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探索.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942561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探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探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探索.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探索徐晓珊(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摘 要】文章分析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探讨做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途径,指出除了要辅导员掌握职业生涯自我规划与提高自身素质外,还需要高校管理体系对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行引导和培育,这样才能保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朝着稳定、向上的方向发展。【关键词】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自我规划;客观环境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

2、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实际工作中,高校辅导员不仅要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还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等事务性工作。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对辅导员队伍的素质与业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将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运用于辅导员队伍建设中,为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 高校辅导员职责体系尚不健全由于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辅导员的数量远不能满足要求,高校普遍不能按国家规定的比例设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多是处于被动状态,平时除了应付学生的学习

3、、生活、就业工作外,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更多地充当“联络员”、“办事员”的角色,被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所拖累,处于疲劳运转状态,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钻研,形成他们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进步的瓶颈。2、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辅导员的工作特点要求其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修养,还需要有较为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专业理论素养。辅导员工作性质要求其需同时具备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但是目前高校辅导员普遍为刚毕业的研究生或本科生,上岗后又没有得到有效的培训和提高,从而导致其不能很好地引导和

4、解决大学生成长中所遇到的思想困惑、心理障碍、人际交往、专业学习、发展方向、职业选择等诸多问题,工作实效性不高。3、高校辅导员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由于缺少专业化的发展规划建设,高校辅导员的发展没有明确的前景平台,辅导员上岗后,对从事的工作缺乏长远考虑,有后顾之忧,而且许多高校在涉及辅导员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时,总是缺少具体可行的政策支持,如辅导员的政治地位始终不高、工资待遇偏低、没有相对独立的职称评审体系和合理的职务晋升办法等。长此以往,辅导员岗位成了一个“权宜职业”或是“跳板职业”,流失现象严重,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长期一贯的开展。此外,大部分辅导员对自己的职业前途和发展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定位,

5、缺少职业生涯自我规划,因此他们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往往会存在浮躁情绪,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二、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探索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高校和辅导员队伍可以通过职业规划和发展达到一个双赢的局面。一方面对高校来说,有利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稳定辅导员工作队伍。另一方面对辅导员自身来说,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保证他们能在工作中有计划地学习、钻研,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声望。1、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首先,高校辅导员在职业探索性阶段,应该了解自己属于何种人格类型,是否适合从事辅导员这一职业,以便于正确地选择目标职业。美国著名职业指

6、导专家霍兰德(Hol1and)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学说”。有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志向的人可以根据这一学说先进行自我评估,在充分认识了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后,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作出最佳抉择。这样能够帮助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趋于职业化。其次,高校辅导员在职业的发展阶段要确定在职业生涯管理中的自我职业系留点。职业系留点是指一个人要求转换职业时,最舍不得放弃掉的一套需要、价值观与技能。根据巴林(Bailyn)和薛恩(E.H. schein)提出的五种职业系留点理论,辅导员应通过职业素质测评,掌握从业动机、个性特征和发展倾

7、向等了解自己职业系留点的基础上,对学生工作各岗位进行职务分析,基于自身的素质特征来安排工作,尽快确定自己的职业系留点类型,利用有效的职业生涯发展管理策略,逐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根据这一理论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特点,我们认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技术职业序列。即围绕自己所擅长的技术能力或特定的职能工作进行,不断完善补充专业知识,开展专业领域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在以后职业发展中逐渐转为教学科研工作。如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主要负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学生的政治学习,可以参加“两课”的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理论水平,在指导学生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研究的职业

8、选择;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专门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及时发现和协助解决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专业培训获得一定资格证书后上岗;职业指导辅导员,负责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高年级学生进行就业辅导,通过授课、培训及咨询形式等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服务。行政管理序列。这种类型的辅导员与传统的辅导员工作比较接近,主要从事党团建设、社团指导、奖助贷、日常管理等基础性的工作。他们可以选择继续从事学生管理工作,或是转岗到其它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岗位,包括转到其它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学校其它行政部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以及转到学校教学业务部门,从事

