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郑伯克段于鄢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925215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郑伯克段于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7郑伯克段于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7郑伯克段于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7郑伯克段于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7郑伯克段于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郑伯克段于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郑伯克段于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郑伯克段于鄢5456小题。(二)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 臣请事之。若弗与, 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 厚将得矣。”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5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共叔段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55郑庄公采取了什么应对策略?这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56作者通过这个事实揭露了什么问题?、单项选择1郑伯克段于鄢的中心人物是( 姜氏B、郑庄公(“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出自于 论语B、 春秋郑伯克段于鄢一文选自( 史记B、 战国策“多行不义必自

2、毙”指的是(郑武公B、郑公庄郑伯克段于鄢中,大叔先 出他的性格特征是( C )。A、阴险狠毒 B、 工于心计 6郑伯克段于鄢中,姜氏的性格特征是( A、阴险狠毒,工于心计B、老成稳重,以私情干政A、C、2A、3A、4A、5B )。 共叔段 BC、D、颖考叔)。战国策D、 史记OC、 左传)。C、共叔段命西鄙、北鄙贰于己D、D、资治通鉴姜氏”,后“又收贰为己邑,至于廪延 ”,这里表现C、贪婪狂妄D )。D、愚昧无知以守为攻C、贪婪狂妄,愚昧无知D、褊狭昏愦,、多项选择1“焉”在句子中作兼词,即兼起介词A、制,严邑也,虢叔死焉。B、焉,生竹树。于”和代词“是”的句子是( ACD )。姜氏欲之,焉辟

3、害?C、君何患焉?D、 梁之上有丘2“春秋三传”包括( ABC )C、左传D、徐文长传A、谷梁传B、公羊传3左传也叫( CD )。A、谷梁传B、公羊传C、春秋左氏传D、左氏春秋4左传是我国古代文学价值很高的散文名著,其特点是(ABCD )A、善于剪裁,繁简得当B、外交辞令外柔内刚C、人物对话有个性D、语言简练,有表现力三、词语解释1亟请于武公。亟:屡次2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3君将不堪。 4不如早为之所。5请以遗之。6其谁曰不然。7爱其母,施及庄公。四、翻译句子 1姜氏欲之,焉辟害? 2姜氏何厌之有?及:等到。堪:经受、受。所:处所。遗:赠送。然:这样。施:延续、推及。姜氏想要这样做,怎能躲避

4、灾害?姜氏哪有什么满足呢?3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一个国家受不了两个君主的统治,您将对他怎么办?4无庸,将自及。不用,他将自己赶上遭殃。5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古代的先王规定,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五、作品分析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 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 “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 “可矣,厚将 得众。 ”公曰: “不义不昵,厚将崩。 ”请回答:(1)这里揭示了共叔段怎样的性格特点? 揭示了共叔段贪得无厌、狂妄愚蠢的性格和他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图

5、谋与庄公分庭抗礼乃至篡夺君 位的野心。2)郑庄公对共叔段的扩张和公子吕的劝告置之不理的背后包藏着什么用心?庄公的用心是:明知共叔段的野心,却纵其欲,养其恶,以使他一步一步走上叛逆的道路,然后一举 除之。(3)共叔段的野心和郑庄公的用心揭示了怎样的社会政治现象?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的残酷。(4)中心人物是谁?其他人物对刻画中心人物起到了什么作用? 中心人物是郑庄公,其他人物对刻画郑庄公的性格起了对比反衬的作用。练习1本文在叙事上运用了什么技巧?(1)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本文记叙了一场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斗争从发生、发展、激化到最后解决的全过程,重点不是写事,不 是写军事斗争,而是写政治

6、斗争,写人物的性格。因此,材料的剪裁取舍和详略的处理安排都服从于写政 治斗争和人物性格要求,重点写矛盾的发生和发展。而郑伯克段于鄢的战争是矛盾激化的结果,只须一笔 带过。 因为在此之前, 矛盾斗争和人物性格已充分展示。 至于母与子和好一段, 虽然是矛盾解决后的余波, 但有利于进一步展示人物性格和表达崇尚孝道的思想,所以又用了较大的篇幅。就是在这一段,也有详有 略,重点写颖考叔献计和母子 “隧而相见 ”。而阙地及泉、开挖隧道的过程,则完全略而不写。春秋笔法 ”。在绝大部(2)寓褒贬于冷静的叙述之中。本文从头到尾,几乎都是冷静、客观的叙述,作者的态度藏而不露,这就是所谓分的篇幅中,读者只有仔细分析

7、、品味,才能从字里行间揣摸到作者的倾向。作者对共叔段的不义之举, 对姜氏的褊狭、愚昧是贬抑讥讽的,如 “京叛大叔段 ”,仅五个字就表现了民心的向背,说明共叔段的失败 实乃必然。对庄公则基本上是褒。最后母子 “隧而相见 ”,出入欢歌,富有喜剧色彩。这对庄公多少含有赞 扬之意,对姜氏则是讽刺。2本文是怎样刻画人物的?文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性格特征? 本文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刻画人物。本文在写人时,善于在人物与人物的特定关系中进行对比烘托, 使人物性格十分鲜明。如共叔段的野心勃勃、有恃无恐,因急于篡位而不免浮躁;郑庄公的以守为攻、冷 静沉着、坐待时机、有勇有谋二者恰成鲜明对比。祭仲、公子吕和颖考叔,既

