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教案.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93028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 知道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2、能力目标: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 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

2、己的行为负责; 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关于责任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责任的两层含义:“应该”和“不应该”做的事情。)2、关于责任的来源。(举例说明。强调许多责任不只有一个来源。)3、履行责任的代价、回报和冲突。(应通过讨论、例举等形式来解决层次和角度问题,并获得某些经验和技巧)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课堂讨论、教师指导为主。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

3、讨,让学生在活动中呈现认识上的模糊、矛盾之处,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启发。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四、课前准备教师可以事先召集部分同学进行座谈,从正反两方面收集典型事例;要求学生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负责任的表现及不负责任的后果;让学生收集先进模范人物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社会的事迹。五、设计依据课标要求 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学情分析“责任”的概念模糊。不能全面认识承担责任所获得的回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关系。对承担责任所获得的回报斤斤计较,一旦不能如愿则怨天尤人。

4、一些中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自由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片面强调个人的自由而忽视或否定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总体意图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责任的概念,让学生学会评估承担责任的回报和代价,理解无私奉献的行为对个人、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培育“四有”新人。第一框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2课时)板书设计 责任的含义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 责任的来源 人负有不同的责任自己对自己负责谁在对我负责 负责的表现,不负责的后果我对他人负责,他人对我负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教学过程1、 导入:放学回家提供材料(某中学生放学回家后,发现妈妈病倒在床上,晚饭也没做好对此,你该做些什么?) 学生议论并回答

5、 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告诉这样的结果:那个中学生竟然背起妈妈来到了厨房。 意图:引出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责任?2、 讨论:什么是责任?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当中选择一个,探讨在这个领域中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填写在表格中。(2)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 意图:帮助学生明确责任的两层含义。应用:学生在学校,应该 上课专心听讲 不抄袭作业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 不用粗鲁的态度对待父母 ( B ) A B C D3、 录象:灾难中的新奥尔良 (1)观看一段影片,指导学生找出材料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物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

6、 教师讲解责任的几种主要来源。意图:使学生懂得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帮助学生了解责任的来源。 应用:完成教材P6练习;然后在全班交流完成QQ练P7/1/24、 角色扮演:我是谁? (1)每位同学准备五张小纸片,在每张小纸片上写下自己现在所扮演的五个主要角色,如“学生”、“子女”、“朋友”、“同桌”、“姐妹(兄弟)”。(2)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不超过6人。要求每个学生依次出示五张纸片,说出每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3)按照课本的活动步骤依次进行。(4)小组活动结束后,在全班交流活动后面的6个问题,请部分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意图: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在生活中扮演哪些角色,知道不同

7、的角色往往意味着不同的责任。要扮演好各种角色,必须尽到自己的责任。5、 设身处地:假如你是要求学生以小含为例,分析材料中其他人物的行为,如组长、老师、小含及其父母,探讨他们各自的责任、责任的来源等。并思考:谁该为小含负责?分角色回答扩展思考:利用P11的案例,想想不承担责任的后果意图:帮助学生明确每个人首先应该自己为自己负责。懂得自己负责的好处、表现,不负责的后果6、 小组交流:我第一次 (1)请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列举自己在当前的生活中,自己独自承担的责任,以及本该由自己承担却没有承担的责任。(2)在全班探讨:有些责任本该由自己承担,现在却由他人替自己承担,这会产生哪些后果?意图:引导学生反思自

8、己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责任的情况,使学生明确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承担新责任的过程,逃避责任,自己就无法真正长大。7、 学会感恩 (1)材料中列举了几项学生能够直接感受的、对自己的生活产生直接影响的、由他人承担的责任,请学生再补充几例。(2)将活动进一步拓展,请学生列举因他人尽到责任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安全、更文明的例子。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许许多多的人在承担着各自的责任,才有我们的健康成长和快乐的生活,对这些人我们应心存感激,从而激发学生为他人尽责的责任感;感受职业责任感的重要性,并初步树立职业责任意识,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打下良好基础。第二框 不言代价与回报(2课时)板书设计 承担责

9、任的代价与回报什么代价 什么回报 作出选择 承担责任 主动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承担 我无悔 感激、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认真履行责任的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按教材内容板书思考题:1、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讲回报时注意多角度:对他人、对自己)2、反思:不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后果(最好能举例说明)3、如何正确评估代价与回报?(选择评估承担)4、对于有些无法逃避的责任,我们该怎么办?(如:学生、子女等)5、责任心的至高境界是什么?(不言代价与回报,即奉献)安排学生分组讨论,由组长记录同学们的发言(课后交老师)。每个小组推举一个中心发言的同学,准备下一节课交流。其他同学补充发言。宣布下一节课的活动安排。模

10、仿百姓茶坊栏目,举行一个话题为“责任”的活动。角色安排:嘉宾6人(各组中心发言的同学);主持人(老师客串);观众(其他同学)请5位同学演绎竞选班委的小品(老师、小柯、小柯的朋友及父母);请2个同学准备讲述“苏珊”和“弗兰克”的故事;请其他同学查找书本17页上“时代楷模”的事迹。第二课时:布置环境:板书“责任”;座位调整; 活动开始:1、表演小品竞选班委2、主持人点明主题、展现问题;邀请嘉宾入座。3、嘉宾发言。小结:我们在承担自己责任的时候,不仅对他人有好处,自己也可能获得回报,如赢得自尊和自信,使自己独立性更强,得到他人的承认等。但我们也要为承担责任付出一定的代价,如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给自

11、己带来负担,也有可能会因失败而受到责备等。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付出代价而不承担责任,因为承担责任是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主持人按上一节课的思考题的顺序加以引导,及时作出小结)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反思:不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后果如何正确评估代价与回报?小结:每一种选择都可能有相应的代价与回报,我们应该自己作出选择。一旦我们作出自己的选择,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对于有些无法逃避的责任,我们该怎么办?讲述“苏珊”和“弗兰克”的故事小结:在我们的社会,有些人千方百计逃避自己的责任:有些人会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付出自己该付出的,得到自己该得到的,还有些人从来不计较个人的得与失,尽心尽力地承担着社会责任。

12、我们应该唾弃第一种人,努力成为第二种人,对第三种人,如果我们不能成为其中一员,至少我们应该心怀感激,正是因为他们,我们的社会才更加美好。责任心的至高境界是什么?故事:这就是奉献十多年前,湖南西部山区的一村办企业倒闭。当乡党委决定由全村党员干部及群众分担这笔债务时,村党支部书记宋先钦毅然决定由个人承担起偿还全部165万元债务的责任。于是,他和妻子、儿子连同媳妇一同走上了漫长的还债之路。十年中,他们办厂、打工、做鞭炮,经常到深夜一两点钟才睡。为了还债,大儿子整天扑在机砖厂,小儿子十年中共养了两千多只鸭、两万多只鸡、一百多头肥猪。由于缺少大人的照料,四岁的孙子被活活炸死;家中虽养着上万只鸡,孙女在除夕夜想吃一只鸡腿的愿望却得不到满足,弄得全家人眼泪汪汪地度过了一个除夕。十年过去了,一家人终于还清了连本带息将近三十万元的债务。还债后,宋先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办一桌像样的晚餐来慰劳一家人,挟一只鸡腿给孙女以表示自己的歉疚之情。其他同学介绍徐虎等人的事迹。小结:4、最后:各位嘉宾用一句话表达对“责任”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