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点击下载 - 中华预防医学会.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934771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文点击下载 - 中华预防医学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文点击下载 - 中华预防医学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文点击下载 - 中华预防医学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文点击下载 - 中华预防医学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文点击下载 - 中华预防医学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文点击下载 - 中华预防医学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文点击下载 - 中华预防医学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疹目录一、概述 (一)病原学 (二)临床表现 (三)流行病学 (四)诊断标准 (五)治疗原则二、发现与报告 (一)发现 (二)报告三、流行病学调查 (一)个案调查 (二)暴发疫情调查四、样品采集与检测 (一)样品采集(二)样本保存及运输(三)样本检测五、防控措施(一)隔离治疗传染源(二)切断传播途径(三)保护易感人群六、调查报告撰写七、保障措施技术要点思考题培训目的了解风疹基本知识,掌握先天性风疹综合症的形成原因,明白风疹防治在消除麻疹工作中的作用及其关联性。培训方式授课 讨论 授课+讨论 其他(请注明 )培训课时 1 学时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低热、轻

2、度上呼吸道炎症,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及全身性皮肤斑丘疹。怀孕妇女在孕期感染风疹造成婴儿的先天性风疹综合症(CRS)。一、概述(一)病原学风疹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风疹病毒属,是限于人类的病毒。直径5070nm,呈不规则球形,中心病毒核酸为单股正链RNA,有感染性,外有核壳体呈对称的二十面体,表面有脂质包膜,包膜表面有短刺突,能凝集多种动物红细胞。风疹病毒的抗原结构相当稳定,现知只有一个血清型。风疹病毒对紫外线和脂溶剂敏感。风疹病毒不耐热,5630分钟,371.5小时均可将其杀死,对寒冷和干燥环境有一定的耐受力。(二)临床表现风疹的潜伏期一般为14天21天,平均18天。症状轻或无明显症状。有低热或

3、中度发热,一般为1d2d。全身皮肤在起病1d2d内出现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有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或结膜炎或伴有关节痛(关节炎)。先天性风疹主要临床表现: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神经性耳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肿大、黄疸、精神发育迟缓,小头畸形,脑膜脑炎,X线骨质异常。(三)流行病学1、传染源传染源为患者。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母亲在孕期患风疹,可以通过胎盘侵入胎儿。3、易感者人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免疫力低下者可以发生再感染。4、流行特征风疹呈世界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好发于儿童,冬春季是风疹发病高峰

4、,托幼机构或中小学校等人口集中场所易引起暴发流行。由于风疹临床症状轻微,多数呈现隐性感染、无皮疹及临床症状,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群感染率高。考虑到风疹主要的危害是感染孕妇后累及胎儿的严重后果,因而必须加强对风疹流行的控制。同时,风疹和麻疹病例在症状上很相似,做好风疹的控制工作,也有利于进一步控制麻疹。(四)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结合流行病学做出临床诊断,根据血清风疹抗体的检测或风疹病原学检测结果予以确诊。1、风疹(1)流行病学史:既往未患过风疹,在发病前1421d内与确诊的风疹患者有明确的接触史。(2)临床表现:低热或中度发热12d,全身皮肤出现淡红色出血性斑丘疹。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或结

5、膜炎或伴有关节痛(或关节炎)。(3)实验室检查:咽拭子或尿液标本分离到风疹病毒或检测到风疹病毒核酸、血清风疹IgM抗体阳性(1个月内未接种过风疹减毒活疫苗)、恢复期病人血清风疹IgG抗体或风疹血凝抑制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升高4倍、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2、先天性风疹综合征(1)患儿母亲在妊娠早期有风疹病毒感染史。(2)临床表现: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神经性耳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肿大、黄疸、精神发育迟缓,小头畸形,脑膜脑炎,X线骨质异常。(3)实验室检查:婴儿咽拭子、鼻咽吸出物、血/淋巴细胞、尿液、脑脊液或脏器活检标本分离到风

6、疹病毒或检测到风疹病毒RNA。婴儿血清风疹IgM抗体阳性。婴儿风疹IgG抗体水平持续与母体抗体水平持平或更高。(五)治疗原则无特殊治疗药物,主要为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进富含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发热、头痛可用退镇痛药物。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患儿根据病症专科治疗。确诊有风疹病毒感染的早期孕妇,为防止可能产生胎儿先天性畸形,建议及时终止妊娠。二、发现与报告(一)发现通过常规疫情(网络直报)监测、麻疹监测系统等渠道发现病例和疫情。(二)报告因为风疹是一种发热出疹性疾病,其临床表现符合麻疹疑似病例,故应当作麻疹疑似病例进行报告与管理。1、个案报告及要求(1)常规

7、报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规定进行报告。(2)麻疹监测系统常规监测报告开展发热出疹性疾病常规监测,发现风疹病例(麻疹疑似病例)应及时报告、调查,并通过麻疹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录入上报。2、暴发疫情的报告及流程(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标准及报告流程风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标准: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 例及以上风疹病例。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等规定进行报告。(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标准及报告流程按照突发公共

8、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等规定进行报告。三、流行病学调查(一)个案调查按照麻疹疑似病例的个案调查要求进行个案调查。麻疹疑似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适用于风疹。(二)暴发疫情调查1、风疹暴发定义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 例及以上风疹病例。2、组织与准备风疹暴发疫情的调查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实施。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现或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到达现场开展调查。组织调查组,调查组成员一般包括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室及其它相关人员等。根据疫情的规模和实际需要,携带必要的调

