有句话写到了司马迁的痛苦,谁来读一读。(指名读)从你的朗读中,我充分体会到了司马迁当时是多么绝望。过渡:然而,司马迁的伟大就在于他在如此巨大的打击面前,作出了异于常人的选择,看课文,他为何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2)立功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A、出示(文字2)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7、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完成这部史书!B、指导朗读,大声读,教师评点:你们的朗读使我看到了一个对天发誓的司马迁;使我看到了一个把屈辱埋在心里,暗下决心的司马迁;使我看到了一个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司马迁;使我看到了一个忍辱负重的司马迁。C、这段话集中体现了司马迁人生观,这样精辟的语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3)师小结: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受到酷刑,遭受人生难以承受的打击;另一方面是他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师过渡:忍辱负重的司马迁要想实现自身的价值,当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写好史记,那么他是如何写的呢?看,夜深人静,司马迁还在昏暗的油灯下写史记呢?(出示

8、图片) 3、司马迁是怎样写史记(1)、出示要求:对照插图,联系课文,展开想象,以“在昏暗的油灯下”为开头说一段话(2)、请同学们静静地想像,思考。(3)、交流汇报。生:(1)、在昏暗的油灯下,司马迁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里,重新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书。 (2)、在昏暗的油灯下,他一会儿忙着研读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资料和自己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一会儿又拿起笔写啊、写啊,他要写出自己心中的屈辱,写出国家的兴亡,写出历史的进程。(3)、在昏暗的油灯下,他写啊,写啊,他一边写一边自言自语:我要写清楚从黄帝到汉武帝近2600年的历史,我要“究天人之际,通古

9、今之变,成一家之言”。(4)、在昏暗的油灯下,他拿起笔摊平竹简,写下了一卷又一卷,他想:我要为中华民族保存三千年的历史,我要做一位出色的画家,勾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我要像一位雕塑家,塑造出一个个风采各异的雕像,我要使史记成为经天纬天,内容广博的百科式全书的通史。我要后人以他们的事例引以为鉴。师相机点评:针对学生的发言,我频频点头,不时的赞许:“你很会读书”、“你的语言真规范”、“你善于想象”、“你们合作得真好”、“你的发言很投入,有感情”师:(1)、摇曳的灯火,好似父亲临终前的泪花,司马迁想起了父亲的千叮咛,万嘱咐,(出示文字1)(2)、摇曳的灯火是司马迁一颗不屈的心灵,让我们读体现司马

10、迁人生观的句子。(出示文字2)(3)、那摇曳的灯火是司马迁生命结晶的象征,让我们读最后一节。(出示文字3)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8年时间,在他60岁时,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4)、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什么?(5)小结:对啊,可见时间之长,可见意志之坚强,工程艰巨,可见写作之艰辛。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后人是怎么评价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吗?我国大文豪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史记(出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那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崇高的人格将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芒,他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文学上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11、为后人展示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社会变迁史,可谓辉煌巨著传万代!面对司马迁的画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评价)从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件事中,你又得到了什么启示?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谈一谈。(山谷中的谜底暴风雨)(三)、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司马迁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司马迁的精神,最后,我想把孟老先生的这句话与同学们共勉!出示“故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作业:1、本册练习7中的熟记成语,编者以12个成语介绍了司马迁的一生,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连词成句,概括司马迁光辉的一生。2、阅读史记,搜集资料出一期手抄报。板书: 20、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受影响子承父业 遭酷刑矢志不渝 功成就名载史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