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核心理念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930866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核心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课程核心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课程核心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课程核心理念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课程核心理念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核心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核心理念(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核心理念展开全文新课程核心理念一、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一】“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 发点。【二】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 【三】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 【四】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整合。【五】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 本生存方式。【六】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 发展的发展观。【七】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 【八】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二、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行为会发生哪些变化?【一】在对待师生关

2、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二】在对待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三】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四】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三、新课程要求教师怎样给自己定位? 【一】文化的传播者;【二】潜能的开发者;【三】学习的促进者;【四】发展的伴随者; 【五】教育的探究者。四、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所引起的变化?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二】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 【三】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 【四】掌握新的技能,学习新的技术。【五】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发提高自己。五、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首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 合作关

3、系。其次,要建立正确的评价导向,第三,要给学生提供质疑 的足够的时间。【二】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 提问的习惯。其次,要引导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学生的提问要少而 精。第三,要引导学生把握提问的时机。【三】改革教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学会提问,就 要改变传统的教法。要在预习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要在实践中让 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六、怎样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学习新的课程理论,转变传统思想观念。 【二】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三】具体把握课程特征,体现课程综合实践活力: (1)教学关系 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2)课程开展的时空上体现灵活性

4、(3)活动形式的 多样化。(4)优化综合课程评价,强化课程综合实践功能。七、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 【二】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三】实行探究性学习,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八、探究教学需要树立哪些基本观念?【一】潜能开发观;【二】问题探究观;【三】学生主体观;【四】行为实践观;【五】个性差异观;【六】师生合作观;【七】生命发展观;【八】评价过程观。九、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一】激发导入,自学探究;【二】解疑导拔,合作探究;【三】明理强化,实践探究;【四】激励评价,引伸探究。十、怎样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一】教学的要义是使学生“会学习”。【二】激发

5、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1)培养 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学习品质; (2)培养学生乐学、勤学、好学的学习 品质;(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善于创造性思维,具有强烈的 创新意识,有“应激”的创造素质,能够多侧面地思考问题。十一、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让教师“动”起来。【二】让学生”动”起来。 (1)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体验成功感 受;(2)在活动中提高实践能力;(3)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愉快的教学情 景,优化教学过程。十二、怎样开发学生的差异资源?【一】针对基础差异,采用分层教学。(1)目标弹性化;(2)辅导层 次化

6、;(3)合作层次化。【二】开发气质差异,采取异质异教。【三】尊重兴趣差异,鼓励自选学法。【四】、开发情感资源,运用激励机制。(1)多向评价;(2)多层展 示。十三、怎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讨论。(1)研究协商;(2)有的放矢;(3)互 相提问;(4)动态分组。【二】及时调整合作方式。【三】科学组织分层学习。 十四、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用心琢磨和恰当运用教学语言。【二】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环境。( 1)教师要调整自 己的面部表情;(2)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衣着、举止;(3)教师要注重自己 的教学态度。【三】用心促成教学高潮。 【四】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

7、喜悦。【五】注意课堂批评艺术。 十五、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一】发挥教学民主,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启发思考, 培养创造性思维(2)捕捉闪光点,激励差生主动参与学习。【二】引导学生提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1)创设情境, 激励发问,让学生会提问题; (2)创设“激发矛盾”的条件,让学生善 于提问题。【三】培养学习热情,锻炼坚强的意志。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2)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十六、怎样让课堂充满探究的气息?【一】精心设计,保证探究活动的开展。 (1)营造特定的研究氛围, 让学生敢于探究;(2)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

8、乐于探究;提供 探究的成功体验,让学生乐于探究。【二】铺路搭桥,保证探究活动的畅通。 (1)问题要有探究性; (2)讨论要有针对性;(3)练习要有实践性。【三】留足空间,保证探究活动的落实。 (1)少“占”多“让”; (2)少“扶”多“放”。十七、怎样才能在创新型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一】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二】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三】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有的新理念教育理念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先导和灵魂。有位教育专家说: 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 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效果

9、。因此,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 念,更新现代教育观念。在新课程背景下,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 为本的核心理念主导下,教师还应确立教育即服务、教育即交往、课 程即生活、合作即发展、学习即生存等现代教育新理念。一、教育即服务在传统教育中,由于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有限,教师是知识的重 要的拥有者和传授者,教师对学生享有绝对的知识权威,教师始终以 施教者的面孔出现,面作为学习主人、发展主体的学生,却只能是唯 言是听、惟命是从,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管理服从状态。然而,在经 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今天,教 育是一促产业,也是一种消费。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其直接服务的对 象

