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十二五规划及旅游发展思路ayocp.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953791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十二五规划及旅游发展思路ayocp.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i十二五规划及旅游发展思路ayocp.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i十二五规划及旅游发展思路ayocp.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i十二五规划及旅游发展思路ayocp.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i十二五规划及旅游发展思路ayocp.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十二五规划及旅游发展思路ayocp.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十二五规划及旅游发展思路ayocp.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青年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园区星海部(十佳营业部) 园区湖东邻里中心营业部 24小时报名热线:4001-1212-00 http:/ http:/ 秦楚网讯(郧西在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十二五”时期,郧西县继续把投资和项目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抓手,充实完善了“十二五”规划项目库,使入库项目投资总规模达到430个,总投资754亿元。2009年12月以来,郧西县根据省、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按照“战略性、超前性、适应性、延续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加强与省、市规划衔接,在县直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充实和完善了未来五年的发展项目,增强了全县

2、经济和社会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目前,全县“十二五”期间策划储备重点建设项目6类430个,总投资754亿元。其中:以金属铸造中心、黄姜医药化工园、数控通用机床、钒产业基地、香港工业园为主的重点工业项目59个,总投资102亿元;以七夕文化产业园、世界婚博园、旅游商贸城、星级宾馆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项目56个,总投资72亿元;以武西城际高铁、孤山电站、夹河关电站、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城区水厂为主的基础设施项目123个,总投资424亿元;以南水北调、石漠化综合治理、垃圾处理场为主的生态环境项目68个,总投资94亿元;以生态农业示范区、马头羊基地、农田水利建设为主的农业水利项目41个,总投资16亿元;

3、以农村校舍安全、农村危房改造、廉租房建设为主的社会事业项目83个,总投资46亿元。机 遇 当前,郧西正处于十分关键的发展时期。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已经奠定了加速发展的良好基础。国家转移支付、扩大内需、新阶段扶贫开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中部地促进区崛起、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等各种政策机遇叠加,为郧西加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特别是福银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根本改变了郧西外部发展环境,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今日之郧西,已非昔日之郧西。郧西加速发展,厚积薄发,正当其时。 1、郧西已成为东进西出的大通道,有利于我们扩大开放、借力发展。纵观全国高速公路网,

4、福银高速是整个东南、中南地区进入大西北最为便捷的陆路通道。郧西作为这条高速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必将成为东进西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集的理想之地,有利于我们扩大开放,参与竞争,招商引资,借力发展;有利于我们发挥比较优势,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有利于我们吸引更多的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开发郧西;有利于我们发挥资源优势,更快更好地与市场、科技、人才、信息等全方位对接开发,造福郧西人民;最为核心的是在西安郧西武当山之间形成了一条旅游黄金大通道,为我们加快旅游开发、推进旅游立县提供了可能。 2、郧西已处于西部大开发的最前沿,有利于我们争取支持、对接发展。2010年1月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5、10周年,国家正在研究制定新的10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根据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郧西作为老区、贫困地区,可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争取国家支持。郧西地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结合部,福银高速的贯通,使郧西直接变成了西部大开发的最前沿,必将更多更好地承接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辐射,加速与毗邻的陕南五县对接互动发展。特别是距西安仅220公里,“近邻”国际大都市的优势,有利于我们加快融入西安“两小时经济圈”。以西安为中心的西北大市场为我们科学定位、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3、郧西已成为展示湖北形象的新窗口,有利于我们重塑形象、顺势发展。郧西地处鄂西北最边陲,曾经是湖北省自然条件最恶劣、

6、自然灾害最频发、交通信息最闭塞、经济社会最落后、社会矛盾最多发的区域。福银高速大通道的形成,必将拉动郧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于鄂陕边关,成为展示湖北形象的新窗口;必将使郧西从“后队”变“前队”,成为湖北改革开放新的试验区和风向标;必将加快湖北与西部对接,武汉、十堰与西安互动进程,更加彰显郧西作为湖北西进的“桥头堡”地位。郧西一举一动必将受到国家、省、市和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有利于我们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和更好的社会帮扶。当前,全县上下心齐、气顺、风正、劲足,谋事创业、团结奋进的政治生态正在形成。我们必须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致力塑造郧西更加开放、文明、和谐的新形象!思 路未来三至五年,是郧西必须

7、牢牢抓住、并且要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全新机遇,面对周边地区竞相发展的态势,我们的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对郧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战略重新定位,找准加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和“新引擎”,加快探索一条符合郧西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在战略思路上: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一大机遇(福银高速贯通),大力实施“四大战略”(工业强县、旅游立县、农业稳县、人才兴县),致力构建“一圈两带”(天河生态文化旅游圈,高速公路产业带和汉江产业带),着力打好“六张牌”(政策牌、资源牌、人脉牌、西安牌

8、、武汉牌、车城牌),全力建设具有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新郧西。在发展战略上,大力推进旅游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人才活县。要增强“旅游立县”的共识。旅游立县是方向。所谓“立”,就是支柱、支撑的意思,就是要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把旅游产业当作一个能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功能、全方位作用的产业,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上加快发展;就是把旅游产业当作经济发展、产业调整的重要支柱来培育;就是要树立“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旅游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提“旅游立县”并不排斥其他战略产业,如工业的培育。游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容纳就业多、综合效益好,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旅游业发展起来后,显著增强一个地方的活

