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956347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生涯规划教案七关晶时间内容备注第七讲 职业生涯设计经过上面的课程,我们做了一些职业生涯设计的辅垫准备,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职业生涯设计的内容和基本方法、步骤。一、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和概念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协助个体找到工作,而且帮助个体真正了解自己,并结合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确定职业发展方向,拟定可行性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实现个体人生价值的最大化。职业生涯设计就是在个体对内在心理特征和外在环境条件进行评定、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其设定明确的长期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步骤和具体活动规划。二、职业生涯设计的原则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是个体探索自我、科学决策、统筹规划的过程,为了保证职业生

2、涯设计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量体裁衣原则。这是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应当始终遵循的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人与人之间的内外在条件上有很大差异,他们的发展潜力无疑也会有很大不同,因此,职业生涯设计是一项完全个性化的任务,没有统一的定式,需要结合个体的具体特点进行设计。职业生涯设计前,不仅要对个体的内在素质,比如知识结构、能力倾向、性格特征、职业喜好进行系统地评估。既考虑个体的职业发展动机,又考察其成功的可能性,从而为个体设定相应的职业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发展规划。 可操作性原则。每个人都有都说有目标和计划,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完成自己的计划,甚至有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完成

3、了计划。这就是目标和计划的可操作性。职业生涯设计是为个体设定达成理想目标的规划和步骤,因此,这些内容本身应该是具体明确的,而不能是空洞的口号。职业生涯的可操作性,主要包括目标的现实性、计划的可行性和效果的可检查性三个方面。所谓目标的现实性,是指个体目标的设定应该建立在个体现实条件的基础上,是对个体现实资源的真实评估和科学预期,是可以达到的目标,而不能是追新逐异或好高骛远的空想。所谓计划的可行性,就是指为个体制定的计划是非常具体的,是依据他们现有能力可以完成的行动计划。所谓效果的可检查性,就是说目标的实现和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客观事物为标准,是可以度量和检查的。 阶段性原则。职业生涯发展来说,人生的

4、不同阶段承担着各自的发展任务,需要解决相应的发展问题。因此,职业生涯设计也应该结合个体的年龄特征,确定具体的发展方向,制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在现实与最终目标之间设定一个个的阶段性目标,就像从山脚到山顶的一级级台阶,每迈一步都能够感到自己在朝终极目标前进,奋斗过程就变得不那么缥缈,而是更具体、真实。当然,在个体自身条件或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时,所设计的理想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都需要相应地改变,因此,这就要求所设计的目标在可调整的空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即使是最终目标,也需要结合不同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情况而不断进行修正。 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时,不仅仅局限于个体当前的发展,

5、而且要考虑到个体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职业生涯设计要有超前性和预测性。因此,职业生涯设计应该基于影响职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和本质因素,而不是表面现象进行。如,个体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合作与责任意识的水平可以长期影响个体的职业发展,而个人的外部形象和面试技巧仅仅能够说明个体短期的职业状况。因此,职业生涯设计要评量更核心和本质的因素,从个体长期发展的角度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三、职业生涯设计的任务总之,职业生涯设计时,我们需要从个体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其不同的年龄特征,制定具体可行的发展规划,同时兼顾近期目标和未来发展的关系。具体说来,职业生涯设计主要面临的任务包括:1、确立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目标既代表着

6、个体的理想追求,也指引着个体行动的方向,因此,设定具体可行的职业发展目标不仅是职业生涯设计的首要任务,也是最关键和最核心的任务。理想的职业发展目标不仅应该符合个体的性格、兴趣,而且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首先,我们要运用各种方法,包括测评手段,了解我们自己的能力、性格和兴趣偏好,然后要积极地思考我们的外部环境和职业发展资源,最后为自己设定一个具体的发展目标。2、制定职业发展策略。确定目标之后,接着就要考虑如何达成目标。制定职业发展策略大致有这三类方式:1)一步到位型,针对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达成的职业目标,动用现有资源很快实现。比如,希望做行政管理人员,就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一步到位。2)多步趋近型,

7、对于那些目前无法实现的目标,先选择一个与目标相对接近的职业,然后逐步趋近,以达成自己的理想目标,比如,想做企业老板,但目前没有足够的资本,因此先给别人打工,以积累资源。3)从业期待型,在自己无法实现理想目标,也没有相近的职业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先选择一个职业投入工作,等待机会,以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比如,自己想去外企发展,但没有相应的机会,而现在唯一的机会是在中学教书,因此先就业,等待机会,再寻求发展。3、明确具体的职业生涯发展途径。让个体明确自己的生涯发展途径,是职业生涯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设计可行的职业发展路径是实现理想目标的必要条件,职业发展路径需要贯穿人的一生。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很

8、多选择,我们要思考每种选择可能的发展道路,包括可能达成的目标、遇到的困难、外界的评价、所需的帮助等。当然在生活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根据遇到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发展路径。4、设计具体的活动计划。确定了发展途径之后,我们还要设计具体的活动计划。活动计划的设计主要考虑其可操作性,首先从个体的现实情况出发,根据细化的子目标,制定具体职业活动的时间表,并保证效果的可检查性。当然,因为外界环境是可变的,计划制定需要考虑调整的空间。三、职业生涯设计的程序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连续过程,需要设计一套程序来保证它的顺利实施。一般认为这个过程包括自我评估、环境评估、理想职业目标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制定实施方案、

