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高三下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93192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高三下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高三下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高三下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高三下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高三下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高三下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高三下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事件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无关的是A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B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C罗斯福新政的实施D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2读表贾国雄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对表中信息的合理解释是A国家优先发展农业经济B计

2、划经济更加注重效率C政府抑制工业过快增长D两阶段的增长基数不同3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从时代特征看,与“当今”最契合的是A商朝B西周C战国D西汉4阅读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为解决建交国家逐年减少的问题,当时新中国采取的主要对策是A继续采取“一边倒”方针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5罗马法规定四条脚动物致人损害的,该动物的所有人应对受害人给予赔偿。有人从非洲带回来一只二条脚的鸵鸟,致他人受到了损害,被害人便将鸵鸟的所有人告上法庭,获得赔偿。这一案例A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B反映了罗马法的缺陷C推动了万民法的形成D体现了

3、类推适用原则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B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7卢梭说:“如果自然曾经注定了我们是健康的人,我几乎敢于断言,思考的状态是违反自然的一种状态,而深思的人乃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卢梭在此A赞赏理性对人类的价值B倡导浪漫主义的生活态度C呼唤人本身的彻底解放D强调生命权是人的自然权81930年代的中国,各色各样

4、的国货运动进展得如火如茶,19341937年四个国货年更是被冠以“妇女国货年”“学生国货年”“市民国货年”“公务员国货年”等不同主题。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迫切发展民族工商业的愿望B民众爱国觉悟得到较大提高C大力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民族企业遭受经济危机冲击9下表为江南25个市镇373座桥梁建造情况统计简表(单位:座)时期宋代元代明初明中后期清前期清中期数量102727993059注官建与民建的总比例是1:12如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宋代商品经济落后B民间建桥技术更高C政府财税收入下降D商贸贩运逐渐发达10汉书艺文志在评价战国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

5、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它所评价的是 ( )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家11下表是近代中国部分年份进出口商品贸易比重表(占总值%)。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年份进口商品出口商品钢铁和机械棉纱及棉制品棉花矿砂及金属1925年6.520.73.82.91928年7.215.83.42.11931年9.37.92.91.6A中国轻重工业发展趋于平衡B南京国民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C当时国内工业建设有所发展D民族工业在“一战”后迅速萧条12面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胡佛这样告诉他的秘书:“我们在萧条时期所遇到的困难,百分之九十是由恐惧引起的。”这反映出A恐惧引起经济危机B

6、政府不愿意承担反危机责任C经济危机程度较轻D政府未看到经济危机的严重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 材料 五代十国是唐代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发展,黄河流域战乱频繁,关卡林立,役税横加,人民流离失所,生产凋敝。反乱思治、渴望统一成为人民的迫切愿望,周世宗柴荣出身微贱,深知民间疾苦。继位后以盛世先贤为榜样,要做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对国家经济进行整顿和改革。首先鼓励开垦荒田,把中原无主荒田分配给逃亡人户耕种,优待从辽朝返回的逃户;减轻租税,取消两税以外的苛捐杂税和一些徭役;兴修水利,疏通河道,恢复以开封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网;抑制寺院经济,使后周控制的劳动力和土地大量增加。周世宗在位虽

7、不到六年,但他的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赵宋之世”的开创者并不是赵匡胤,而是后周世宗柴荣。摘编自刘铁男、赵辉周世宗柴荣的经济改革策略考证等(1)根据材料,指出周世宗经济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世宗经济改革的影响。14(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诸侯所受者其尊皆天也。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 在董仲舒看来,天是百神大君,天具有仁义礼智信,皇帝是天的儿子。人间的一切都是天造就的。天按照自己的模样造就

8、了人,人秉承天的意志长出了身体,这就是人符天数。田地有上下之别,人间有尊卑之别。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合于天道的伦理范畴。中国哲学与文化问题(1)分别概括三段材料的思想核心。(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董仲舒的思想形成的背景。(3)你怎样看待这一思想学说?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A【答案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击下,意大利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各阶层对现状不满,1922年10月,意大利国王任命墨索里尼担任总理,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建立,故A符合题意;

9、受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的打击,德国法西斯和日本法西斯政权趁机上台,故BD项不符合题意;在1929年到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进入大萧条时期。为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故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D【答案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前三十年间工业产品产量增长倍数高于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主要原因在于,两阶段的增长基数不同,D项正确;改革开放前国家优先发展工业,A项错误;比起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市场经济更加注重效率,B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并未抑制工业过快增长,C项错误。3、C【答案解析】根据“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

