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950799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9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高一语文文言文学问点总结1文言实词兴文言翻译xng起;兴起。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就文言翻译ji接近;靠近;趋向。劝学:“木受绳则直,金砺则利。”望文言翻译wng远望;远看。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长文言翻译chng长,与“短”相对。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文言虚词而1.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思矣。”2.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3.表假设关系。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焉(1)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于(1)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劝学

2、:“冰,水为之,而寒水。”也语气助词,用于句中1.表陈述或解释。劝学:“君子生非异,善假于物。”乎相当于“于”1.连词,表递进。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己。”之(1)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通假字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或“揉”,用火烘木使弯曲)生非异(生,通“性”,资质、天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暴,同“曝”,晒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古今异义1.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今义:学问、学识的渊博。2.参古义:检验。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今义:加入。3.假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今义

3、:与“真”相对。4.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今义:金子,黄金。5.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6.用心古义:因为用心。例如:用心一也。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7.绳古义:墨线。例:木受绳则直今义:绳子,绳索。8.跪古义:腿脚。例:蟹六跪而二螯今义:跪下9.疾古义:疾劲,强,大,这里指声音宏大。例:声非加疾也今义:疾病10.致古义:达到(而致千里)今义:赠送,给予11.寄予古义:这里指藏身(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者)今义:大致指心灵、精神的某种依靠词类活用名词做状语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

4、作状,向上、向下)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形容词作名词1.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3.积善成德(善:形作名,善行)形容词用作动词故木受绳则直(直:变直,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作使动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数词作形容词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动词作名词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流:流水)一词多义1.于:(1)寒于水(比)(2)善假于物也(介词,不译。引进作用)(3)取之于蓝(从)2.而:(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递进关系,并且)(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关系,而且)(3)终日而思矣(表修饰)(4)而见者远(表转折)(5)锲而舍之(表假设或承接)(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承接)(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却)(8)锲而不舍(表假设,假如)(9)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3.者:(1)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2)不复挺者(的缘由)4.焉:(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2)圣心备焉(语气词)5.利:(1)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2)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6.之(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音节助词)(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代词代青)

6、7.假(1)善假于物也(借助)(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8.疾(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2)君有疾在腠理(疾病)9.绝(1)突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与世隔绝(3)以为妙绝(口技)极了(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5)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断绝关系10.强(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强壮(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有余(3)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牵强特别句式与固定格式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推断句,“者,也

7、”表推断,可译为“的缘由”)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者,用心躁也。(推断句,“者,也”表推断)3.善假于物也(状语后置)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5.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于水”,表示比较)6.輮以为轮【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7.輮使之然也【省略句:輮(之)使之然也】8.无以至千里(固定句式,“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9.金石可镂(被动句)高一语文文言文学问点总结2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古义-明月停留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2.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抱负

8、的象征今义-美貌的人)3.凌万顷之茫然(凌:古义-越过今义-欺侮)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子: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今义-儿子)词类活用1.羽化而登仙(羽:名词作状语)2.舞幽壑之潜蛟(舞:动词使动)3.泣孤舟之嫠妇(泣:动词使动)4.正襟危坐(正:形容词使动)5.乌鹊南飞(南:名词作状语)6.西望夏口(西:名词作状语)7.下江陵(下:名词作动词)8.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词作动词)9.侣鱼虾而友糜鹿(侣,友:名词意动)高一语文文言文学问点总结3文学常识1、左传的,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具体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

9、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具体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具体而详细(字数近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十倍)。2、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历史著作,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战国策长于谈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具有重要的地位。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部分组成,计一百

10、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成就的代表作品。鲁迅先生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正说明了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的宏大成就。高一语文文言文学问点总结4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快乐。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消失。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二、古今异义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逆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2.仰天太

11、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四周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三、词类活用现象:名词作状语1.进兵北略地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3.函封之4.发尽上指冠高一语文常用学问点名词作动词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左右既前,斩荆轲2.皆白衣冠以送之3.乃朝服,设九宾使动用法1.使使以闻大王2.

12、使毕使于前3.自引而起,绝袖意动用法1.太子迟之2.群臣怪之四、文言句式:推断句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省略句1.秦王购之(以)金千斤2.欲与(之)俱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4.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被动句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介宾短语后置1、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2、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3、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4、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1.太子及来宾知其事者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语文学习五种方法1.大量阅读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13、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试验研究表明,学生布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语文成果好的孩子几乎都特殊读喜爱课外书。这些孩子往往有许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特殊是多读一些文辞美丽、气魄宏大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忙,比如鲁迅文集,读者杂志对培养这些能力和素养都很有帮忙。博览群书不但是孩子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丰富的学问是制造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也是见识增长,智慧来源的途径之一。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不能远离名著,培养孩子阅读经典名著要从小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