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石灰石的利用教学设计方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944515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 石灰石的利用教学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化学 石灰石的利用教学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化学 石灰石的利用教学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 石灰石的利用教学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 石灰石的利用教学设计方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化学 石灰石的利用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本节是新课标教材(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章金属与矿物第四节。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对化学已有了一定的的兴趣;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本课内容可分成三大块:石灰石的存在和检验、石灰的烧制、生石灰和熟石灰的性质和用途。本课有许多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如溶洞、石林、大理石及汉白玉建筑、石块、贝壳等;并与高中教材有密切的联系(如工业制玻璃、水泥)。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进取心,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为学生的

2、后继学习打下基础。 与本课有关的人文素材也很多,如于谦的石灰吟、火烧圆明园、虎门销烟、建筑艺术等,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有机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美育,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1知识与技能:1)了解石灰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掌握鉴别矿石是不是碳酸盐的方法;3)知道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4)认识石灰石、大理石是重要的矿藏资源。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社会调查和有关资料的查阅,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

3、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念;2)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3)培养学生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的观念。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初三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本节的学习内容石灰石学生表面熟悉其实了解不深,而且市区的学生对生石灰、熟石灰几乎没有接触。新课程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着眼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要认真组织和精选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素材来组织教学,从而使学生在实际情景中产生“问题”,在实际情景中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4、我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指导学生采用自学、课外调查、样品收集、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学会如何获得新知识并进行内化,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使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一)合作调查,作好准备 1、指导学生提前10天按课本135页要求制作3块石灰沙浆小块,放在教室里供学生观察。2、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利用双休日对丹阳水泥厂、石灰厂、钢铁厂、华东建材市场等进行调查或借助因特网,了解石灰石的存在和用途,并收

5、集一些矿石样品。3、学生预习课本知识,了解石灰石的用途和碳酸钙的检验方法;查找资料收集生活中主要成分可能是碳酸钙的物质,如蛋壳、小石子、贝壳、珍珠、水垢等。 (二)美景引入,提出问题 首先通过一段溶洞的录象引入课题,让学生在领略祖国美好河山的愉悦心情中开始本课的学习。再让各个学习小组上讲台展示讲解所了解的石灰石的存在和用途的有关资料并进行实物展示,教师多媒体展示一些宏伟建筑、大理石雕像、天安门华表、汉白玉雕像等,让学生领悟到石灰石、大理石是重要的矿藏资源,了解石灰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师设疑: “你们带来的物质都含碳酸钙吗?”并展示一些矿石样品,“自然界中有许多岩石不含碳酸钙,我们怎么区分

6、它们?”(三)实验探究,亲身感受 探究一:石灰石及碳酸盐的检验方法1、学生讨论:怎样证明所带实物是否含碳酸钙?(引导学生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考虑),交流实验方案。2、学生按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每组检验一种矿石样品和两种带来样品中是否含碳酸钙,记录实验现象。3、小组间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启发学生思考归纳:上述方法只能证明这些物质含碳酸根,不能证明是否含钙元素。4、展示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铵的化学式,引导学生分析组成特点,推测它们的化学性质。5、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将上述三种物质分别与盐酸反应,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记录实验现象。6、小组间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碳酸

7、盐的检验方法。 7、小组讨论交流一些实践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联系已有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碳酸钙的检验方法,再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如何检验碳酸盐,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得到提高,顺利突破难点。 探究二:生石灰的烧制1、展示图片圆明园遗址(配音讲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而发愤学习。设疑:为什么那些坚硬的汉白玉石材经大火一烧就粉身碎骨呢?2、学生上台实验探究:高温煅烧贝壳并对产物进行检验。(同步播放海边用贝壳烧制生石灰的录象)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所发生的反应,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小结碳酸钙的化学性质。通过学生的

8、实验探究和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不仅能掌握相关知识,还能体验化学世界的美妙与神奇,激发其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究三: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的相互转化教师设疑: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能否相互转化呢?引导学生完成以下有趣的实验探究。1、学生上台实验探究:在一只250mL的烧杯中,放入几大块生石灰,然后用铝箔完全覆盖烧杯口,并在铝箔上迅速打入一个鹌鹑蛋,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推测生石灰的性质和用途。联系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学生上台实验探究:捶打试验石灰沙浆小块的强度,引导学生推测熟石灰的性质和用途。3、引导学生归纳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的相互转化关系,并用石灰“三代”来形象记忆:一

9、代石灰石,煅烧变为二代生石灰,生石灰放入水里变为三代熟石灰。 (四)学生小结,知识升华 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归纳小结,把所学知识系统化。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36页表57,通过填表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再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地区因为不合理开山采石而环境恶化的照片,“沙尘暴”害苦当地居民,出门穿雨衣睡觉戴口罩,对学生进行形象的环保教育,强调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展示于谦的石灰吟,讨论其中蕴涵的化学知识及我们该向诗人学些什么,把化学知识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自主检测相关练习。2、下列二题任选其一,一周内完成。1)查阅资料了解溶洞中钟乳石、石笋是怎样形成的,写成一篇小论文。2)查阅资料了解“水滴石穿”的原理是什么?把课堂延伸到社会生活,让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教学资源(说明在教学中资源应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生活中的实例、多媒体课件和视频、教材中的图片情景评价方法或工具(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用到哪些评价工具,如何评价以及目的是什么):一是简单测试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接受情况;二是微型问卷调查,向学生询问一些简单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