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重庆市江津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935719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重庆市江津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学年重庆市江津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3学年重庆市江津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3学年重庆市江津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3学年重庆市江津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重庆市江津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重庆市江津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模拟测试卷考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2B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

2、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给容积为30mL,内盛15 mL液体的试管加热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量不超过12 mLC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应取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D试管、坩埚、蒸发皿等仪器都能直接加热。2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A看B听C闻D 吹3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CuSO4+2NaOH=NaSO4+Cu(OH)2BH2CO3=CO2+H2OCCO2+H2OH2CO3D2Mg+CO22MgO+C4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变大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

3、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变化D钠与镁化学性质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5用托盘天平称量8.5g药品时,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右偏移,这时则应( )A增加砝码B添加药品C减少药品D减少砝码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食盐水B0的冰水共存物C净化后的空气D经过过滤、吸附、消毒后的黄河水7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混合物中不可能只含有一种元素阴离子带负电,带负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相同的两种原子,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最外层是8个

4、电子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都显正价,非金属都显负价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就变成了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阴离子ABCD8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O”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9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0时,15g 甲、乙物质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均得到饱和溶液B20含水100g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40,要想使溶液饱和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C40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后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小于乙D20时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40,甲、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5、10已知化合物HnRO2n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6,则n为( )A1B2C3D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如图A是液态水加热变成气态水蒸气的示意图,图B是氢气燃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时_发生了变化,但_没有发生变化,故上述变化属于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水通直流电时水分子_(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故水通电的变化属于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b)中所得粒子_(填“能”或“不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反应。在此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为_能转化为_能。该反应的实质是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6、1小题,共5分)12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 CO(NH2)2的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X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_(填名称),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为 _, 在此实验中忽略不计; (2)分离液态空气时,先逸出的是 X 气体,说明 X 气体的沸点比氧气 _(填“高”或“低”); (3)“合成”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_; (4)某化学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操作) 实验前要先 _;体积为 VmL 的集气瓶里装 V1 mL 的水,在酒精灯火焰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后伸入集气瓶并塞紧橡皮塞,迅速用力将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白磷燃烧,反应过程中

7、集气瓶内液面的变化是 _; 停止燃烧后,稍振荡,完全冷却后,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 V2 mL。 (数据处理) 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_100%(用字母表示); (实验反思) 集气瓶中预先存放水的作用 _、 _(写出两种即可); 实验完毕,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_。 A 集气瓶底部的水占了一部分体积 B 白磷过少 C 没有完全冷却就读数 D 装置漏气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氧气是初中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物质之一,小文同学在复习过程中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进行了科学整理和归纳,并形成知识树如图所示。请你参考并回答相关问题:(1)在氧气物理性质的知识中已经给出两个实

8、例,还有两方面,请你写出其中一条物理性质_。(2)在氧气化学性质中,铁、硫、碳等物质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如图所示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进实验,用适量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代替原实验中集气瓶里的水。I.过氧化氢溶液加二氧化锰所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II.实验中观察到铁丝燃烧的现象是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III.改进后实验和原实验相比优点是_。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需放少量水,其作用是_。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为什么将木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_。燃烧和缓慢氧化都有氧气参加。它们的共同点是_。(填一点)(3)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用途,下列有关氧气的用途正确的是_。

9、(填序号)A 做燃料 B 救治病人C 炼钢D 潜水14下图是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氧气常用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使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装置_,指出装置的错误之处_。此实验操作步骤有:停止加热;固定试管;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装药品;加热;收集氧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_。(2)若使用乙装置制氧气,a仪器名称为_,锥形瓶内固体的化学式为_,请在下图画出反应过程中,此固体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_。(3)甲装置和乙装置都可以制氧气,两者相比计较,你认为装置_操作更简便,请再写出所选装置的一处优点:_。(4)小冰同学用装置乙和装置丙收集了一瓶O2,装置连接正确乙中导管与_相连

10、(填“a”或“b”)用装置丙收集氢气,气流由_进入(填“a”或“b)。装置丙充满水也可收集氧气,气流由_进入(填“a”或“b)。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如图是某种化肥的部分信息,请根据相关信息计算.碳酸氢铵净重:含氮量:化学工业公司(1)该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为_kg.(2)碳酸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_;(3)碳酸氢铵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_;(4)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计算结果精确到);(5)该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_;(6)该化肥是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写出(2)-(5)的计算过程)16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另一种金属可能是镁、铁

11、、锌中的一种,现欲测定其组成。(实验步骤及数据)取该混合物粉末8.0 g放入烧杯中,将140.0g14.0%的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到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的数据记录如下:次数1234加热稀硫酸的质量/E35.035.035.035.0剩余固体的质量/g6.85.64.44.2通过计算(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求:(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_?(2)该混合物粉末中另一金属为何种金属_?(3)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答案解析】A、试管加热时,

12、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防止沸腾后液体飞溅,选项错误;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应取不超过试管容积的,选项错误;C、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量取不超过,防止药品的浪费,选项错误;D、试管、坩埚、蒸发皿等仪器都能直接加热,选项正确。故本题选D。2、B【答案解析】A、量取液体时,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B、收集氢气在试管中,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轻微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操作正确;C、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或刺激性,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凑到瓶口用鼻

13、子闻,图中操作错误;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不能用嘴吹,用嘴吹易引发危险,图中操作错误,故选B。点睛:一些气体有毒或刺激性,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直接用鼻子闻。3、B【答案解析】A、CuSO4+2NaOH=NaSO4+Cu(OH)2,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H2CO3=CO2+H2O,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C、CO2+H2O=H2CO3,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D、2Mg+CO22MgO+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4、B【答案解析】A. 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是分子间隔变大,此选项正确;B. 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是分子间隔变大,此选项错误;C.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是化学变化,分子种类发生变化,此选项正确;D.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个数关系非常密切,钠与镁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此选项正确。故选B。5、B【答案解析】用托盘天平称量8.5g药品,步骤应该是:先调好砝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移,说明药品的质量小于砝码的质量,故应继续向左盘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