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基 金属的凝固.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960413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基 金属的凝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材基 金属的凝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材基 金属的凝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材基 金属的凝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材基 金属的凝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基 金属的凝固.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属的凝固金属的凝固:凝固潜热;【以下内容基于纯金属】1. 液固转变的驱动力?3G,取决于过冷度;2. 均匀形核的条件?过冷度,相起伏(规则排列的原子团起伏现象),能量起伏(1、瞬时,各微观体积能量不同;2、某微观体积,不同瞬时能量分布不同);3. 过冷度对均匀形核的形核率的影响方式?1、热力学:过冷度越大,晶核的临界半径及临界形核功越小;2、动力学:过冷度越大,原子活动能力越小;4. 金属结晶的特点是什么?(过冷度方面)达到某一过冷度之前,形核率的数值一直保持很小,几乎为0,此时液体不发生结晶,而当温度将至某一过冷度时,形核率突然增大,在此以上,液体处于亚稳定状态;5. 金属凝固的理论与生产

2、实践过冷度分别为多少?0.2Tm,和0.02Tm,20;(非均匀形核)6. 为什么实际生产条件下非均匀形核时,过冷度要小很多?实际生产条件下,金属中难免含有少量杂质,而且溶液总要在容器或铸型中凝固,这样,形核优先在某些固态杂质表面及容器或铸型内壁进行;7. 为什么非均匀形核的形核率小于均匀形核的形核率?非均匀形核需要合适的基底,而基底数量是有限的,当新相晶核很快覆盖基底时,使适合新相形核的基底大为减少。只有那些与晶核的晶体结构相似,点阵常数相近的固体杂质才能促进非均匀形核。8. 晶体长大的驱动力是什么?系统总自由能随晶体体积增大而减小;9. 晶体长大的动力学条件是什么?晶界处的过冷度,即界面动

3、态多冷度;10. 液固界面的分为哪几类,并举例说明。他们的生长机制各是什么?液固界面分类微观宏观生长机制举例光滑平整光滑;若干弯折的小平面组成,呈小平面台阶状特征;二维晶核台阶生长;晶体缺陷台阶生长;多数无机非金属粗糙高低不平,无明显边界;平直状而无曲折的小平面;垂直生长金属和某些有机化合物11. 请介绍晶体的生长形态。正温度梯度液固界面前沿的温度分布为正;光滑界面生长界面以小平面台阶生长方式推进;粗糙界面垂直长大方式推进;负温度梯度液固界面前沿的温度分布为负;主要是缓慢冷却条件下!光滑界面平面生长方式为主;粗糙界面树枝状方式;【以下内容基于固溶体合金】12. 合金凝固的条件是什么?合金形核的

4、条件,除了需要过冷度、相起伏、能量起伏以外,还需要成分起伏;合金晶体长大的条件,动态过冷度和原子的互扩散;13. 请判断:固溶体的凝固就是匀晶转变过程。14. 请描述固溶体平衡凝固的过程。形核相界平衡扩散破坏平衡长大相界平衡;如此反复进行;15. 请描述不平衡凝固的特点?固溶体不平衡凝固时,凝固速度越慢,液相中溶质混合越充分,凝固后溶质分布越不均匀,宏观偏析越严重。16. 影响晶体生长方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各是怎样影响的?增大合金溶质浓度,增大固相凝固速度,降低溶液浓度梯度,均可增大成分过冷度,发展树枝状结晶,相反则促进平面式生长。【以下内容基于共晶合金】17. 请描述共晶合金的过程。形核相界

5、平衡短程扩散破坏平衡长大相界平衡【以下内容基于铸锭与凝固技术】18. 铸件与铸锭有何区别?铸件不需冷加工;19. 什么事铸态组织?金属结晶后的组织;20. 一般的,铸锭的组织有哪些?细晶区,柱状晶区,等轴晶区;21. 分析各晶区的形成。细晶区:浇注后,接触模锭表面的液态金属急剧冷却,造成很大的过冷度,形成大量晶核,再加上模表面不平,可作为非自发晶核的基底,所以外层形成细晶。由于固液表面的潜热散发,所以过冷度很快上升,所以细晶很薄。柱状晶区:由于热量散失,产生温度梯度,于是在细晶的基础上晶粒向里生长产生柱状晶。生长方向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同的晶粒生长快些,而生长方向与温度梯度夹角较大的晶粒将被排挤掉

6、。对于工业纯金属和合金来说,通常在界面前沿液体中存在着较大的成分过冷度,故柱状晶以树枝状方式生长,晶轴垂直于膜壁;中心等轴粗晶区:柱状晶生长过程中,液固界面前沿液相中溶质原子富集,形成成分过冷。22. 中心区等轴晶核的来源有哪些?a成分过冷;b细晶形成过程中小晶粒的下沉;c树枝晶的重熔;23. 请分别描述各晶区的性能。细晶区:等轴的细晶粒,力学性能较好,但较薄;柱状晶区:互相垂直的模壁上发展起来的柱状晶交汇出强度,塑性较低,且易聚集杂质。易形成裂纹。但是柱状晶区组织较为致密。有时为了获得柱状晶而采用定向凝固。中心等轴晶区:各等轴晶粒生长相互交叉,有可能造成许多封闭的小区,当这些小区中的液体结晶