10、可知,这一时期强调富国强兵,通过战争手段兼并他国,这符合战国时期特征,选项C正确;商朝、周朝和西汉都是统一政权,战乱不是主要特征,选项A、B、D排除。4、B【答案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新中国成立后面临较大的外交困难,为了积极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我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B项正确;“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后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举措,排除A项;参加日内瓦会议及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均是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体现,排除CD两项。故选B。5、D【答案解析】法律规定四脚动物伤人,动物主人需要赔偿受害人。题干中鸵鸟不属于四脚动物,但是判决结果依然要求所有人赔偿受害人,说明罗马法坚持

11、了类推适用原则,即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一定行为,但其足以造成一定的社会危害时,将具有相似性质的行为法律扩充适用或者援用同它有类似性质事项的法律进行定罪量刑,D正确;罪刑法定原则指的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题干中的案例属于动物伤害,有相关规定,判决结果是维护了公平正义,排除A;题干体现了罗马法能根据实际调整,不属于缺陷,B排除;C 与题无关,排除。6、C【答案解析】董仲舒的新儒学是对原有思想的融合,没有创造出新的思想和新的体系,所以其不是“全新的创造”,故A错误。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没有体现人性的尊严,故B错误。理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辩化,属于理学对

12、于儒学的全新的创造,故C正确。“三纲五常”由西汉董仲舒提出并一直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理学虽然也强调“三纲五常”,但是并不属于理学“全新的创造”,故D错误。7、B【答案解析】根据“思考的状态是违反自然的一种状态,而深思的人乃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可知,卢梭主张“回归自然,强调人的感性,反对理性至上,符合浪漫主义的特点,故选B;材料反映卢梭反对理性至上,并非赞赏理性,排除A;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8、A【答案解析】材料显示,1930年代,社会特意设置不同主题的“国货年”以增强人们使用国货的意识,意在推动国货的发展,反映了处于内忧外患中的中国迫切需要发展工商业,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

13、民众爱国意识的高涨,并不能体现民众爱国觉悟提高程度,爱国意识不等于爱国觉悟,排除B;国货年涉及的是消费领域,而经济建设围绕的是生产领域,排除C;经济危机的冲击多表现为失业、商品滞销等,D与题无关,排除。9、D【答案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受商贸发展的要求和推动,明清时期江南桥梁建设特别是民建桥梁远远多于宋元时期,D项正确;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有所发展,民间建筑桥梁增加是基本社会生产生活需要,民间建桥多于政府行为,不能说明财政收入下降,ABC三项不符合题意。10、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材料中“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是关键信息,这是道家辩证思想的体现。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仁政;法家主张变

14、法革新,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11、C【答案解析】从材料中钢铁和机械的进口不断增加可以看出,工业建设有所发展,故C项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1925年到1931年重工业机械的原材料进口不断增加,这说明中国重工业有所发展,但体现不出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均衡,故A项排除;材料中钢铁和机械的进口不占绝对多数,所以看不出南京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1925年以后经济发展,不是一战以后的萧条,排除D项。12、D【答案解析】胡佛总统告诉秘书的这句话说明总统对于危机很乐观,并没意识危机的严重,D正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引发危机,A错误

15、;B与题无关,排除;1929年经济危机破坏大,空前严重,C错误。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战乱频繁,赋役繁重,民生凋敝;反乱思治、渴望统一成为民心所向;周世宗深知民间疾苦,立志要有所作为。(2)减轻了农民赋役负担,促进了中原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阶级矛盾,稳定了统治秩序;增强了后周的经济实力;为后来北宋的局部统一奠定了基础。【答案解析】(1)依据材料中“黄河流域战乱频繁,关卡林立,役税横加,人民流离失所,生产凋敝。”、“反乱思治、渴望统一成为人民的迫切愿望”、“周世宗柴荣出身微贱,深知民间疾苦。继位后以盛世先贤为榜样,要做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对国家经济进行整顿和改革。”等信息从社会背景、人民要求、周世宗的个人因素等方面指出周世宗经济改革的背景。(2)依据材料中“首先鼓励开垦荒田减轻租税,取消两税以外的苛捐杂税和一些徭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