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934683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 2012年元月小学班级姓名成绩笔试部分(分值100分;90分钟完成)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2分)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 二、 根据拼音,联系词语意思,在里填上合适的字 (16分)ji y yu qin爱护庄 富百姓 国爱民 热血满 l lin lin kun拓荒地 种植高 挥收割 收获万 pn zh zh n牛整洁 肥马壮 养鱼蟹 献城乡 tu r xi n开进取 忍负重 不奋斗 动八方 三、选择题 (10分)1.下面带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个是 辅导(f) 哺育(f) 悄(qio)无

2、声息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_ _ 弥留之际 疾驰而去 针锋相对 深明大意 井然有序 节衣宿食 宽容大渡 熟能生巧 颠沛流离3.下面三组词语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_ _代替替代 著名名著 式样式样 4加点语句用得不恰当的句子是_ 几个战士趁着夜色,在院子里负隅顽抗,终于等来了增援的友军,一举击退了日寇。 妈妈第一次照着菜谱烧酸菜鱼,虽然很认真,结果却远不是那个味儿,这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在回答邻家小弟弟“作文写得好靠什么”时,陈玥说:“古人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_ 改善我们的生活水平要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 近年来,我

3、国大范围地区陆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空前旱灾。 其实,投篮就跟剪纸一样,只要多练习,就会有准头的。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分) 1.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 ,我的 就立刻变得 。姥姥的剪纸(3分)2.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 ,每一个舞姿都 ,每一个舞姿都是 和 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 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 。安塞腰鼓(3分)3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 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 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 穿着各色的衣裳, , ,像 朝我们飞过来。草原(3分)4.从古到今,祖国的安危与荣辱总是高于一切。闻官

4、军收复河南河北,杜甫欣喜万分,先是“初闻涕泪满衣裳”,继而“ ”;陆游心系祖国的统一,临终嘱咐儿子:“ , ”;为了国家的利益,蔺相如对廉颇不是斤斤计较、针锋相对,而是 ,真是深明大义啊!詹天佑为了给中国人争气,顶着帝国主义者的阻挠、要挟和 ,主持修筑京张铁路,不愧是一位 工程师。(6分)五、阅读短文,完成答题 (27分)短文1: 麋鹿片段 (11分)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据科学家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有麋鹿 ,但汉朝以后就【逐渐 陆续】减少,再后来竟然销声匿迹。1865年,有人在北京南郊发现了120头麋鹿,并撰文向全世界介绍。随后,数十头麋鹿被【相继 陆续】盗

5、往欧洲,在伦敦、巴黎和柏林等动物园里展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1联系上下文,在【 】里选择合适的词语,用“”标出。(2分)2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3分) 3选择题。从 “据科学家考证”和“几乎绝迹”这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在介绍事物时,非常注意说法的 (2分) 生动形象 准确妥帖 通顺完整 4选择题。短文介绍的内容时间跨度很大,但读来觉得前后连贯流畅,是因为恰当地用上了一些词语,如: (2分) 数十头,惨遭厄运,几乎绝迹 经历,竟然,从此 再后来,随后,最后5对于麋鹿的经历,作者先后怀有怎

6、样的情感?请用几个词写出来(2分) 短文2: 狮子和野牛 (16分)傍晚,一群野牛正沿着河岸缓缓地向前行进,全然不知道前方已经是危机四伏六七头狮子正躲藏在草丛中,等待着它们的到来。有两头野牛带着一头小野牛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欢快地奔跑着。它们离牛群越来越远,却离危险越来越近了。突然,埋伏的狮子纷纷跃起,扑向离群的三头野牛。野牛猝不及防,掉头就跑。狮群紧追不舍,其中一头狮子几个腾跃,就将落在最后的小野牛扑进河里。小野牛在河里拼命挣扎,其他的狮子赶来一起咬住它,想把这个战利品拖上岸享用。就在狮群即将如愿以偿的时候,一条巨鳄突然从河里一跃而起,张开血盆大口牢牢地咬住了小野牛的尾巴。这时,狮群和鳄鱼在河