9、实施、评估与反馈七个步骤。流程图如下。自我评估环境评估理想职业目标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实施评估与反馈制定实施方案1、自我评估。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首先就是要进行自我评估,即了解自我。我们要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估,看清作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大要素“知己”,自己的现状和未来志向之间的差距,还要端正态度、脚踏实地、逐步前进。自我评估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也是能否获得可行规划方案的前提。有效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要求规划者首先能对自己作出全面的分析,通过自我分析,正确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惟此才能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作出最佳的抉择。如果忽视了自我评估,职业生涯规划就很容易中途夭折。自我评估的主要内容

10、也个人相关的所有因素,包括兴趣、个性、性格、能力、特长、学识水平、思维方式、价值观、情商以及潜能等。即弄清楚自己是谁,自己想要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注意,人人都有潜能。这里的自我评估要更注重挖掘自己的潜能。故事:人人都有潜能一个工人总是从下午四点值班直到午夜,下班后再走路回家。这一晚,由于月光不错,他决定抄小路穿过坟场走回家,那样可以省去半里路程。没想到那天有人在路上挖了一个墓穴,工人不小心一脚踩了进去。他急着要爬出去,可是墓穴太深,他爬得筋疲力尽,仍然无济于事。最后他决定干脆放松一下,等早上再向经过的人求助。工人坐在墓穴的一角,半睡半醒。忽然“通”的一声,一个醉汉也从上面掉了下来,那人没注意

11、到坑里已经有一个人了,一心想要爬出去,双手在两旁乱抓。工人不忍看他白费劲,就好心地伸手抓住醉汉的脚,说:“老兄,我试过了,不可能从这里爬出去的”谁知他的话音未落,那醉汉尖叫一声:“鬼啊!”然后三下两下就从坑里蹿了出去!人总是会在紧要关头激发出全部的潜能。潜能可以在情况危急的时刻发挥出来,也可以被你自己所建立的有挑战性的目标所激励。不要等到哪天遇到意外或受外力刺激才发挥你的潜力,给自己建立有挑战性的目标照样可以激发你的潜能。五克拉钻石和五克拉玻璃埋在地下是一样的。自我评估的方法包括:自省、测评、角色建议需要提醒的是,自我评估不是一两次心理测评可以解决的事情,而是要贯穿整个职业生涯过程。自我评估的

12、方法很多,中国古代就有“吾日三省乎吾身”的做法。目前国内也已经有了许多可供选择的职业测评工具。关于测评,有两个建议:认认真真做测评,别不当回事;平平常常看结果,别太当回事。常言道“当事者迷”。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总是片面的,所以,在自我评估中还应当包括他人的意见,我们称之为“角色建议”。这些人包括你的父母、老师、同学、朋友,还有职业生涯的专业咨询人员。这些不同人物角色的建议,会帮助你更清醒地认识现实与理想间的差距。2、环境评估。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或多或少与各种组织有着这样那样的关联。因此,职业生涯规划也就离不开对这些环境因素的了解和分析。具体说来,我们要了解自己所处环境的特点,发展

13、变化的趋势,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所处的地位,对自己有利或不利的条件等。例如,对所在单位和所属行业进行分析。这些外部条件对寻找恰当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是至关重要的。“知彼”更重于“知己”。毫无疑问,环境因素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个体,我们只有顺应外部环境的需要,趋利避害,最大可能地发挥个人优势,才能实现个人目标。外部环境分析包括对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组织(企业)环境的分析,即评估和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与需求变化趋势,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环境对自己的影响等等。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离群索居,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特别是要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组织环

14、境之中。环境为每个人提供了活动的空间、发展的条件、成功的机遇。特别是近年来,社会的快速变化,科技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个人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如果能很好的利用外部环境,就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否则,就会处处碰壁,寸步难行,事倍功半,难以成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环境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个人在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个人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中对自己有利与不利的因素等等。环境分析主要是通过对组织环境特别是组织发展战略、人力资源需要、晋升发展机会的分析,以及对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有关问题的分析与探讨,弄清环境对职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以便更好地进

15、行职业目标的规划与职业路线的选择。评估内容:社会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职业环境分析、企业环境分析评估方法:查阅、参观、访谈、实习3、理想职业目标选择。理想职业目标首先源于个人的志向。所谓志向,就是我们对未来的憧憬中那些感觉最强烈的,随着自身成长不但不衰减、忘记,而且越发渴望实现的东西。当个体明确了志向,也就有了人生的目标,个体的人生观、兴趣、知识结构等就会逐渐向着这个志向靠拢。当然志向的明确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积累沉淀得到的。吴小波的穿越玉米地里说到了一个哈佛大学的调查,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

16、调查结果如下:25年来几乎都不曾改变自己的人生目标。25年来他们都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管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10%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标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步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25年后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60%的人目标模糊25年来几乎都没有目标,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27%的人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