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出栏6000-头肉牛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929133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出栏6000-头肉牛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年出栏6000-头肉牛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年出栏6000-头肉牛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年出栏6000-头肉牛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年出栏6000-头肉牛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出栏6000-头肉牛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出栏6000-头肉牛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出栏6000 头肉牛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 目 单 位: 蒙东万旗饲料有限公司项 目 建 设 地 点: 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东道村可 研 报 告 编 制 时 间: 二0一0年五月目 录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 概况1.1.2 财务状况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1.2 项目基本情况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1.2.2 产品方案及规模1.2.3 品种、技术、设备方案1.2.4 建设规模1.2.5 建设期限1.2.6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1.2.7 项目效益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4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2

2、.2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3.1建设地点选择3.2建设条件3.2.1 自然条件3.2.2 政策、资源、科技支撑条件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4.1市场分析4.1.1 产品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4.1.2 市场竞争优势分析4.2营销策略、方式4.3市场风险分析.第五章建设方案5.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5.1.1 产品方案5.1.2 建设规模5.2建设规划和布局5.3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5.4技术(工艺)方案5.4.1 技术路线及流程5.4.2 品种及技术来源的可靠性5.4.3 主要技术参数5.4.4 物料平衡分析5.5设备选型方案5.6主体工程方案5.7

3、辅助工程及其他工程方案5.8项目实施进度安排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6.1环保方针及依据6.2主要污染物源和污染物6.3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7.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7.2 劳动定员7.3 管理措施7.4 技术培训7.5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8.1投资估算依据8.2投资估算8.2.1 总投资.8.3 资金来源8.3.1 中央财政资金8.3.2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8.3.3 自筹资金及来源第九章财务评价9.1财务评价依据9.2财务评价基数9.3销售收入和税金及附加估算9.4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9.5财务效益分析9.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章社会效益分析10.1壮大主

4、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分析10.2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分析10.3带动基地分析10.4带动农户及农民增收效果分析10.5带动就业分析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 概况 (1)项目单位法定名称:翁牛特旗蒙东万旗饲料有限公司 (2)企业性质:民营企业。 (3)股东构成:自然人合资。注册资金 135万元。 (4)发展历程:蒙东万旗饲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 年,经几年的发展,公司成为本地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一定生产能力及经济实力的民营企业。厂区占地面积4745平方米,建筑面积1338平方米,其中生产车间408平方米、原料库264平方米、成品库396平方米、办公室270平方米。拥有

5、辽宁省大石桥鲍氏饲料机械厂生产的WSH500型卧式混合饲料加工机组及生产线一套,年生产预混饲料5000吨。 (5)主营业务:预混饲料生产销售。 (6)组织结构、人员结构:公司设有采购部、生产部、销售部、品控部、财务部五个部门,现有职工85人,其中管理和技术人员18人。公司聘用5名高级畜牧师对产品实行跟踪,为客户服务。 (7)公司经营理念: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三农”为平台,奉行“以客户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谋发展”的宗旨,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勇于创新,坚持采用高新技术,先进生产工艺组织生产,为用户提供优秀产品。 1.1.2 财务状况 到2009年末,项目

6、单位资产总额 6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525万元,流动资金125万元,年销售收入750万元。 1.2项目基本情况 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1)项目名称:年出栏6000头肉牛养殖基地新建项目 (2)建设性质:新建 (3)建设地点: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东道村 1.2.2 产品方案及规模 主要育肥肉牛,年出栏6000头。饲草种植基地80000亩。年加工饲料15000 吨。 1.2.3 品种、技术、设备方案 (1)主要品种:肉牛 (2)技术来源:本项目技术来源于国内成熟技术。 (3)主要设备:112台(套)。其中购置饲养设备30套;种植机械化设备43台( 套);饲草料加工机械33

7、套;防疫检疫仪器设备6套。 1.2.4 建设规模 (1)种牛引进:引进良种西门塔尔牛40头、利木赞牛40 头、草原红牛1500头。(2)建设保温牛棚30 栋,每栋800平方米,合计24000平方米;(3)草棚30间,每间建筑面积80平方米,合计2400平方米;(4)饲料加工厂2400平方米,其中:饲料加工车间1600 平方米,饲料库800平方米。(5)兽医室240平方米,综合办公室960平方米。(6)购置饲草种植机械及农具43 台(套);购置日加工生产能力40吨饲草料加工机械1 套;疫病防治器具6套;共计112 件(台、套)。1.2.5 建设期限为1 年,即2010 年10 月2011年10月