9、查、取证、采样设备、防护用品、预防性药品和调查表格等。3、核实诊断对报告的风疹暴发疫情,至少采集5例暴发早期病例血清学标本(5例以下应全部采集),采集的标本应立即送到承担血清学检测任务的麻疹实验室进行检测,核实风疹暴发。同时在每起暴发中,采集5例左右新发病例的病原学标本(咽拭子或尿液标本),送省级麻疹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4、主动搜索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对当地各级医疗单位,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开展病例主动搜索,必要时开展社区病例主动搜索;对出现暴发疫情的托幼机构、学校要核查晨检记录和因病缺课记录;对发生疫情的用工单位,应核查其务工人员进出登记和健康状况记录。5、流行因素调查参与现场调查的疾病预防

10、控制中心应评估疫情发生地及周边地区15岁以下儿童风疹疫苗接种情况、病例免疫史、学校查验接种证工作开展情况、病例居住环境、当地人口流动情况、医院感染情况,综合分析暴发原因。6、资料描述分析描述暴发疫情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情况。时间分布: 通过对发病时间的统计学描述,根据首发病例时间和潜伏期推算暴露时间。地区分布: 通过描述发病的地区分布,看其是否有地区聚集性或波及多个地区,从而对疫点(疫区)的划分提供依据。人群分布: 分析不同特征人群中该病的分布,寻找病例与健康者的差异。分析病例的特征,如年龄、性别、种族、职业或其他相关信息。7、预防控制措施评价参与现场调查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对采取的

11、应急接种、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传染源管理等措施进行分析,评价控制效果,预测疫情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控制策略和措施。四、样品采集与检测(一)样品采集1、血液用于检测IgM诊断风疹的血液标本要在出疹后28天内病例静脉血23ml,用于检测IgM诊断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或证实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血液标本应尽早采集。若第一份标本的风疹IgM检测阴性,而对于确实存在临床或流行病学意义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可疑病例,需采集第2份血液标本。用于检测IgG诊断风疹的第一份血液标本宜在急性期尽早采集,并间隔2-4周以上采集恢复期血液标本。用于检测IgG诊断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或证实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血液标本宜在婴儿出生6个月以后

12、风疹疫苗接种以前采集,同时须采集婴儿母亲血液标本。用于检测血凝抑制抗体诊断风疹的第一份血液标本宜在急性期尽早采集,并间隔2-4周以上采集恢复期血液标本。用于检测IgG诊断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或证实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血液标本宜在婴儿出生6个月以后风疹疫苗接种以前采集,同时须采集婴儿母亲血液标本。2、鼻咽拭子用于风疹病毒分离的鼻咽拭子标本宜在出疹前4d5d至疹后1d2d采集。至少采集2例(10例病例的暴发)或5例(10例病例的暴发)新发病例的病原学标本3、尿液用于风疹病毒分离的尿液标本宜在出疹前4d5d至疹后1d2d采集,至少采集2例(10例病例的暴发)或5例(10例病例的暴发)。新发病例的病原学标本

13、无菌收集30ml50ml中段尿液于50ml带螺旋盖的无菌塑料离心管中,当天尽快送至实验室,及时处理尿液,制备尿液标本。(二)样本保存及运输1、血标本。血液标本采集后常规离心,血清标本若能于7天内检测,宜在28条件下保存,否则宜在-20条件下冷冻保存,于28冷藏运输。2、病原学标本。不能及时上样的标本液于-70条件冻存。用于风病毒核酸检测(PCR)的标本要避免反复冻融,以免核酸降解。标本应在28冷藏运输。(三)样本检测1、分离培养对咽拭子、尿液作风疹病毒培养。2、PCR对咽拭子和尿液作风疹病毒核酸检测。3、血清抗体检测用ELISA捕捉法检测风疹IgM抗体。用ELISA间接法检测风疹IgM抗体。用

14、ELISA间接法检测风疹IgG抗体。用血凝抑制试验作风疹血凝抑制抗体检测。五、防控措施(一)隔离治疗传染源1、隔离治疗病人早期发现患者,早期隔离。一般风疹患者可在家内隔离治疗。需隔离至出疹后5天。在医院,对12个月以下患CRS的婴儿采取“接触隔离”措施,婴儿病后3个月尿液和咽部的风疹病毒培养为阴性,方可取消隔离。对风疹患者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对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患儿根据病症进行专科治疗。确诊有风疹病毒感染的早期孕妇,为防止可能产生胎儿先天性畸形,建议及时终止妊娠。2、密切接触者管理与病人密切接触的易感儿童应医学观察21天。如为孕妇密切接触者,尤其是妊娠前3个月的孕妇,应进行血清学检测,

15、包括易感性或早期感染指标(IgM抗体)和相应指标的检查。(二)切断传播途径风疹流行期间避免易感儿到公共场所探亲访友,一般无并发症的患者在家中隔离以减少传播和继发医院内感染。患者住过的地方应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妇女最好避免在风疹流行期妊娠,或在妊娠前进行全程风疹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此病。未进行风疹疫苗接种已妊娠的妇女,尤其妊娠前3个月内,要尽可能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同时,少去车站、码头、剧场、舞厅等人口稠密的场所,以减少感染风疹的机会。(三)保护易感人群1、健康教育要把风疹预防控制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作为科普知识宣传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健康教育规划。利用预防接种日和其它公众聚会活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向公众宣传控制风疹策略和措施,使公众了解风疹的危害、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鼓励其自觉接种疫苗。2、预防接种(1)应急接种当发生风疹暴发疫情后,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规定,对患者居住地周围的易感人群开展风疹疫苗应急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