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34].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951976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3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3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3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3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3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3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34].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九江六中 余惠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了解作者岑参及其边塞诗的特点。2. 通过品读与想象,感受诗歌独特的画面美、语言美。过程与方法目标:1. 以“奇”为主线,赏析奇词奇句,品味奇思奇情。2. 以“情”为指向,体会作者面对艰苦生活所表现出来的昂扬乐观的豪迈情怀以及对友人归京的不舍、担忧和惆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面对艰苦生活环境所表现出的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赏雪景,领略岑参诗歌“奇丽”的特点,体会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教学难点】感受诗人昂扬乐观的豪迈情怀。【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看图猜诗句雪,洁白

2、美丽,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说说我们学过的这些与雪有关的诗句吧!“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首与雪有关的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二、 朗读课文这首诗中的雪是哪里的雪?(边塞的雪)三、 赏析奇词奇句(一) 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岑参边塞诗:奇,雄奇瑰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唐杜甫渼陂行)“岑诗好起语华艳,初联放宽,次联突出奇语,平平结,最有法。”(明顾璘批点唐音)“诗奇而入理,乃谓之奇。若奇而不入理,非奇也。卢玉川、李昌谷之诗,可云奇而不入理者

3、矣。诗之奇而入理者,其惟岑嘉州乎!”(清洪亮吉北江诗话)(二) 大家感受到了“奇”吗?1.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疾风知劲草”。卷、折:风猛天寒。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八月:塞下秋来风景异。雪下得起早。即:少见多怪的惊奇江南夏暑已退,秋寒未知;北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 春风使梨花盛开VS北风使雪花飞舞。 洁白、美丽、大而密3.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纷纷扬扬的大雪 奇寒4.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互文,细节描写角弓,一种硬弓。南方,竹弓;中原,木弓。唐代从李世民开始练玄甲兵,多向北地游牧民族学习,穿盔甲,拉硬弓,战力彪悍,武

4、艺高强(“一身能擘五雕弧”王维少年行(其三)“将军金甲夜不脱”(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5.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夸张 奇寒 气势磅礴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浓重稠密。6.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画面奇异动静 白红 风猛雪大天寒(三) 小结:奇早、奇寒、奇大、奇丽、奇厚瀚海雪景图四、 品悟奇思奇情(一) 豪迈情怀边塞雪景壮丽奇特,诗人描写雪景的句子也很奇特。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树万树 壮丽春风吹开梨花 温暖,富有生机作者的心情 惊喜 问:这边塞的雪,下得这么大,这么密,你说它壮丽,这个可以。可是你要说这“北风使雪花飘落”就像“春风使梨花盛开

5、”,感觉这么温暖,这么富有生机,这个不合常理呀。虽然说以花喻雪的句子也有:“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都是春天的雪:静谧、灵动。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风掣红旗”,胡天冬季,风雪交加;“将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苦寒至极。2. 写作背景介绍明明是能让“白草折”的八月飞雪,明明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的苦寒至极的飞雪,为什么还能把它写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么温暖,这么美好呢? 我们知道王维和范仲淹也都到过边塞,假如是他们俩遇上这样的大风大雪,他们也会有岑参这样的惊喜之情吗?补充材料王维“大漠

6、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壮丽却略显孤寂被排挤出朝廷范仲淹“长烟落日孤城闭”寥廓却也萧瑟北宋积贫积弱,“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壮志难酬的感慨,对危城、国家的担忧岑参简介A. 出身官宦世家,自言“国家六叶,吾门三相”(感旧赋)。到岑参,家道中落,父亲早逝。于是他立志要重振家风,荣宗耀祖。B. 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及第,初为率府兵曹参军。C. “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D.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国力强大(“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不断拓展疆域,因而在边境与西北少数民族不断发生战争,许多热血青年投身塞外,立志报国。

7、E. 写本诗时,他第二次出塞(754年夏秋之交757年春夏之交),就在封常清幕府任判官,深受器重。诗中“中军”即封常清。因为他的胸中激荡的是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理想的高昂奋发的斗志,澎湃的是开拓进取的豪迈情怀!所以,苦也是美,寒也能暖!3. 还有其他地方能体现作者的这种积极昂扬的豪迈情怀吗?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天寒地冻,为了理想,再苦再寒也要拉弓操练,热血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离别很苦,但将士们用隆重的宴席为武判官饯行,热烈 瀚海阔大,胸襟豪迈(二)儿女情长1. 现在,我们把注意力放回到这瑰丽浪漫的边塞风雪之上,在这样一个风雪交加的天气

8、里,诗人要做一件什么事情呢?送武判官归京2.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再豪放乐观的人也有儿女情长。“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雪满天山,路途艰难担忧“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路转峰回,友人的身影已看不见,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离别的不舍与惆怅五、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印,诗人会想些什么呢?请用一段文字描写出诗人的心理活动。六、课堂总结充满奇语奇句奇思奇情,是本诗的主要特色。1. 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有点有面,有实有虚,有正面描写,有侧面烘托,有动静的结合,有色彩的映衬,再现了边地奇特瑰丽的自然风光。2. 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表现了风雪中送别归客的真挚情谊,同时展现了积极昂扬、乐观豪迈的情怀。【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