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中的数学.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960031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邮票中的数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邮票中的数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邮票中的数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邮票中的数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邮票中的数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邮票中的数学.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邮票中的数学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第118119页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邮票的作用。了解确定邮资的2个因素。(2)理解、掌握确定邮政资费的方法,会根据条件选择合理的方案。 2、能力目标:(1)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2)培养学生的组合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推理能力。(3)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学资费标准,明确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和讨论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验证方法的合理性。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

2、点:掌握不同信件的资费办法,理解确定邮资的2大因素。难点:理解不同信件的资费的标准,探究合理的邮资支付方式。教具准备布置学生调查一些关于邮票和邮政资源的信息,收集一些邮票。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今天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要考考大家咯,准备好了吗?(课件)“猜谜”:薄薄一张纸,四边细牙齿,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他当差使。师:过去是“一封家书抵万金”,居住在两地的人们通过寄信来传递信息。现在通讯发达了,寄信的人少了,但是人们还是喜欢邮票,那是因为邮票既有收藏的价值又设计得很精美。大家知道,寄信的时候用的邮票的面值和数量都不太一样,请大家欣赏屏幕上的邮票,谈谈各自的发现;其实邮票中也隐含着不少数学知识,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我这里有两封信,一封贴的邮票是0.80元,另一封贴的是1.20元,邮资是不同的,谁愿意猜一猜,邮资的多少应该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生1:与信的质量大小与邮寄的路程远近有关。生2:信封越重,花的钱越多,路程越远,邮资也越高。师:很好,大家的意见很有道理,请同学们翻开书,阅读第118页中间的表格,看看邮资与信函的质量、投寄的地址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1、 出示邮政资费表(一)。 提问:计费单位是什么?资费标准以什么来划分? 2、认真观察表。你发现了那些数学问题?有哪些不明白的提出来?首重是第一kg的费用,续重是

4、除第一kg以外的kg数。本埠是本地、县、市:外埠是外地。例:101=100+1 100是首重,1是续重,本埠资费是0.85+1.2=4+1.2=5.2(元) 388=100+288 100是首重,288是续重,本埠资费是0.85+1.23=4+3.6=7.6(元)3、探讨邮政资费表的意义,掌握确定邮资的2大因素:质量和目的地。独立观察表中数据,计算出所需邮资。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5、合作完成邮政资费表(二)实际操作:拿出抽屉中的信封和邮票,小组靠左边的是寄往上海市的(重26g),右边的是寄往萧山区的(重38g),学生给信件贴合适的邮票(强调不多也不少),并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正确。有错误的老

5、师投影纠正,并加以说明。探究合理的邮资支付方式师:我们很多同学都见过邮票,而且知道它们的价格是不完全相同的,有几分的,有几角的,也有几元的。邮局一般规定最多贴34张邮票。你知道为什么吗?教师小结:给学生展示两个信封,一个贴了4张0.80元的邮票,另一个贴满了32张0.10元的邮票,如下图通过对比,同学们会很容易地发现,上面的信封太浪费邮票了,都没地方书写姓名和地址了,而且要盖好几个邮戳,太耽误时间了。由此想到,邮票的面值应该尽可能大一些,所用的邮票的张数才会尽可能少。师:好了,现在问题来了,如果邮寄一个不超过100克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张邮票,而且只许用80分和1.20元的两种邮票,能满足所有

6、情况的需要吗?学生小组谈论后进行集中汇报。生1:先要分清是本市还是外埠 生2:应该把100克以内所有的情况都列出来,再一个个判定。在大家都表示同意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依次把表格填写完整。(除外)学生通过对表格的观察、分析,不难看出只有4.00元,4.80元和6.00元三种情况不能仅用0.80元和1.20元的邮票支付(即在表格中标上的那三种)。师:既然有这样三种情况不符合要求,那么我们能不能自己再另外设计一种面值的邮票,来满足题目的要求呢?(注:邮票面值大小自定)小组合作谈论,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完成。学生们在尝试和分析中逐步确定增加的邮票面值可以是2.00元,也可以是2.40元,或者是4.0

7、0元。 (设计意图:猜测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测,然后验证推理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同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如果小明给本市的好朋友写一封89克的信,他该贴多少钱的邮票? (2)、如果小明给上海的爸爸写一封135克的信,他该贴多少钱的邮票? (3、)如果一位客户邮寄给外地亲戚的信函是388克,在邮寄的时候最多只能贴4张邮票,只用80分和1.20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 (独立探索:看看有哪些方案?)(4、)通过小组的动手贴邮票活动发现:4.00元、4.8元、6.00元不能用80分和1.

8、2元的邮票满足。小组探究各自的粘贴方法,你认为可以设计多少面值的邮票?课外延伸:如果想最多只用4种面值的邮票,就能支付所有不超过400g的信函的资费,除了80分和1.20元两种面值,你认为还需要增加什么面值的邮票?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小组里议一议,再在班里交流。师:大家的收获各有不同,但都很有价值。今天我们学习邮票中的数学,绝不是仅仅为了会贴邮票、会寄信,而是在其中发现有意义的数学信息,找到一些数量之间的组合规律,这是十分重要的。板书设计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确定邮资的两大因素: 质量、目的地。合理设计邮票的面值:经济、 实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