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古诗两首4.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93045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5 古诗两首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5 古诗两首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5 古诗两首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5 古诗两首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5 古诗两首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 古诗两首4.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元日教学设计一、导入诗题1.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学生读诗题2.理解“元”及“元日”的意思。 二、初读古诗学字词1.正确流利读古诗学生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不认识或难理解的字多读几遍。读准生字“爆、屠、符”的字音。师生评价。把整首诗读得正确、流利。 2.抑扬顿挫读古诗师范读“爆竹声中一岁除”,指导抑扬顿挫读诗句。学生练习。指名读,继续评价指导。 3.自我探究学字词 (1)自学古诗,圈圈画画看看能读懂哪些字或词, 暂时读不明白的词语,用“?”标注。(2)交流共享,识字解词 理解“屠苏酒”,学习生字“屠”先由学生交流,再由老师补充介绍:古时候,人们过年时有

2、这样的习俗,在除夕挑选最新鲜的 屠苏草泡在酒中,到大年初一早晨,一家人围在一起,朝着东方升起的太阳,喝下这新鲜的屠苏酒,据说可以驱赶瘟疫。观察生字“屠”,说说识记方法以及书写要点。学生描红、仿影、临帖。理解“爆竹”,学习生字“爆” 学生交流。老师补充“爆竹”的由来。观察生字“爆”,说说识记方法以及书写要点。学生描红、仿影、临帖。出示练习,区别“爆”和同音字“暴”的用法:1.这场( )雨来得真够猛烈。2.今天,网络上( )出了一个特大新闻。3.过年啦,小朋友们燃放烟花( )竹,不亦乐乎。4.你这( )躁的脾气可要好好改一改喽。老师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正确运用这两个字。理解“一岁除

3、”,拓展古诗句 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 (“岁”表示“年”的意思)出示白居易、刘希夷的2句诗,拓展古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3) 质疑问难,释疑解惑 查字典明意思,理解“曈曈日” 师:同学们还在哪些地方打上小问号了?咱们再来交流交流。 学生提出对“曈曈”的疑惑。师:这是一个在平时阅读中难以遇到的生僻词,遇到这个拦路虎,该怎么扫除它?(查词典)出示“曈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的两种解释,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义项。说说对“千门万户曈曈日”的理解。 看插图明意思,理解“桃”和“符”,学习生字“符” 学生提出对“桃”“符”的疑惑。看书上的彩图,猜猜“桃符”指的是什么。

4、出示“桃符”,了解春联的由来。 师小结学习方法:刚才大家通过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自己读懂了一些词语。而对于像“曈曈”“桃符” 这些一下子不能读懂的词语,通过查词典、看插图、找资料等方法,也理解了它们的意思。(屏显理解词语的相关要点)三、品读感悟懂习俗1.默读古诗,思考圈画 师:自由读读这首诗,想一想:诗中描绘了古人过新年时的哪些习俗?在诗中圈出来。 (屏显“自学提示”,生自主学习,圈圈画画。) 2. 交流共享,读懂习俗 想象说话吟诗句,读懂习俗“燃爆竹”学生交流。说话练习:看着插图说一说“开始放爆竹了,孩子们有的,有的,还有的,可开心啦! ”(播放鞭炮声)指导学生朗读到位。紧扣“

5、暖”字吟诗句,读懂习俗“饮屠苏” 学生交流。创设情境,感受“暖”:喝了这屠苏酒,你有什么感觉? 师:这个诗句中有一个字就表达了人们饮屠苏酒的感受,找找看是哪个字? (暖)师小结。带着这种感觉读读这句诗。品味春联吟诗句,读懂习俗“换桃符” 学生交流。读读书上彩图中的春联。屏显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师:这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它以工整的对仗、简洁的文字抒发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指名读。齐读。 师:快过年啦,老师也想送一副春联给同学们,你读得懂其中的美好愿望吗?屏显春联:勤奋学习争三好,刻苦钻研登高峰学生交流。师:不同的春联送给不同的人,猜猜这些春联分别是送给谁的,表达了怎样的美好愿望。屏

6、显春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春种满田皆碧玉,秋收遍野是黄金 学生交流。善抓重点巧总结,动情吟诵元日诗 师小结:燃爆竹、饮屠苏、换桃符,几个典型的习俗,寥寥数语,作者就为我们勾画出古人过春节时的喜庆场景。 时至今日,每当辞旧迎新之时,人们总会吟诵起王安石的元日,谁来读读这首诗?四、动情吟诵明诗意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己再读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话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生自读,说意思。交流。有感情地背诵元日。五、关注背景悟诗理古诗我们已经学懂了,如果能关注诗人的创作背景,更有利于我们走进走进诗人的内心。(出示王安石简介以及此诗的写作背景)读读王安石的简介,重

7、点关注他49 岁时发生的事,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王安石当时是宋朝宰相,快过年了,这位宰相会想些什么?那时的他对革除旧制,推行新政充满了信心,诗人心中有着一种新事物终究要代替旧事物的信念。哪句诗最能体现王安石的心声?(总把新桃换旧符)其中哪个字最能表达他坚定的信心? 师小结:一个“总”字,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远大的胸怀。生有感情地齐诵古诗。六、悲喜对比感诗情1.过年时,王安石的心情是愉快的。同样是过年,唐朝诗人高适在除夕之夜的心情又是怎样?出示除夜作学生自读。指名读。出示重点词义,交流体会到的诗人心情。 2.再读古诗,感受诗人孤独、凄凉的心情。 3.同样是过年,两位诗人的心情为什么完全不一样?4.师小结:正所谓“情动而辞发”,诗人的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地抒发着自己的情感。现实中的境遇不同,写出的诗意境就不一样,俗话说“诗言志”,也是这个道理。5.再次吟诵全诗。王安石的志向就是在全国上下推行新政策,让老百姓过得更好,当时身为宰相的他对做好这件事充满了信心,他慷慨激昂地吟诵道:“爆竹-”(生齐诵)暖洋洋的晨光中,响起阵阵喜庆的鞭炮声,这时王安石看着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崭新的对联,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忍不住大声吟诵道:“爆竹-”(生齐诵)春节即将来临,让我们带着春节的喜悦,带着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一起吟诵:“爆竹-”(生齐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