8、。1.2.6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1)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4456.4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141.49 万元,占总投资的92.93 %;铺底流动资金315万元,占总投资的7.07%。(2)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4456.49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投资1560万元,占总投资的35%;地方配套资金1560万元,占总投资的35%;企业自筹资金1136.49万元,占总投资的30%。1.2.7 项目效益(1)经济效益:通过项目建设年出栏育肥肉牛能力达到6000头。新增产值4242万元,新增利润1273.82万元。(2)社会效益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一是通过过腹转化缓解农民卖粮难问题。项目建成,每年可存

9、栏肉牛8000头,出栏肉牛6000头,至少过腹转化675万公斤玉米/年,自然减轻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调动起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是大量玉米过腹转化变成肉,产值效益翻番,农牧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三是在效益的驱使下,农民大力发展养殖业,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种植业大旗向养殖业大旗的转变。四是饲养企业与屠宰加工企业互利双赢。目前屠宰企业由于牛源不足,远距离购买原料牛增加了运输成本,饲养企业就近出售家畜,自然降低了活牛成本。五是使大量玉米秸秆和饲草得到就地转化,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本项目实施后,新增就业岗位 130人,并带动农牧民增收,社会效益可观。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范围、原则:1.3

10、.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5、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务院环保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1986年3月26日);9、200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10、200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11、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经济评估方法及参数的通知;1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项目和

11、管理办法;13、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4、赤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5、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的其他法律法规;16、翁牛特旗蒙东万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1.3.2编制范围、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发展规划,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通过投资规模、建设内容及配套设施的研究,确定项目的建设方案。、 通过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研究项目的合理性。、 根据技术、劳动安全要求,提出项目建设管理方案。1.3.3编制的原则1、报告在编制过程中,始终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可持续发展性等原则,阐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本着因地

12、制宜、统筹安排、节约投资、加快进度的原则。 1.4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综合评价: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本项目是加工企业的原料基地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区域发展规划,是实现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牧民增收的需要。项目建设采用先进的舍饲生产方式和饲草种植以及牛粪无害化处理,是草原功能性转变和生产方式转变,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的需要。 可行性;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政策,项目建设单位产业实力雄厚,有规模化养殖和饲草种植的土地条件和管理经验以及技术力量,具备建立牧草种植-肉牛养殖-肉食品加工-粪便综合利用增值产业链条条件,项目技术依托单位科技力量强,项目辐射带动面广,受农牧民支

13、持,项目建设条件好。 风险评估;产品市场风险和养殖基地的自然灾害风险,提高基地无公害肉牛产品质量,确保加工企业和目标市场销售,提高舍饲技术加强品牌宣传力度,防范和降低产品市场风险。 带动作用;本项目建设带动周边乡村农牧民发展舍饲半舍饲养殖,农牧民户均可增收2500 元,人均新增收入760 元。 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案:确定种牛引进的优良品种,防止园区种群退化;做好防疫严格控制疫情,做好畜棚建设和饲草种植加工,加强管理和培训,保障出栏肉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及风险。 (2)结论与建议 项目区耕地资源丰富,气候、水利条件较好,利用项目区丰富的肉牛资源及优质牧草,大力发展肉牛生产是十分适宜的。这样可以

14、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尽快使农民增产增收。投资回收期为3.5年,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各项指标和要求,是首选立项实施项目。 项目建设内容、投资规模适宜,技术方案可行,管理措施得力,项目建成后效益明显。建议: 肉牛养殖要重视生产技术更要做好市场开拓,建立稳定的产品市场,树立产品品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保障产品有稳定的销路。 基地建设规模较大,项目在管理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风险,在养殖方面可能有较多的约束条件,建议在养殖过程中加大对职工技术培训的力度,以增加职工科技养牛水平,加强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对项目建设管理和经营管理水平。本项目建设要加强农民养牛技术培训工作,使农民在项目建设中对科学养殖有新的认识,并逐步提高其生产技能;项目建成后,还要加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使技术服务在养殖业生产中起到促进剂作用。主要技术经济数据评价汇总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总投资万元4456.491.1建设投资万元414.491.1。1土建工程万元28561.1.2设备购置万元417.79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