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英文短篇小说阅读教学.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948510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英语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英文短篇小说阅读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英语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英文短篇小说阅读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英语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英文短篇小说阅读教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英语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英文短篇小说阅读教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英语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英文短篇小说阅读教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英语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英文短篇小说阅读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英语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英文短篇小说阅读教学.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英语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英文短篇小说阅读教学一、图式理论概述图式是一种知识结构,我们以往获得的知识会以某种形式储存在大脑中。而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激活以往的图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当下的难题。所以构建英文小说的图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同时还有益于学生未来的自主学习,甚至可以激发学生阅读英文短篇小说的兴趣。语篇图式可以分为内容图式文本主题意义与各部分关联意义,文体图式文章体裁与文体结构知识,语言图式文本词汇、词法、句法和修辞。二、英文短篇小说的选择课程标准将“立德树人”作为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取向,而语言的人文性则决定了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同时课程标准中必修课程文化知识内容

2、要求,学生能够发现并理解语篇中包含的不同文化元素,理解其中的寓意;选择性必修课程文化知识内容则要求学生理解和欣赏部分英语优秀文学作品(戏剧、诗歌、小说等),从作品的意蕴美中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启示。因此一线教师在选择短篇小说时,除了要兼顾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还要考虑文章是否有助于学生拓宽国际视野,提升认知品质,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发展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三、案例分析1. 教学对象英文短篇小说 Half a Day 内容较为简单,但内涵比较深刻,蕴含了积极的人生态度,比较适合作为选择性必修课程的补充阅读。又鉴于本短篇小说语言的艺术性和内涵的深刻性,笔者决定

3、将其作为一次高二课外阅读的课内精读课的教学内容,以期通过这节课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深入解读小说。2. 教学内容故事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事,讲的是“我”第一天上学的故事。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第一天上学之前的忐忑和不情愿,以及自己第一天在学校由陌生到慢慢熟悉并且适应的过程。但是作者放学后却发现学校外面的世界变得完全不一样了,最后作者通过“grandpa”一词,揭示了本文的深刻含义。本文提到的“half a day”是指人的大半辈子,上学前指代的是人的童年时光,在学校里指代的是人成年后的时光,放学后指代的是人的老年时光。整个小说前半部分读起来妙趣横生,最后一部分发人深省,揭示主题。而这篇小说的阅读难点就

4、在于对主题的把握,笔者决定遮掩住文章的最后两段,利用图式理论从三个维度指导学生精读这篇文章、探讨文章主题。3. 教学过程片段示例(1)构建小说文体图式,整体感知小说基本要素和情节不同体裁的语篇有不同类型的文体图式,小说更有其特定的文体结构。要想把握好一篇小说,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小说的六要素和小说的情节构成。通过表格归纳小说的六要素和情节构成,学生可以构建小说的文体图式、整体感知小说、厘清文章的发展脉络,为把握文章细节和探索文章主题做好铺垫。【任务 1】通读全文(18 段,已遮盖最后两段),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并找出每部分的主旨大意、故事背景和故事时间。设计意图:整篇文章除去最后两段之后,依旧很长

5、,但是情节构成比较简单、清楚。利用表格帮助学生梳理小说的三大情节beginning,development,end,以及三大情节发生的背景和时间主要是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这篇小说的发展,同时也为后面对主题的深入探索提供思路。(2)赏析小说语言图示、内容图示,深入解析小说细节小说类篇章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和不同的修辞手法,丰富人物形象,逐步向读者展开小说情节。要想深入了解小说的主题,学生就必须利用语言图示、内容图示齐头并进地去解构小说。语言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语言特色和修辞手法等,内容图示揭示小说的情节发展、人物的情感发展。通过这两个维度的探索,逐步给学生搭建探索主题的脚手架。【任务 2】阅读 17

6、 段,找出文中暗示作者焦虑和不情愿的单词、短语、句子。设计意图:小说起因部分的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文笔比较精彩。所以笔者通过让学生聚焦语言图式,关注小说起因的相关情节。通过探索小说的文本词汇、句法,让学生感受小说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人物内心。学生在探讨小说本身内容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手法,从而辅助学生未来的读后续写。【任务 3 & 4】阅读 816 段,汇总作者在学校里面感受到的与积极和负面的东西相关的内容,并总结出作者得出的最重要的经验教训;总结作者在学校的情感变化。设计意图:小说发展阶段的内涵比较深刻,学生需要细细地挖掘品味,才能对最后的主题探索有所帮助。因此笔者在本部分设计的任务

7、主要聚焦内容图式。通过让学生归纳文章中的一些细节,使其在理解情节的基础上延伸至探索情感变化,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情节的发展,为学生探索文章主题埋下伏笔。(3)整合文体图式、内容图示、语言图式,续写文章结尾小说的结尾部分一般为小说的高潮部分,它是整个小说最精彩、最吸引人的部分。它不仅承载着故事的结局,同时也蕴含着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让学生续写小说的结尾,不仅可以整合小说的三维图示,同时也是学生对小说主题的一个自我探索、自我创作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任务 5】教师针对欧亨利式小说结尾的特色进行提问,让学生分小组续写小说结尾。设计意图:教师

8、让学生自己续写故事结尾,以使其更好地探索小说的主题。这不仅保留了很大的想象空间,避免限制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内化小说三维图示理论。让学生感受小说结尾对于整篇小说的影响,进一步影响学生的读后续写。这一任务的设置使得学生的续写热情高涨,对英语课也更感兴趣。(4)揭示小说结尾,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教师在课堂的最后阶段揭示小说结尾,让学生结合前面的文体图式、语言图式、内容图式的分析,探索小说主题。至此,经过前面环节的脚手架铺垫,主题探索水到渠成,学生对于小说阅读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任务 6】 教师揭示小说结尾,让学生结合前面的分析,探讨文章主题,并对人生和时光进行深入思考。设计意图

9、:欧亨利式小说的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同时也能发人深省。教师揭示文章结尾之后,结合对文体图式、语言图式、内容图式的三维分析,学生就能很容易地得出本文的象征意义,并揭示文章主题。学生对于人生和时光的思考也会更加深刻。至此,对于文章的整体探讨已结束,并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环、学习环。四、教学反思与评价本节课从文体图式、语言图式、内容图式三个维度探索小说。笔者先利用文体图式解构小说情节和六要素,再利用语言图式和内容图示探索小说细节,为探索小说主旨做铺垫。接着笔者利用读后续写环节,帮助学生内化小说图式的三个维度。最后笔者展示原文结尾,并结合前面的脚手架铺垫,使得小说主旨的探讨水到渠成,最终所有的教学环节、学习活动形成一个封闭的环、一个整体。本文探讨的这种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并且大大提升了英语小说课外阅读的质量。小说各有风格,执教者应当根据小说叙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策略,灵活地运用小说图示的三个维度,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提高课后阅读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