7、里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拉锯战。几个回合下来,鳄鱼寡不敌众,小野牛被群狮拖上了岸。可怜的小野牛,也许即将成为狮子的美餐了!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奇迹发生了:数百头身强力壮的野牛狂奔而来,如风而至,把狮群和小野牛团团围在中间。原来,是离群的两头野牛搬来了救兵。救兵中,一头野牛开始挑战一头狮子,它怒目圆睁,踢跳腾跃,吼声如雷,被挑战的那头狮子先前的威风荡然无存,只能落荒而逃。但是,其他的狮子仍然紧紧地咬住小野牛,不肯松口。众野牛发怒了,它们排成战阵,缩小包围圈,一步步逼近狮子和小野牛。又有一头野牛,对准其中一头狮子猛冲过去,牛角用力一挑,那头狮子就被挑飞到空中,然后狠狠地摔到地上!它惩罚狮子的几个动

8、作干脆利落,一气呵成,使人很难相信它居然是一头食草的野牛!紧接着,群牛嘶鸣,声震旷野,野牛向狮子发起总攻了。面对群牛那雷霆万钧的气势,剩下的几头狮子惶恐万状,只得松开口四散逃窜。那头可怜的小野牛挣扎着,摇摇晃晃地回到牛群中,被群牛紧紧地护卫在中间。落荒而逃的狮子,在远处眼巴巴地望着眼前的一切,完全没有了先前的凶悍和霸气。残阳如血。牛群浩浩荡荡,仍然沿着河岸缓缓前行,犹如一头头黑色的精灵。它们用团结、勇敢和力量,演绎了一场震撼人心的生命之歌!1“如愿以偿”的意思是 ,“愿”在文中指 ;“寡不敌众”的意思是 ,“寡”在文中指 。(4分)2“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奇迹发生了”,这“奇迹”是 (2分)

9、3 读第段,把小野牛遇袭的过程补充完整。(3分)一头狮子将小野牛扑进河里( )( )狮群与鳄鱼展开拉锯战 ( )。4判断,在最正确的说法后面打“”。(4分)小野牛奇迹逃生的原因是:(1)小野牛非常机智、勇敢,挣脱了狮子的撕咬。 ( )(2)一条巨鳄和狮子争夺小野牛,小野牛趁机逃脱。 ( )(3)两只非常勇猛的野牛和狮子搏斗,救下小野牛。 ( )(4)是野牛们同仇敌忾、紧密团结,击败了狮子。 ( )5. 读第段,写出你的感受。(3分) 六、习作 (30分)开卷有益!写一件自己读书受益的事,注意表达出真情实感。(习作稿纸另附)口试部分20分七、背诵(10分)将本学期要背的课文做成签条,学生任抽其一

10、,当场背诵。八、口语交际(10分)从以下话题中任选一个完成:1我喜欢的一句名言。说出喜欢的理由,要能结合自己的生活来谈。22011年,最让我难忘的一个瞬间。3. 向同学介绍自己最好的一位朋友,讲出他(她)的特点,让别人也了解他(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设计意图说明第一题,考查书写水平,内容选自本册教材古今贤文(读书篇)。第二题,所写的字都是本册教材要求“四会”的字,考虑到了字形结构的代表性,放在常用词语构成的语境中,也能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新字的能力,以及常用词语的积累、理解水平。第三题,本题内容都源自课本,且都是课文或单元练习中所突出的重点训练内容。考查的能力项主要

11、是:读准该掌握的生字、多音字以及方言习惯中易读错的字;分辨常用词语中的音同/近字、形近字;理解常用词语的感情色彩,了解一些诗文名句的基本意思,并能恰当运用;句子中有无常见毛病的判别。第四题,以填写关键词语、诗文名句等形式,主要考查的是:根据语境提示填写教材中要求读、背的优美诗句和关键词语的水平。 照课文填空和根据语境提示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填空的形式,既注重了教材的整合,也体现了“以本为本、读背积累、灵活运用”的教学与评价愿望。第五题短文1:主要考查的是:联系上下文,利用文本信息对相关词句作出合理的解释。完成题目时,或提炼,或概括,或用自己的话叙述。短文2:几个题目,有的关注短文的用词,积累词语,把解释词语的权利交给学生;有的要求揣摩表达顺序,读懂语段的大意,并作简要概括,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有的考查学生理解判断能力的题目,采用了一组判断题,降低了难度,而且几个小项有主有次,学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体现了测试的包容性。第六题,依据课标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要求,在内容上,给定的是常见的而且是有话可写的范围,能考查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以及基本的生活观、价值观等。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二、 根据拼音,联系词语意思,在里填上合适的字。(16分)稼 裕 忧 腔犁 粱 镰 筐棚 猪 殖 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