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小学校园文化.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932581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小学校园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沈阳小学校园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沈阳小学校园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沈阳小学校园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小学校园文化.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案由沈阳艺馨校园文化建设公司提供: 人文和自然的学校环境,能给学生潜移默化而产生深刻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打造学校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小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打造学校环境重视校园绿化,美化为保证,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化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

2、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本文就农村小学如何打造学校环境,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谈几点肤浅的做法。关键词 农村学校 如何打造环境 促进校园文化我校地处高原坝区,坐落在四面横山的一个膨胀土的小山坡上,是一所全日制农村级完全小学,在校学生500余人,教师21人,由于经济落后于一九九二年二月,由村名集资34万余元,建盖一幢1072平方米的教学楼,没有其它附加设施,只有一幢教学楼矗立在一个寸草不生的小山坡上,无水源、无树木,教师宿舍是几间村委会60年代建盖的碾房,现在破烂不堪,要在这样的学校搞校园文化,这是对校长工作的一个考验。这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

3、建设的一个严峻的课题。行为科学家罗杰.巴克认为“环境对于激发和形成人在环境中的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学校是传承文化的阵地,是学生成长的乐园,进步的摇篮。优美的校园环境是一副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精美画卷,更是一部内容丰富,形式立体的教科书,它有助于陶冶师生的品格情操,塑造师生们的美好心灵,激发师生们开拓进取精神,促进师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学校不但要创优校园环境,更要加强提升校园环境文化活力,优化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形成校园环境文化,作为农村小学如何利用现有条件体现出这精神面貌和底蕴,让人们一进校园就能感觉到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一、加强学校环境建设学校环境具有“桃李不言”的特点,它能

4、使师生自然受到熏陶,暗示和感染。“环境育人”又是教育界尽人皆知的教育信条,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都直接反映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育人理念。因此,作为一校之长,应该从创建优美校园环境为主要内容来经营学校,促进校园文化建设。1.打造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学校环境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作用。农村小学自然环境要彰显地方特色。首先,是绿化校园。农村小学校园绿化无需跟城市学校一样栽种所谓的奇花异草,名贵树木。应该因地制宜,一校一品。多栽种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树木、花草,既经济实惠,又美观大方,农村小学校园内应

5、多些天竹木、松树等不落叶乔木,而不要千遍一律的花坛、草坪。其次是布局,农村小学受地形,地势等因素影响,校园往往比较狭小,校园内部高低不平,应根据各校地形地势特点合理布局精心设计,节约施工,同样可以把校园建设得优美漂亮,同时还可以弥补资金不足的困难。例如:我校地形地势呈坡形地势,如果整块绿化,整个校园没有一处平地,如果整块校园平整后在进行绿化,学校没有经济实力,望而生畏,学校采起了梯形台试绿化合理布局,整个校园环境变得和谐而优美。这样打造校园环境,真正做到了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具有科学性,另外是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性。其次是经济实用,花钱少。在校园内栽种树木,种花草,打造校园

6、环境,要做到:绿化、净化、美化,要号召师生“自己动手建校园,把绿化草地,公共卫生场地分到各班,落实责任制。组织学生拔除杂草,浇水施肥,修剪花木,天天打扫公共场所,使校园里面无纸屑,墙壁无涂污,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这样既绿化净化了校园,又增加了师生的爱校意识,做到处处是翠绿,时时飘花香。2.在打造学校环境的同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校园绿化的基础上,精心搞好花草树木的搭配和修剪,使校园里的绿叶红花相互映衬,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在环境点缀上要体现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审美观,如:在主要的体育活动场地,塑造以体育运动为主要的雕像标语;在教学楼内开辟作

7、品栏,精品屋,特长展示等。张挂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电脑作品、展示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让学生在特长展示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和思想,为学生提供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在教学楼和教室张贴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名言警语,书写催人奋进的标语。体现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文化主题;利用楼道转角,立柱悬挂语录牌或标语:如,慢步轻声,提醒大家保持安静的学习环境。校园的合理布局、建筑物的装饰,校园绿化,美化等文化景观的打造,通过花草树木,名人塑像,橱窗,宣传栏等,让学生耳濡目染,令人置身其中,美不胜收。校园环境的打造切实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增强广大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大件学校校长负责,小件由师生自

8、己动手完成:如教室,办公室的布置,环境卫生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通过绿化、香化、净化、园林化、知识化,让校园的一景一物,每堵墙壁,每个角落都在无声地说话。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花园,温暖的家园和幸福的乐园。3.“一个学校要发展,一定要有一种优美环境校园文化的定位”。校园环境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是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而且能够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同时

9、,还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校长应善于在教育实践中把校园文化逐步积淀下来,成为一种教育影响力,一种孕育着巨大潜力的教育资源。因此,新车小学坚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品牌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载体,突出“以人为本、和谐育人”的教育理念,强化“三风”建设;坚持以优雅的校园物质文化陶冶人,以高尚的校园精神文化激励人,以科学的校园制度文化鞭策人。经过四年多用心经营和精心打造,新车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校园环境风格 绿色学校,为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提高、学校的发展创设了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发展氛围,促进了师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

10、办学品位的自我提升。校园环境真正成为学校全面育人的辐射源,素质教育的能量库。二、构建学校制度环境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健全科学的学校管理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体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制度环境。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实施,要按章办事、不徇私情,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要清理和废除旨在卡、压、罚的规章制度,改进不科学的管理办法,提倡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以制度改革对学校进行系统重建,特别要对教师评价制度进行改进,用评价激发教师的内趋力和职业幸福感。既要注重组织体制和规章制度的建设,更重视教育管理的人文意蕴,在依法、高效、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实现情感管理,以共同的价值观来构筑

11、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机制,从而形成议政充分民主、行政雷厉风行、监政及时到位的现代学校管理文化特色。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使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制度环境,促进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要加强学生管理改革,着眼培养学生民主意识、沟通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建立健全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构建学校制度环境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三、丰富学校行为环境,彰显校园文化风貌1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校活动。活动设计要体现通俗性、高雅性、益智性和趣味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活动内容要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有利于培养和锻炼

12、学生的综合素质,再现学校文化精神;2从学校实际出发,组织好通过各种融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增进知识,拓宽视野,培养能力,陶治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因地制宜开展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植树节等各种节日活动;3积极开展各种读书活动。要办好学校图书室(馆),在增加藏书量的同时,要重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要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要扎实推进古诗文经典朗读、童书阶梯阅读、琴棋书画进校园、健体启智体育活动和游戏进校园,让学校成为富有人文底蕴、艺术气息和运动活力的和谐校园。要经常举行报告会、讲座、征文、演讲比赛以及优秀教育报刊导读等,使学生了解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的

13、新形势、新发展,培养学生判断能力、语言与文学表达能力,要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读书活动,推动学生的读书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世界。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一把手”对学校文化建设负有主要责任,要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2认真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规划要体现精品意识和时代特色,凸显文化建设。要因地制宜,明确措施,抓好规划的实施落实;3加强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学校文化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学校要组织广大教师认真思考和研究学校文化建设所具有的丰富性,尤其要在校园景观、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网络运用以及制度建设和校本管理等领域有所构建;认真思考和研究学校文化建设所具有的层次性,发挥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对学生健康成长、养性怡情的作用。通过调查、参观、研究、总结,使教育工作者对学校文化建设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并在办学实践中进行细致的落实;4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学校对学校环境打造,文化建设,保证一定数量的资金。把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其它建设结合起来,形成整体推进的合力。 如需了解更多请登录中国校园文化网 了解更多案例和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