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高中化学 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949136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2010学年度高中化学 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9-2010学年度高中化学 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09-2010学年度高中化学 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09-2010学年度高中化学 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09-2010学年度高中化学 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2010学年度高中化学 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2010学年度高中化学 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新人教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注意事项: 1.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一、选择题(共12 小题,共32分)1.(2分) 实验室将9g铝粉跟一定量的金属氧化物粉末混合形成铝热剂。发生铝热反应之后,所得固体中含金属单质为18g,则该氧化物粉末可能是A B和 C和 D 和FeO2. (3分)下列坐标图所表示的量的关系错误的是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x与 溶于水完全转化 氯化钠溶液中加水的量x 酒精水溶液中海清的碳的质量分数y的关系 为硝酸,x与消耗氧气 与溶质的质y的关系 质量分数x与酒精水 的量y的关系 溶液密度y的关系 A B C D 3.

2、(2分)对于常温下pH为1的硝酸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lmL稀释至100mL后,pH等于3B向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为13的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中和C该溶液中硝酸电离出的与水电离出的之比值为。D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是pH为3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的100倍4.(2分) 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均为正值):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C生成1molHCl气体时放出热量 D1mol HBr(g)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 HBr(l)具有的能量5. (2分)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与溶液反应: B溶液吸收气体: C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3、浓氨水: D等体积、等浓度的稀溶液与稀溶液混合:6.(3分) 根据右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BCD 7. (3分)物质的鉴别有多种方法。下列能达到鉴别目的的是用水鉴别苯、乙醇、溴苯用相互滴加的方法鉴别和溶液点燃鉴别甲烷和乙炔A B C D8. (3分)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关系如右图。反应中镁和铝的 A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质量之比为3:2C摩尔质量之比为2:3 D反应速率之比为2:39. (3分)(07年海南卷)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加熟石灰;加盐酸;过

4、滤;浓缩结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 B C D10. (3分)(07年山东卷)14.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再通入少量氯气,减小 通入少量2,溶液漂白性增强加入少量固体,一定有()()()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1. (3分)(07年全国卷1)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则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 A4 B5 C6 D7 12.(3分0 (07年广东卷)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证明SO2具有

5、氧化性B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比较氯与溴的氧化性强弱C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D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二、填空题(共4 小题,共32分)13. (12分)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来制备抗凝血药,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1)A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则A的结构简式是 。(2)BC的反应类型是 。(3)E的结构简式是 (4)写出F和过量NaOH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下列关于G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与溴单质反应 b. 能与金属钠反应c. 1mol

6、G最多能和3mol氢气反应 d. 分子式是C9H6O314. (07年广东卷)羟基磷灰石Ca5(PO4)3OH是一种一种重要的生物无机材料。其常用的制备方法有两种:方法A:用浓氨水分别调Ca(NO3)2和(NH4)2HPO4溶液的pH约为12;在剧烈搅拌下,将(NH4)2HPO4溶液缓慢滴入Ca(NO3)2溶液中。方法B:剧烈搅拌下,将H3PO4溶液缓慢滴加到Ca(OH)2悬浊液中。3种钙盐的溶解度随溶液pH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图中纵坐标是钙离子浓度的对数),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方法A和方法B中制备Ca5(PO4)3O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5Ca(NO3)23(NH4)2HPO44NH3H2O

7、Ca5(PO4)3OH_ _ 5Ca(OH)23H3PO4_ (2)与方法A相比,方法B的优点是_。(3)方法B中,如果H3PO4溶液滴加过快,制得的产物不纯,其原因是_。(4)图中所示3种钙盐在人体中最稳定的存在形式是_ (填化学式)。(5)糖沾附在牙齿上,在酶的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易造成龋齿。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其原因_ 。15. (16分)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粗食盐常含少量K+、Ca2+、Mg2+、Fe3+、SO42-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NaCl流程如下:提供的试剂:饱和Na2CO3溶液、饱和K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

8、液、75%乙醇、CCl4欲除去溶液中的Ca2+、Mg2+、Fe3+、SO42-离子,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 (只填化学式)。洗涤除去NaCl晶体表面附带的少量KCl,选用的试剂为 。用提纯的NaCl配制500mL4.00molL-1NaCl溶液,所用仪器除药匙、玻璃棒外还有 (填仪器名称)。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所示,若收集的H2为2L,则同样条件下收集的Cl2 2L (填“”、“”或“”),原因是 。装置改进后,可制备NaOH溶液,若测定溶液中NaOH浓度,常用方法为 。实验室制备H2和Cl2通常采用下列反应:ZnH2SO4=ZnSO4H2 MnO24HCl(浓)MnCl2C

9、l22H2O据此,从上述所给仪器装置中选择制备并收集H2的装置 (填代号)和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Cl2的装置 (填代号)。可选用制备气体的装置:16. (本体14分)铅是一种重金属,相对原子量为207。铅和铅的化合物有很多用途,如蓄电池等,但铅类化合物大多有毒,燃煤厂、金属冶炼厂等都有主要的铅污染源。铅一旦进入人体会累积,对人脑、肾脏和造血功能有损害。为了了解环境中的铅污染问题,小红他同学进行了如下的研究。1.小红查阅到右图资料,图中记录了离某公路不同距离处种植的卷心菜中铅的含量。由改图推测:卷心菜内里叶片的铅可能直接来于 ,造成卷心菜外围叶片含铅量不同的重要原因 。2.在阅读资料时,小红又发

10、现,儿童从空气中吸入的铅量是成人吸入量的1.61.7倍。为了探讨这个现象,她展开了如下的研究。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填空。(1)课题名称为:(2)通过取样分析,得到了一下实验数据:离地面高度(m)0.81.01.21.41.61.82.0铅的浓度()1.100.980.910.720.660.540.50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果是 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3.在走访调查中,小红观察到某乡镇颜料厂排出的废水带有颜色,经鉴定含有铅。为了测定废水中铅的浓度,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1)步骤中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和玻璃棒。(2)步骤中a操作称为 ,缺少此操作,测得结果 (填“偏高”、“偏低

11、”、或“无影响”)。4.通过研究,小红提出了一系列降低铅对环境污染的建议,下列建议中不恰当的事()A.使用无铅汽油B.开发新的无铅燃料C.倡导使用铅蓄电池作动力的电动车D.燃煤电厂、金属冶炼厂的废气经除尘后排放。三、计算题(共1 小题,每小题10 分)17. 烟气中是NO和的混合物(不含)。(1)根据废气排放标准,烟气最高允许含400mg。若中NO质量分数为0.85,则烟气中最高允许含NO_L(标准状况,保留2位小数)。(2)工业上通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150的水溶液(密度1.16g/mL)作为吸收剂,该碳酸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保留2位小数)。(3)已知: 含2000mg的烟气用质量分数为0.150的碳酸钠溶液吸收。若吸收率为80%,吸收后的烟气_排放标准(填“符合”或“不符合”),理由:_。(4)加入硝酸可改变烟气中NO和NO2的比,反应为:NO+2HNO33NO2+H2O当烟气中时,吸收率最高。烟气含2000mg,其中。计算:(i)为了达到最高吸收率,烟气需用硝酸的物质的量(保留3位小数)。(ii)烟气达到最高吸收率90%时,吸收后生成NaNO2的质量(假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