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961400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总论1.1概述1.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 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 建设单位: 本溪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法定地址: 本溪市明山区解放北路51号法定代表人:孙平1.1.2编制依据和原则1.1.2.1编制依据(1) 本溪市城市总体规划 (2) 本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3) 本溪市工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4) 沈本一体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5) 沈本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1.1.2.2编制原则(1)与本溪市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 满足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规划发展目标及国民经济和

2、社会发展要求。(2)整体规划、分期实行、基础先行、有序滚动。坚持基础设施、产业引入和环境建设同步进行,以满足和方便进驻企业生产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基础设施效能、减少环境污染。(3)坚持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以人为本,创造绿色生产和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坚持政府推进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政府在创造条件并做好相关服务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项目的开发建设,提高投资效率。1.1.3项目提出背景本溪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地理位置东临吉林通化,南接全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西临辽阳,北靠沈阳、抚顺,是沈丹铁路和沈丹

3、高等级公路的重要枢纽。200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总面积8420k平,城市人口156.5万。辽宁省委、省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站在推动辽宁沿海城市与腹地城市互动发展和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战略高度,为沈阳和本溪未来发展做出具有创新性的沈本一体化重大决策。 本溪市委、市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指示,综观全国和全省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结合本溪地理位置和资源生态特点,同时做出推进“沈本一体化”发展是创新合作,融入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必由之路的战略性、方向性决策。本溪作为辽宁中部城市群中距离中心城市沈阳最近的城市之一,与沈阳区位一体、产业相依、资源互补、人文同缘,是较为典型的

4、“近中心城市”。同时与周边丹东、大连等沿海城市相距不远,又是“近海城市”。“五点一线”和中部城市群快速发展,为具有“两近”优势的本溪带来难得的双重发展机遇。为构建沈本工业经济带,以产业配套为重点,以项目合作为载体,全方位承接沈阳中心城市辐射。形成沈本一体化良好的空间发展格局,本溪市政府及时提出城市沿太子河上溯向东北扩展,高起点建设城市新区,拉近本溪中心城市与沈阳的距离,尽快形成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齐备、生态环境优美以商贸和居住为主的本溪新城的战略措施。为本溪市的未来发展明确了定位和方向。本溪新城发展战略规划总报告(2030)于2008年4月已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本溪新城是沈本工

5、业经济带的核心之一,是实现沈本一体化的重要战略空间,是沈本一体化新的增长极。为充分依托本溪的医药产业基础和重要资源,跨区域整合医药产业、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发展新的接续产业,本溪市作为国家级中药科技产业基地,将现代中药产业作为本溪的接续产业之一,把本溪新城定位为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全力打造创新型产业链(创新药物产业链、生命健康产业链、标准辽药种植产业链),发展创新型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着力引进大型制药企业(集团),壮大产业规模,培育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创新型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独具特色的“辽药之都”。最终成为辽宁省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国家北方中药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辽宁

6、(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经济迅速发展,根据本溪新城发展战略规划总报告(2030),本溪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一、二、三期工程建设基础上及时提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四期工程,拟利用银行贷款,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落实沈本产业一体化进程。项目建设不仅具有时代的必然性,更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对于本溪三大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转型、增强可接续发展能力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对创新城市发展理念,构建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圈,打造沈本经济带,实现资源最优化组合,增强沈本两市在东北经济中心的辐射功能,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

7、目建设是沈本产业一体化的需要项目建设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推进沈本两市医药生产、生命健康等产业进一步融合,全面承接沈阳及世界领先的医药产业转移和辐射。充分发挥本溪药材资源方面优势,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项目承载能力。(2)项目建设是发挥产业拉动作用的需要 随着沈本一体化战略实施,沈本产业大道作为推进战略实施的重点项目,对沈本一体化经济合作区的产业拉动作用至关重要。工业新城项目分布在沈本产业大道沿线,是针对沈本一体化和发挥沈本产业大道经济价值的战略性配套项目。项目建设为推进沈本产业一体化奠定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可较好地带动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增强区域经济活力,加速沈本产业深度融

8、合。(3)项目建设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形成了现代中药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但是中药产业发展速度较慢,经济贡献率较低。项目建设可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加快引进新的增长元素,搭建生物医药的产业发展平台,实现医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延伸发展,成为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4)项目建设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需要项目实施,可有效完善城市道路交通、防洪整治等基础设施网络,带动房地产、商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提高城市综合效益,优化人文居住环境,提高就业机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加快地区城市化进程。1.1.5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具有显著的地理区位优势本溪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是

9、一座沿河谷分布的带状城市。北界沈阳、抚顺,南连丹东,西接辽阳,东与吉林通化毗邻,是沈丹高速公路、沈丹铁路的重要枢纽。本溪市北距沈阳77km、抚顺79km,南距丹东198km,西距辽阳46km,东距通化150km。城市功能齐全。铁路、公路交通运输条件发达、通讯快捷、基础设施完善,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显著。(2)具有强大的产业依托优势。本溪市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气候宜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国家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和原材料加工基地。现已形成钢铁、机械、化工、电子、纺织、轻工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互联体系。雄厚的产业基础是承接资本扩张、产业转移的优良载体。作为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本溪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辐射地带