9、力,提高一个地方的软实力。我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地处“西安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这条国际知名的黄金旅游线上,已经被纳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全市“三区三线”旅游规划的重要板块,发展旅游,得天独厚。全县上下要切实增强“旅游立县”的共识,把旅游业作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和“新引擎”, 以此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其它产业,拉动消费市场,提升人气指数,焕发郧西魅力。要提振“工业强县”的信心。无工不富。郧西积贫积弱、发展实力位居省市后列的关键原因是工业发展滞后。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是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富民强县的必由之路。郧西具有丰富的生物、水能、矿产

10、资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已经具备“上大项目、办大工业、兴大产业”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工业是财富之源,工业是产业之源,工业是民生之源”的理念,坚持大开放、大招商、大开发,以园区为平台、以企业为龙头、以产品为纽带、以业主为核心、以创优环境为己任,加快培植水电、矿化、建材、机械、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六大工业,加快培育产业集群,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切实增强改善民生能力。要夯实“农业稳县”的基础。无农不稳。我县仍是贫困山区农业大县,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县发展稳定大局。我们要用全新的理念,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稳定农村。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把农业作为工业的“第一车间”

11、,加快蔬菜、畜牧、林特、烟叶、黄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科技化种养水平;加大“两转”(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两引”(引导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回归兴县,引导郧西籍大学生回乡创业)工作力度,加快土地、林地依法、有偿、自愿流转进程,大力培育产业大户、大村、大乡。要增强现代农业意识,发展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订单农业,把农民当作业主来培养,把农村当作旅游区来建设。要树立统筹发展的理念,统筹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库区开发、少数民族聚集区开发,整合涉农政策、项目、资金,发展特色产业,建设配套设施,改善农村住房、教育、医疗、卫生、文化、通信条件,促

12、进农村可持续发展。要弘扬文明新风,教育农民,宣传农民,引导农民,发动农民,培育新型农民,促进民主管理,维护农村稳定,充分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要形成“人才兴县”的合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离开了人才,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实施人才兴县战略,是加快郧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激发发展热情、凝聚发展合力的必然要求。我县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机制不活,已经成为制约郧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大力实施郧西人工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各类人才营造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的环境,广泛吸引人才,大力培养人才,科学用好人才,

13、切实关心人才,集中所有郧西人的智慧和力量,调动所有郧西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蓬勃向上的活力推动郧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共同建设好我们美丽的家园。在具体奋斗目标上: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县域经济综合考核2010底进入全市前三,2011年底进入全省类县、市、区前五位,或在全省排名前移15位;到2011年底,全县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2006年底相比翻一番,分别达到35亿元、8亿元、1.25亿元、20亿元、12000元;农民人平纯收入增长50%,达到3000元;旅游立县初见成效。打造“旅游城”和“中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初见成效,郧西

14、成为“西安武当山”黄金旅游大通道上名副其实的重要驿站。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明县”、“平安县”、“卫生县”、“信用县”成果不断巩固,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社会稳定、计划生育等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先进县”成果不断巩固,“党员先进性明白卡”、“流动党员管理”品牌影响进一步扩大,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调动,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团结稳定大和谐的局面逐步形成。具有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新郧西建设取得实质进展,成为展示湖北开放发展形象的新窗口。布 局一、着力

15、构建环天河生态文化旅游圈。围绕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两大主线,以天河为轴心,以“七夕”民俗文化旅游区为龙头,以五龙河观光旅游区、上津古城历史遗产文化旅游区、龙潭河生态文化旅游区为节点,全力打造天河生态文化旅游圈,使之成为国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实现郧西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跨越。1、开发“七夕”文化,打造旅游县城。经过专家论证、史料佐证、实物印证,郧西的牛郎织女传说,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在民间成风俗,郧西是名副其实的“牛郎织女故乡”。目前,我县广大群众对县委打造“七夕”文化这一自主旅游文化品牌给予了充分认同。省委宣传部已批复同意将我县“七夕”文化纳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文化建设项目,予以

16、扶持。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县城为核心,以天河为轴心,以“织女”为原型,突出织女形象,挖掘“七夕”文化,打造美女文化,建设美女景观带;开发天河沿岸水体旅游景观,恢复县城“八大景”,保护和开发老北街;加快城区道路、绿化、亮化、餐饮、住宿、休闲、娱乐、购物等基础设施建设,并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建设“七夕大道”、“天河大道”、“天河广场”和鹊桥景观,包装“牛郎”牌、“织女”牌系列文化旅游产品,举办中国七夕文化节,把天河打造成“中国爱情之河”,把郧西县城打造成“婚礼之城”,把郧西县建成“约会之乡”。2、把五龙河打造成“中国小九寨”。九寨归来不看水,五龙河水似九寨。五龙河与九寨沟的山水有异曲同工之神韵。要按照“中国小九寨”的定位,高水平包装飞瀑、激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