9、教学、科研或教辅工作。辅导员是党政后备干部的重要队伍,管理能力强,对从政或管理工作兴趣大的辅导员,可以考虑通过干部公选、选调等进入到校内外的党政管理岗位。但这一路径的发展依赖于一定的机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再次,高校辅导员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高校辅导员要想有较好的职业发展,就必须脚踏实地做好辅导员工作,为自己树立良好的职业生涯个人品牌,为下一步的职业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高校辅导员在完善辅导员各项工作技能的同时,要努力提升职业竞争资本,参加各类职业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加强学习,努力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积累竞争资本,创造更多机会。2、健全高校辅导员

10、职业生涯发展的外在体制(1)高校应从制度上保障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家化发展。首先,高校管理中应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减少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要让辅导员能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让处于职业深化阶段的辅导员负责学生某一方面的工作,如新生入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或者就业指导等的专业性咨询与辅导工作。其次,高校应鼓励并协助其选择培训机构或学校进一步学习专项技能或学位课程,并对其进修经费予以适当的补助,使辅导员队伍更具向心力。再次,学校可以请专家为辅导员进行相关的测试与分析,帮助他们深入了解自身特性和潜能,做好下一步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2)高校对辅导员的职称评聘应充分考虑其工作特性

11、。辅导员不可能像其他专业教师一样把时间精力都集中在教学和科研上,更多时间和精力需处理大量的学生事务。因此,在对辅导员的职称评定时,不能把指标仅集中在论文和课题上,而应针对辅导员工作特点,制定与之工作特性相对应的评定标准,体现出辅导员系列技术职务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保证了这支队伍的良性循环机制。(3) 明确校党委、组织部(人事处)、学生处、学院及辅导员本人在辅导员职业生涯管理中各自分担的责任。在辅导员职业生涯管理的责任共享体系中,学校的主要责任是为辅导员职业发展提供资源及培育有利于职业生涯管理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组织人事部门的主要责任是制定合理的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的信息和建议等

12、;学生处和学院作为辅导员的业务指导和管理部门,主要的责任是对辅导员进行工作指导并帮助辅导员确定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并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评估及向有关部门推荐;辅导员本人的责任则是确定职业发展方面,努力工作并争取良好的工作业绩,进行自我的规划和管理等。一个有效的辅导员职业生涯管理体系需要责任分担各方的共同努力。总而言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针对辅导员职业生涯的特点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合理设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尽可能多地为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和机会,这样能够充分实现学校发展与辅导员自我发展的双赢,为高校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参考文献】【1】毛小艳.新时期高校辅导

13、员职业生涯的规划和管理探析.今日南国,2008 年7月(总第97期).【2】何泽彬.论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中国成人教育,2009 年第1 期.【3】曹麒麟,李向成.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对策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年第2期(总第122期).【4】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4月版【作者简介】徐晓珊,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助教。辅导员论文: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探究2011-03-07 10:29:57 网站编辑: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中文摘要】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14、。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施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转变,辅导员工作由单一的政治指导转变为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学生服务等工作于一体的全面指导。高校工作人员对辅导员队伍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但辅导员在高校教师队伍中的地位却越来越边缘化,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很大。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自2004年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下发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迎来了新的春天,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成为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但在如何实现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引入管理学上的“职业生涯发展与规

15、划”理论,介绍了“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基本理论,以辅导员制度的缘起与发展为背景,批判吸收西方发达国家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并在省内三所高校分别进行了的“高校辅导员现状调查之教职工调查问卷”、“辅导员自我认知情况调查问卷”两份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调查数据,探讨了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五个问.【英文摘要】Counselo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ers in university. They are main backbones in giving mor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col

16、lege students. With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shift to a popularized one, counselors job is shifted from the single political instruction to an overall one including ideological, political, management of daily affairs and serving students and so on. College counselors have been spoken highly of by the staff in university, but they are now marginaliz. 【关键词】 高校 辅导员 职业生涯 职业化 专业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