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平镇工作汇报.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937232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嘉平镇工作汇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嘉平镇工作汇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嘉平镇工作汇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嘉平镇工作汇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嘉平镇工作汇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嘉平镇工作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平镇工作汇报.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津区嘉平镇工作汇报近年来,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的坚强领导下,嘉平镇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1221”总体发展思路(即:把握一个重点以道路交通建设为重点;实现两个集中实现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业主和种植能手集中;促进两化发展促进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一个目标建设生态农业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生态嘉平、和谐嘉平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现将有关情况作简要汇报:一、嘉平镇的基本情况嘉平镇位于江津区南部,距区政府46公里,东与綦江县永新镇、中锋镇接壤,南与蔡家镇毗邻,西连李市镇,北靠西湖镇。镇内海拔在2351058米之间,幅员面积89平方公里。笋溪河流经镇域15公里,具有得天独

2、厚的水力资源和旅游资源。全镇辖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28万人。森林覆盖率达49%,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农业镇。2009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亿元,同比增长23.5%;完成工业总产值6266万元,农业总产值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7.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62万元,同比增长99%,增量居山区镇首位;新引进项目11个,实际到位资金4502万元,同比增长66.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64万元,同比增长19.55%;农民人均纯收入5742元,同比增长9.3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155元,同比增长11.64%;完成本级财政收入154万元

3、,同比增长47.76%。2009年,嘉平镇居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名山区镇第三位。2010年一季度,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25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678万元,社零总额1257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5万元,招商引资7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0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377元。二、主要工作亮点(一)立足镇情实际,规划建设特色生态农业园取得明显成效。立足嘉平镇情实际,因地制宜打造生态农业园,建设生态农业镇。规划在镇域内笋溪河及主骨架公路沿线建设生态农业园,主要发展以生态养殖为主的特色产业。到2012年,全镇发展以鸡、鸭、鹅、兔为主的土家禽达到200万只以上,以黑猪、肉牛为主的家畜常年达到2000

4、头以上;发展有机茶叶5000亩、猫山西瓜5000亩、加工型辣椒2万亩。核心区位于“李嘉”公路两侧,规划面积1万亩,以欧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发展生态养殖业,以重庆市川汇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小米辣为主的优质蔬菜种植业,配套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目前,绿色花椒、有机茶叶、猫山西瓜、嘉平大枣、晚熟柑橘等特色产业种植规模近4万亩,实现产值8000多万元。其中:绿色花椒2.5万余亩,实现产值3717万元;有机茶叶3390亩,实现产值1099万元;猫山西瓜2500多亩,实现产值857万元;晚熟柑橘3000亩、嘉平大枣3000亩、海椒1000亩。以优质肉牛、土鸡、土鸭、土鹅为主的生态养殖业迅速发展壮

5、大,投入160万元,建成饲养规模达350头的堂中肉牛养殖场,已引进西门塔尔优质肉牛128头;投入150万元,建成欧尔农业生态养殖基地650亩,已投放饲养土家禽2万余只,带动全镇发展土家禽50多万只。(二)围绕资源和特色,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一是成功引进欧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入驻规划中的嘉平生态农业园核心区,协议引资1500万元,到位资金500余万元,已建成集餐饮、住宿、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接待中心6800平方米,建成农副产品加工厂6660平方米,生态养殖基地650亩,预计年产值上千万,财税收入40万元以上。二是在欧尔农业公司的带动下,堂中肉牛养殖场成功入驻生态农业园,目前投入资金160余万元,已建成

6、占地7亩、饲养规模达350头的养殖场,现已引进优质肉牛西门塔尔128头,成为江津最大的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引进重庆川汇食品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发展丘林牌小米辣3000亩,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三是投资1500万元已建成的重庆市黄金滩水力发电站于2009年10月正式投入发电。2009年新引进招商项目11个,协议引资1.0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502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450%,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的突破。(三)加大投入力度,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是基本完成了“李嘉”公路硬化工程建设并通车,打通了嘉平通往江津的出境公路;完成了“嘉蔡”路、“嘉月”路、“蔡月”路、“嘉黄”路等镇内主骨架公路硬化改造测

7、设工作,2010年全面实施“嘉月”公路硬化工程,力争建成通车;二是投入251万元完成寒坡村、紫荆村人饮工程建设,彻底解决了两个村4200多人、6000多头牲畜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三是投入70万元,新建农村人行便道11.2公里;四是投入150万元,整治和新修农村公路7公里;五是投资235万元在月沱村实施完成土地整治2997亩;六是危房拆迁262户,投资700万元复垦置换农村建设用地254.1亩,并完成复垦土地路沟凼池等基础设施建设;七是投入50万元,完成150口沼气池建设;八是投入1140万元,完成了紫荆村农网改造任务,优化了紫荆村的用电环境;九是投入760万元,完成了笋溪村羊石电力供区农网改造任

8、务,成为整个羊石电力供区农网改造的典范,受到重庆和江津的高度评价,全镇农网改造任务全面完成,新架通了李市至嘉平的主干线,将彻底改变嘉平境内经常停电的历史,深受广大群众好评。清平场新街路面硬化、污水管网埋设、路灯及垃圾筒设置、卫生院改扩建、三道河巴渝新居改造试点等全面完成,污水处理厂、汽车站正在加紧施工,场镇功能日趋完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四)高度关注民生,创新开展民情信息动态管理。以落实“三项制度”,当好“五员村官”为载体,创新开展民情信息动态管理工作,将民情信息纳入网络化公开式管理,成为全区唯一的重庆市统筹城乡信息化示范镇。整个信息化工程以互联网和电话网络为平台,整合政府各部门、各村(居)

9、、各单位资源,建立社级信息服务终端,配备信息中心、村(居)、单位信息员,与各农业企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大户形成协作关系,共同做好面向“三农”的各类服务工作,实行具有嘉平特色的便捷式服务,为构建和谐嘉平搭建高效平台。目前,镇中心机房已基本建成,管理软件进入调试完善阶段,各村(居)民情基础信息收集接近尾声,将于近期开展逐户民情信息录入和笋溪村整村推进试点工作,为全镇推广积累经验。(五)统筹兼顾,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投资80万元的大垭侨爱小学竣工投入使用,全面落实兑现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津贴政策,完成了集体幼儿教育的转制工作和区域教育资源的整合,确保了我镇的教育教学秩序良性发展,200

10、9年升入重点中学33 人。以规范管理和优质服务为着力点,健全利益导向机制,计生奖扶、健康体检、民政优抚等惠及更多群众,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0.28%,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2009年度党政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21015人,参保率达92%,城镇居民医保工作顺利推进。投资348万元的卫生院住院综合楼改扩建工程已基本完成,即将投入使用。镇综合文化站全面建成投入使用,“2131”农村电影放映惠民工程进一步实施。“唱读讲传”活动扎实开展,积极组织参加了江津区首届运动会、举办了建国6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及2010年迎春文娱演出等大型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体生活,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逐步实施,安装直播卫星系统280套,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关注弱势群体,全年总计为优抚对象、受灾户、特困户、低保户等困难群众发放价值300多万元的物资和补助资金。三、存在问题及建议1、交通不畅依然是制约嘉平发展的瓶颈。建议将蔡家至嘉平公路改造建设按原66个乡镇通畅公路建设补助标准(45万元/公里)进行补助建设。2、工作人员少,且干部交流少。建议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充分调动工作激情。3、将嘉平特色生态农业园建设纳入江津区现代农业园区“一区多园”建设规划进行建设,项目和资金给予倾斜。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