10、,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3)具有无可比拟的土地资源优势。项目土地收储成本低。项目可按开行“一次承诺、分期实施、滚动开发”的融资方式要求,项目资本金通过土地滚动开发运作方式投入,以地养地,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4)具有良好的政府公共服务优势本溪市政府本着为投资企业创造良好、公平竞争环境,提供完善公共服务的宗旨,通过信息化的电子政务保证政府行政程序的公开透明,以 “一站式,一条龙” 的优质高效服务体系,为投资企业营造出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项目建设是本溪市政府组织优势与开发性金融机构融资优势相结合的高层次合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证。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营口沿海产

11、业基地丹东产业园区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本溪1.1.6项目法人概况本溪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按照公司法有关规定进行组建,成立于2003年8月4日,隶属于本溪市政府,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公司主要职能包括受政府委托,从事国有资产的产权管理和国有资本运营,实施对外招商与融资,签订借贷、合资合作、参股经营和城市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合同,组织办理发行建设债券,接受各类捐赠。并发挥综合性融资平台作用,对融资项目实施一体化运作,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如管理和运营本溪市土地资产,实现土地资产增值和保值。公司设立董事会与监事会,注册资本金51000万元

12、。1.1.7项目概况1.1.7.1建设规模建设内容(1)道路工程: 主干路路线长度18km,次干路20km:4座桥梁,总长度800m,2处隧道,总长100m。(2)给水工程:管线长度53km,净水厂1座。(3)污水工程:管线长度51km,污水处理厂1座。(4)沙河整治工程:双侧河堤,河道长12km。(5)景观带工程:占地面积67ha,水域面积41ha。(6)垃圾处理厂工程:占地面积7ha,处理能力200t/d,生活垃圾处理厂1座,医疗垃圾处理厂1座。(7)供电工程:3座二次变,1座一次变。(8)消防站工程:2座一级消防站。(9)公交客运站工程:建筑面积1.5万m2。(10)行政中心工程:建筑面

13、积40万m2。(11)征地拆迁工程,总征地面积14km2,动迁居民3300户。1.1.7.2实施进度项目建设期2年,2009年4月-2011年4月。1.1.7.3投资估算项目投资总额为725000万元。期中建设投资685300万元、建设期利息39700万元。1.1.7.4融资方案在总投资725000万元中,申请银行贷款580000万元,利率为6.12%;项目资本金145000万元。2、规划设想 本溪地处辽宁省东部,辽东半岛腹地,与沈阳、辽阳、丹东、抚顺、通化接壤,是辽宁中部城市群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城市。本溪对外交通便捷,西邻辽阳、鞍山,南接丹东,北达沈阳、抚顺,北距辽宁中部中心城市沈阳仅62

14、公里,距离桃仙机场48公里,南距丹东港160公里,沈丹高速公路和沈丹铁路贯穿本溪,是辽东交通次枢纽之一。本溪作为辽宁东部重要的中心城市,未来将承担更加重要的区域责任。为加快融入环渤海经济圈,重点构建沈本一体化的空间发展格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08年4月提出本溪新城发展战略规划总报告(2030年)。2.1规划范围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本溪市坚持“开发、改造老区、治理沉陷区、拆迁棚户区、调整完善中心区”的建设方针,城市沿太子河上溯向东北扩展,第二产业沿沈丹交通线向南北延伸,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沿本桓公路向东发展,拉开城市骨架,重点构建“一城、一带、一园”的空间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沈本一体化进程。

15、2.2 产业发展规划根据本溪新城发展战略规划总报告提出的新城产业发展思路:到2030年本溪新城将发展成为沈本一体化工业新城、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综合性现代服务中心以及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及中国一流的生物与医药产业高地。以石桥子为核心,着力打造辽宁生物与医药本溪新城,利用技术、研发、人才优势与本溪中药等产业整合,构建新的产业链条。通过依托区域优势和城市定位,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本溪新城积极承接国外医药产业转移,重点培育本土型的品牌企业,以吸引国际著名医药企业为突破,以培育自主创新型企业为重点,着力发展引领全国医药产业的研发总部和运营总部,力争形成以中药为龙头,化药与生物医药为支撑,医药流通、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保健品行业三个行业为辅助的产业格局,将全力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千亿级生物与医药产业高地。(1)医药产业发展第一次跨越阶段(到2015年):集聚发展,优化调整,东北药都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成一批招商前期准备工作利用国外医药产业转移的先机,大力引进国外医药企业。招商过程中严格设置进入门槛,着力引进一批产品档次高、技术行量高的企业进入医药本溪新城。优化调整现有医药产业区空间布局,使其成为本溪医药产业研发设计、创新孵化中心,提高本溪医药产业的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加快建设医药交易市场和会展中心,促进区域工贸结合,提升本溪医药知名度和影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