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酸钠的性质及注意事项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96139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氯酸钠的性质及注意事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氯酸钠的性质及注意事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氯酸钠的性质及注意事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氯酸钠的性质及注意事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氯酸钠的性质及注意事项氯酸钠化学式为 NaCLO 3,通常为白色或微黄等轴晶体, 味咸而凉,在酸性溶液中有强氧化作用, 300以上分解出氧气。一氯酸钠的物理化学性质1. 无色无臭结晶,味咸而凉,有潮解性。2. 熔点在 248261()之间3.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4.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受强热或与强酸接触时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5. 禁忌物: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醇类、强酸、硫、磷、铝。6. 灭火方法:用大量水扑救,同时用干粉灭火剂闷熄。7.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

2、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8. 泄露处置:隔离泄漏污染区, 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 1)泄漏的固体要用干净、干燥的金属容器尽量回收,然后要用水充分冲洗干净泄漏区域。( 2)泄漏的液体(包括输送管线) 不能让其干涸, 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干净。( 3)泄漏的液体、固体不能直接排入酸性水沟和进入自然环境中。( 4)要加强检查和维修设备,发现泄漏要立即报告,

3、在不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快地按安全方法处理,减少泄漏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二储运注意事项: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2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 不得强行超

4、车。 运输车辆装卸前后, 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3应避免强光照射。易受潮,所以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防受潮结成块状。4 NaClO3 不得与酸混合,否则会产生有毒易爆的Cl2 和 ClO2 气体。5搬运要求:使用安全的工具,避免产生摩擦碾磨、碰撞、火花、静电等,要避开可燃物质、酸、热源等。三人员的安全防护要求及措施1只有经过专门教育和培训并合格的人员,才能进行氯酸钠的卸料、溶解和处理等操作。2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进行操作和设备维护。3禁止其他未受过培训的人员操作和使用氯酸钠设备,参观人员进入 NaClO3处理区域要得到允许并遵守本安全规程。4Na

5、ClO3 贮存区、卸料区域要设有紧急淋浴器和洗眼器,操作人员(以及有关的人员)都应掌握其位置及使用方法。5对操作、取样、维修人员要求在作业时穿戴以下防护设施:硬质安全帽、护目镜、 PVC 橡胶材料的防水或可水洗的工作服(由脚至胸的套服)、橡胶手套,多尘区还要戴滤尘器,衬衣必须是长袖的,不得穿戴皮革等衣物。6在非 NaClO3 区域不能穿戴 NaClO3 防护工作衣服, 严禁穿 NaClO3 防护工作服时抽烟。7严禁将受 NaClO3 污染的衣物带回家洗烫。受污的衣物要尽快地更换并在现场洗涤。8即使不见有 NaClO3 污物,每次换班后所有的防护衣物都要在车间内在专用的洗衣处洗涤, 贮藏间及洗衣处要把干净衣物与受污衣物分开, 受污的衣物只能用塑料容器盛装。9对必须带的皮件,如工作袋、皮带、焊接时用的皮围裙等,如要在 NaClO3 区域使用,必须注明投入使用的日期,每隔 6 个月(如受污,则立即更换)便应停止使用,重新使用前要清洗干净或用火测试,若不能使用,必须处理掉。10所有在 NaClO3 区域作业过的人员作业结束,离开之前必须进行淋浴,并将穿戴的衣物(包括内衣、袜子等)清洗干净。11严禁将食物带入NaClO3 区域内,并禁止在区域内进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