7、收缩时,由于得不到外界液体的补充,就形成了很多微小的缩孔。24. 请描述影响铸锭组织的因素。a铸模的冷却能力:铸模的冷却能力越大,越有利于结晶过程中保持较大的温度梯度,即保持较窄的成分过冷区,从而有利于柱状晶的发展;但是较小尺寸的铸件,整个铸件可以在很大的过冷度下结晶,形核率较大,不但抑制柱状晶的生长,而且促进等轴晶的发展。b熔化温度和浇注温度:熔化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杂质的溶解,越有利于非均匀形核,有利于柱状晶的发展。如果适当提高浇注温度,增大截面的温度梯度,则柱状晶区得到发展。c变质处理:在浇注前加形核剂;d物理方法:浇注时采用离心搅拌,机械振动,超声波振动等可使晶粒细小;偏析:在非平衡凝固

8、中,凝固速度比较快,溶质原子来不及重新分布,使得先后结晶的固相中成分不均匀;宏观偏析:从里层到外层或从上层到下层的成分不均匀;正偏析平衡分配系数小于1的合金以平直界面定向凝固,沿垂直于界面的纵向会产生明显的成分不均匀,先凝固的固相溶质浓度低于后凝固的部分。这种先凝固的铸锭外层溶质浓度低于后凝固的内层,这种内外成分不均匀的现象是正常凝固的结果,成为正偏析。当凝固速度比较慢,液体对流比较强,溶质原子能够向液体纵深扩散,使剩余液体中的溶质浓度逐渐升高,产生的正偏析就比较严重。反偏析主要原因与铸模中心的液体倒流有关。比重偏析先共晶相与液体密度不同,导致先共晶相上浮或下沉,从而导致铸锭中成分上下不均。主

9、要存在于共晶系和偏晶系合金中,并在缓慢冷却条件下产生。防止或减轻的方法:增大冷却速度,使共晶相来不及上浮或下沉;加入第三组元,形成新相,阻止偏析相的沉浮;微观偏析:不平衡凝固的条件下,凝固过程中,溶质将同时沿纵向和侧向排入到液固界面前沿的液体中,纵向的为宏观偏析,侧向的为微观偏析。枝晶偏析当合金以树枝状形式凝固时形成。可通过扩散退火消除。胞状偏析当成分过冷比较小时,固溶体以胞状方式生长,胞内和胞界成分不均匀的现象。晶界偏析合金以树枝状形式凝固,最终形成晶粒组织,各晶粒之间的晶界处事液体最后凝固的地方。可有两种产生方式:两晶粒并排生长和两晶粒对面生长。缩孔和疏松大多金属和合金凝固时体积会发生收缩

10、,如果没有足够的液体补充就会在铸锭中形成孔洞,简称缩孔,分散的缩孔就称为疏松。影响缩孔形成的原因:a凝固方式:当金属和合金的凝固自膜壁开始后,主要以柱状晶长大向前进行,叫做壳状凝固;最终以集中缩孔的形式存在。当柱状晶以树枝方式生长,会产生疏松。当合金凝固主要以树枝状方式进行并形成等轴晶时,称这种凝固方式为糊状凝固;易形成遍及整个铸锭的疏松。b散热条件:凝固方向;气孔和夹杂气孔分为析出型气孔和反应型气孔;可通过热加工焊合起来;夹杂分为内生夹杂和外来夹杂;25. 铸锭中的缺陷有哪些?26. 晶粒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什么方法可以控制晶粒形成?晶粒大小随晶粒数的增大而减小,晶粒数与形核率正比,与张大

11、速率反比,因此,形核率增大,晶粒减小,张大率增大,晶粒增大;当增大冷却速度时可减小晶粒,但只适合于薄件。实际生产中,采用加入形核剂(孕育处理),或震动的方法。27. 制取单晶的方法有哪些?a上拉法:b下移法28. 非晶态合金有什么用?怎样制备?它具有优异的性能,比如高强度,高硬度,高塑性,韧性,高电阻率,高磁导率和低磁损,目前已成功用非晶态合金制成变压器铁芯和录像机磁头。急冷制备。29. 定向凝固结晶的条件是什么?通过定向冷却造成一定方向的温度梯度;30. 请描述区域熔炼的过程。将一根长度为L的合金棒锭用感应加热圈沿棒自作只有逐渐移动,进行分区熔化,先凝固部分将杂质(溶质)转移给熔化的液体,最后杂质富集在右端,如此重复区域熔化,便不断将棒锭纯化。Copyright by1 | kongdequ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