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阶段性总结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92832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阶段性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阶段性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阶段性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阶段性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阶段性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阶段性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阶段性总结呼中第一中学;郭秀华陶行知先生在一幅对联中透彻地论述过“教育”和“问题”的关系:“认清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好教育。”与课程改革倡导之教学方式理念相吻合,也与美国“探究研讨”教学法殊词同理。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的,是整个数学教学的核心。在小学数学中高段学习,学生所面临的数学问题明显较以逐渐脱去了“形象直观思维的外壳”,诸多数学问题虽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实际,但是目前更抽象更复杂,数学信息一多之后,学生受智力因素、心理因素、老式的“应用题”教学观念与教学措施的影响就难以搜寻和把握。因此,借鉴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提高学生

2、的问题解决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陶行知觉得:一种好的教师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研究,教学生发明,教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措施。新课标教材取消了“应用题”这个独立的领域,没有采用系统的“应用题”编排方式,而是分散编排,唯一形式就是“问题解决”,把每一种单元的内容置于一种实际问题中。新课标“问解决题”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略,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与此前的“应用题”教学有区别。一、转变教学观念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故意无意地把其当成了应用题教学,分析、归纳题型特点,甚至列出归一、归总应用题的一般解答措施。而没有领略教材如此编排旨在突出解决问题方略的选择、设计与运用,通过几种方略的

3、对比、反思增进解决问题方略的优化。因此,在“问题解决”教学中,要合适转变课堂教学的观念。 过去的应用题教学就是向学生提供的是已经整顿好的材料,因而教学的中心就是分析数量间存在的运算关系,把找到“解法”作为目的,进而是模仿与记忆,“辨认”类型成了学生重要的认知活动。这样的教学,没有摸索,没有研究,也没有挑战性,有的只是被动地接受和机械的模仿和操练,学生没有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问题解决”教学关注的是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略。在教材的呈现上为教师的教和学生学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需要,并在问题解决

4、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材料的解决能力和数学模型的建立能力。体会解决问题方略的多样性,在经历与体验中积极构建模型,学生掌握的不只是解题的技巧,尚有的就是学会积极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二、培养问题解决的方略 陶行知先生也早就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课本是死课本。”因此“问题解决”的中心要从学生感爱好的生活化内容入手,培养学生感知与理解、分析问题数量关系、选择解决问题措施、问题反思与评价的能力。 1.对的理解题意小学生“问题解决”有困难,往往缘于不理解题意。一旦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多数学生能解决问题。因此,

5、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为协助她们理解题意,我们思考,采用如下教学方略。(1)复读多看。 反复读一遍问题或多读几遍题目、多看几遍插图对理解题意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措施,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学会抓住题目中的核心字句。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进一步一层,以达到理解题意的目的。 (2)还原生活。在实际教学中,这部分学生往往生活经验比较缺少,很难把数学问题转化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多引导学生从平常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周边环境中,有目的的发现和收集与生活密切有关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以多种途径谋求问题的情境。协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成生动的实际生活情境,从而

6、激发学生的摸索问题的爱好。 这样通过模拟生活、创设情境而呈现给学生的应用题,把静态的情节变为动态的亲身感受,学生亲身体验到应用题的实际情节,弥补了她们生活经验缺少的局限性,协助学生深刻理解数量关系。 2分析数量关系 ()变换形式 中高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体现能力,在教学中,常常性让学生讨论、复述题意或采用对话、表演等方式,协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题目的数量关系。注重把应用题中的文字论述成的具体情境语言,既理解了数量关系又能提高解题的爱好。这种形式生动、活泼地呈现了问题的数量关系,并且在对话过程中隐含理解题思路,减少了学习难度,易于学生接受。 (2)注重动手画图中高段学生已有一定的画图能力,平

7、常故意识的训练学生的画图能力,协助学生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动手画图的习惯。让学生尝试来线段图,也可以画解题示意图,展示形象化的生活情景,变“抽象”为“直观”,能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协助理解题意,丰富空间想象。通过对示意图各部分的分析,理顺解题思路,寻找解题的突破口。通过画线段图或者示意图,把抽象的问题进行转化,使学生能理清数量关系,从而建构数学模型。固然有些学生的画图能力差,也可以通过教师示范,学生可以尝试画示意图,用简朴的符号,如、等符号来表达题目的是数量关系。 3注重反思评价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提炼。在学习中,除了注重掌握具体方略外,重点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二次反思和

8、调节,让学会学会反思、调节措施,积累使用方略解决问题的经验。 4善待学生错误 对的看待学生的错误。错误只有被理解、被结识后才干体现它的价值,也才有“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些学生浮现错误比较多,自身也信心局限性,教师应以一颗宽容的心来看待。教师不容易给学生错误做法“判刑”,而要充足予以学生“说理”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引导,使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契机,成为教学的资源,成为学生学习的生长点。 三、建构“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 “问题,自己想措施解决,问题自决得愈多,则经验愈丰富。”贯彻创新陶氏理论摸索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建构“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总体如下:“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来提高学生解

9、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可以学会赏析来评价问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组织、引导作用,不仅要为学生提供摸索、发现、创新的环境和机会,并且要引领学生自主摸索、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构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真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在不断提出问题、摸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螺旋上升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尝试、质疑交流、反思评价等活动,经历将实际问题提炼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初步获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是整个数学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应随着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环绕“解决问题”所提出的目的,采用有效的教学方略和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措施去结识世界,去积极解决现实问题,有效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富生机和活力。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