10、是全体学生,这就必然要求增强服务意识,发挥服务功能。学生在 其身心发展过程中有许多需要,诸如认知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尊重 的需要、常识的需要等等,而这些需要大都要求在学校里获得,这就 要求教师要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师服务,而教师的这种特殊的服务也 是教师应尽的义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扮演学生学习的 指导者、行为的示范者、活动的组织者、智能的开发者、心理的辅导 者、发展的促进者、人生的导航者、成长的帮助者等多重角色,教师 的这多重角色功能也就是教师应有的多重服务功能。WTO服务贸易 总协定将世界服务贸易分为12 大类,而教师服务被列为其中第五大 类。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即服务,服务

11、即教育,要求教师要 牢固树立教育为人民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观念,努力为学生 的健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二、教学即交往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文中指出: 教育 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任何人都是在社会交 往关系中才能产生和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 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现代教学交往论认为,课堂教 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是师生之间的 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在新课程背景下,坚持 教学即交往 的教学本 质观,就应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和的师生关系,努力构建师生 间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交往策略,

12、改善师生间多形式、多途径的教 学交往活动,使之达到心灵相通、情感相依、精神相融。这就要求打 破学校围着课程公转,教师围着教材自转,学生围着教师旋转,师生 围着课堂周转的固定模式,摆脱学科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和应 试第一、分数至上、英才主义的传统桎梏,努力为学生营造开放、多 元的支持性合作学习环境,创设安全自由的互动性教学交往情境,努 力把自主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把自主活动的时空交给学生,尽可能 为学生提供自问互问、质疑释疑、讨论辩论、表演表达、交流合作、 创造成功的教学交往机会。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发生动态 的、实质性的教学交往,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也只有使学 生成为教学交

13、往的主体,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 体、发展的主体。三、课程即生活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生活的外延与学生学习的外延相等, 学生既需要在课内打基础,又需要在课外谋发展,学生学习方法和学 习能力的训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外生活。著名教 育家陶行知先生说: 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过什 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 。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 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教育要通 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的 生活即教育 这一超念,对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新课程背景 下,强调生活即教育、教育即

14、生活的和谐统一的大教育观,强调大 力开发课程资源,把课程资源的内涵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要 求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努力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 通、学科间融合的开放而有活力的教育体系,将生活引进了课堂,让 课堂走向生活,把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把课内外学习 和生活积累运用结合起来,开放教材、开放课堂、开放时空、开放评 价,使生活成为活的教科书,引导学生去生活这本无字书,使学生 在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增长才 干,使新课程教学变得更有生活化,更具时代气息。四、合作即发展在传统教育观念里,教师习惯于以学科为中心实施教学,各自为 战;习惯于个体手

15、工作坊式的工作模式,画地为牢;习惯于更多地关 注自治和个人发展,自以为是,致使各学科形成教学壁垒,处于封闭 状态,缺少必要的联系、沟通与合作,教学中的所有问题都靠自己扛 。然而,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强调综合性、跨年级、跨时空的 横向合作和纵向合作。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加强学科的交 叉与渗透,交融与沟通,增强同伴的交流与对话,交往与兼容,达到 教学资源共享,相互协作,优势互补;教学经验融合,相互启发,拓 宽思路;教学实践反思,相互切磋,砥砺思想。同时,通过教师与学 生的合作,与学生家长的合作,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与专家、学者 的合作,与研究室、实验室、图书室、资料室等相关教学辅助人员的

16、 合作,与社区教育力量的合作等等,形成民主协商,平等对话,达成 多边互动,多向交流,使现代教育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 融合和利用,使教师在动态生成课程、生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 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从而实现合作发展、共生共荣的理 想目标。五、学习即生存21 世纪将是学习的革命化、社会化、终身化的社会,人们都将走 进信息高速公路,学习力成为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力。只有学习精彩, 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成功,生命才会成功。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 夫勒说。面对以几何速度不断翻新的信息洪流,一个希望获得成功的 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不再是他已经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他是否具有 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