8、各自性格鲜明,又对刻画 庄公的性格起了烘托和对比的作用。如祭仲和公子吕都忠于君主,他们一个充分述理提醒,一个慷慨陈词 激将。相比之下,庄公的回答就显得十分冷静自信。再看姜氏,这场兄弟相残之祸,实际上是她引起的。她以个人的好恶干预国事。事败之后被逐出国都, 置于城颖。但一旦与庄公隧而见,便立即高唱起 “其乐也洩洩 ”来,表现了她褊狭和愚昧可笑。3 本文通过郑庄公母子、兄弟矛盾斗争的叙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权力斗争十分激烈。 在这场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中, 不义的是共叔段和姜氏, 他们 野心勃勃,想一步步篡权夺位;而郑庄公沉着冷静,静待时机,最后一举粉碎了他们的夺权阴谋。

9、第十七课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克段于鄢、单项选择1郑伯克段于鄢的中心人物是( B )。A、姜氏B 、郑庄公C、 共叔段D、颖考叔2“郑伯克段于鄢 ”这句话出自于(B )。A、论语B 、春秋C、战国策D、史记3郑伯克段于鄢一文选自(C )。A、史记B 、战国策C、左传D、资治通鉴4“多行不义必自毙 ”指的是(C )。A、郑武公B、 郑公庄C、 共叔段D、姜氏5郑伯克段于鄢中,大叔先“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后“又收贰为己邑,至于廪延 ”,这里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是(C )。A、阴险狠毒 B、 工于心计C、 贪婪狂妄C甲仃十.一t /rrtD 、 愚昧无知6郑伯克段于鄢中,姜氏的性格特征是(D )。A、阴

10、险狠毒, 工于心计 B、老成稳重, 以守为攻C、贪婪狂妄, 愚昧无知D、褊狭昏愦,以私情干政、多项选择1“焉”在句子中作兼词,即兼起介词于”和代词 “是 ”的句子是(ACD )。A 、 制,严邑也,虢叔死焉。B、 姜氏欲之,焉辟害?C、 君何患焉?D、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2 “春秋三传 ”包括( ABC )A 、谷梁传B 、公羊传C、左传D、徐文长传3左传也叫( CD )。A 、谷梁传B 、公羊传C、春秋左氏传D 、左氏春秋4左传是我国古代文学价值很高的散文名著,其特点是(ABCD )A、善于剪裁,繁简得当B、外交辞令外柔内刚C、人物对话有个性D、语言简练,有表现力三、词语解释1亟请于武公

11、。亟:屡次2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及:等到。3君将不堪。4不如早为之所。5请以遗之。6其谁曰不然。 7爱其母,施及庄公。堪:经受、受。所:处所。遗:赠送。然:这样。施:延续、推及。四、翻译句子1姜氏欲之,焉辟害?姜氏想要这样做,怎能躲避灾害?2姜氏何厌之有?姜氏哪有什么满足呢?3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一个国家受不了两个君主的统治,您将对他怎么办?4无庸,将自及。不用,他将自己赶上遭殃。5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古代的先王规定,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五、作品分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 则

12、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 “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 “可矣,厚将 得众。 ”公曰: “不义不昵,厚将崩。 ”请回答:(1)这里揭示了共叔段怎样的性格特点? 揭示了共叔段贪得无厌、狂妄愚蠢的性格和他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图谋与庄公分庭抗礼乃至篡夺君位的野心。(2)郑庄公对共叔段的扩张和公子吕的劝告置之不理的背后包藏着什么用心? 庄公的用心是:明知共叔段的野心,却纵其欲,养其恶,以使他一步一步走上叛逆的道路,然后一举除之。(3)共叔段的野心和郑庄公的用心揭示了怎样的社会政治现象? 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的残酷。(4)中心人物是谁?其他人物对刻画中心人

13、物起到了什么作用? 中心人物是郑庄公,其他人物对刻画郑庄公的性格起了对比反衬的作用。1、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2、诗曰:孝子不匮 ,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3、姜氏何厌之有?4、不义不昵,厚将崩 5 、 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1、左传又称 ,是一部历史著作,其作者相传为 2、 郑伯克段于鄢塑造了 、等几个人物形象。7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分国记事的史料的汇编,属 ,也是一部。它记载了战国时期 游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论和行动。36.左传的主要内容是记载:A.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B 战国时期谋臣策土游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论和行动C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历史事实D.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21 . “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原出于:A.尚书B .易经C .战国策D .春秋22.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的主要人物是:A、郑庄公 B.共叔段C .颖考叔D、姜氏23 .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主要性格特征是:A.阴险狠毒,工于心机B .褊狭昏愦,以私情干政C.贪婪狂妄,愚昧无知D,一心为国,老成持重1、 “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出自()A、周易B、春秋C、论语D、孟子2、 我国第一部用纪传体写作的通史是()A、春秋B、左传C、战国策D、史记1、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性格特征是()A、阴险狠毒B、狂妄愚蠢C 、老成持重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