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_大二上_译文.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924352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英语_大二上_译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英语_大二上_译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学英语_大二上_译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学英语_大二上_译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学英语_大二上_译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英语_大二上_译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英语_大二上_译文.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Unit 1两条生活的真理抓紧,放松:明白了这对矛盾,你就踏进了智慧的大门 1生活的秘诀在于懂得何时抓紧,何时放松。因为人生就是一对矛盾:它既令我们抓紧人生的多种赐予,同时又要我们到头来把这些赐予放弃。老一辈犹太学者是这样说的:“一个人握紧拳头来到这个世界,但他却是松开手掌离开这个世界的。”2毫无疑问,我们应该牢牢抓住生命,因为它奇妙,它有一种在上帝创造的世界里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美。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一点。可我们却常常是在回首往事想起它时,才能认识这一真理。此时我们会突然发觉它已不复存在了。3我们能记起已经凋谢时的美、已经消逝的爱。可是,我们更痛苦的回忆是,我们没有看见顶峰时的美,没有在别人以

2、爱对我之时也爱回报。4最近一次经历又使我领悟到了这个真理。一场剧烈的心脏病发作后,我被送进医院,接受了几天精心护理。医院可不是一个使人愉快的地方。5一天上午,我得加做另外几项检查。我要用的医疗器械安装在医院另一段的大楼里。所以我只有坐轮椅穿过院子才能到达那里。6当我们走出病房时,阳关正照在我身上。就我实际的经历而言,当时也没有什么别的。只不过就是阳关。而这时的阳光是多么美丽、多么温暖、多么耀眼、多么辉煌!7我打量着别人是否也在欣赏着这太阳的金色光芒。可是,人人都来去匆匆,大多数人的目光只盯在地上。这时我想到自己过去又何尝不是往往对每天的壮观景象视而不见,一头埋在细小的,有时甚至是卑鄙、自私的事

3、务中。而对日常的奇观麻木不仁呢?8从这次经历所获得的顿悟确如经历本身一样的平凡。生命的赐予是宝贵的,可惜我们对它们太掉以轻心了。9这就是人生向我们提出的矛盾要求的第一个方面:不要因为太忙就忽视了生活中令人惊奇、令人敬畏的东西。每天黎明开始就要恭谨从事。抓住每个小时,捉住宝贵的每一分钟。10紧紧抓住生活可不要紧得使你不能松手。这就是生活的另一面矛盾的另一方:我们必须接受损失,学会放松。11这并不是容易学到手的一课。特别是当我们年轻时,认为世界是由我们掌握的。只要我们自己满腔热情,全力以赴地去追求,不管什么东西就能够不,一定会得到。但是,随着生活继续前进,我们不断地面临各种现实,慢慢地、但也是肯定

4、地使我们明白了第二条真理。12在生命的每个阶段上,我们都要蒙受损失但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我们只有在脱离娘胎、失去它的庇护时,才能开始独立生活。我们要进各级学校、继而告别父母,告别童年的家。我们要结婚生育、继而送走子女。我们要经受父母、配偶丧亡的痛苦。我们要面临体力或快或慢的逐渐消退。最终正如松手与握拳的比喻那样:我们自己也得走向不可抗拒的死亡,可以说失去原有的自身,失去我们拥有的或梦想过的一切。13但是,为什么我们甘愿顺从于这些生活的矛盾需求呢?既然美转眼就会消逝,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去创造那些美的东西呢?既然我们所爱的终归要被夺走,为什么我们还要倾心相爱呢?14为了要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必须

5、寻找一个更广阔的视角,透过永恒的窗口来观看我们的生命。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会发觉,虽然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在地球上的行为却在编织着一个没有时间限制的图案。15生命决不只是存在。它是变动不止的,无情地 流逝不息的。父母的生命在我们身上延续,而我们的生命又将在我们的子女身上延续。我们建立的习俗制度会持续下去。而我们的生命就活在其中。我们创造的美好的东西不会因为我们的死亡 而黯淡无光。我们的肉体会消亡,我们的双手也会枯萎,但它们在真善美中所创造的一切将在日后长存!16不要为了聚集那些只会化成尘土、化作灰烬的东西耗尽你的精力、你的生命。与求追求物质不如追求理想,因为只有理想才能使生命有意义,才有

6、长存的价值。17一所房屋加上爱心,你就有了一个家;一个城市加上正直守法,你就有了一个社区。在一对红砖上加上真理,你就有了一所学校;哪怕是最卑微简陋的建筑,只要有宗教,你就有了一所圣殿;把公正加在长期的人生努力奋斗中,你就有了文明教养。把这一切聚合起来,加以提高,使之超越于现存的缺点,还要有人类得到拯救的憧憬,永远无求无争,那么你将会有一个闪耀着希望的绚丽光彩的未来。Passage B:我们大家都读过一些令人激动的故事,这些故事里的主人公仅仅活在有限并且特定的时间内,有时长达一年,有时短到小时。但我们总是有兴趣发现,那命中注定要死的是那些有选择自由的人,而不是那些活动范围被严格限定了的判了刑的犯

7、人。这样的故事让我们思考,在相似的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作为终有一死的人,在那最终的几个小时内安排什么事件,什么经历,什么交往?在回顾往事时,我们该找到什么快乐?什么悔恨?有时我想到,过好每一天是个非常好的习惯,似乎我们明天就会死去。这种态度鲜明地强调了生命的价值。我们应该以优雅、精力充沛、善知乐趣的方式过好每一天。而当岁月推移,在经常瞻观未来之时日、未来之年月中,这些又常常失去。当然,也有人愿按伊壁鸠鲁的信条“吃、喝和欢乐”去生活。(译注:伊壁鸠鲁是古希腊哲学家,他认为生活的主题目的是享乐,而最高的享受唯通过合理的生活,如自我控制才能得到。因为生活享受的目的被过分强调,而达此目的之手段被忽视

8、,所以伊壁鸠鲁的信徒现今变为追求享乐的人。他们的信条是:“让我们吃喝,因为明天我们就死亡”),但绝大多数人还是被即将面临死亡的必然性所折磨。在故事里,注定要死的主人公往往在最后一刻由某种命运的突变而得救,但几乎总是他的价值观被改变了。他们对生活的意义和它永恒的精神价值变得更具欣赏力了。常常看到那些生活或已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之中的人们都赋予他们所做的每件事以芳醇甜美。但是,我们大多数人把生活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我们知道,某一天我们一定会死,但通常我们把那天想象在遥远的将来。当我们心宽体健时,死亡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很少想到它。时日在无穷的展望中延展着,于是我们干着琐碎的事情,几乎意识不到我们对生活

9、的倦怠态度。恐怕,同倦的懒散也成为利用我们所有的本能和感觉的特点。只有聋子才珍惜听力,唯有瞎子才体会到能看见事物的种种幸福,这种结论特别适合于那些在成年阶段失去视力和听力的人们,而那些从没有遭受视觉或听觉损伤之苦的人却很少充分利用这些天赐的官能。他们模模糊糊地眼观八方,耳听各音,毫无重点,不会鉴赏,还是那相同的老话,对我们所有的官能不知珍惜,直至失去它,对我们的健康意识不到,直至生病时。我常常想,如果每个人在他成年的早期有一段时间致瞎致聋,那会是一种幸事,黑暗会使他更珍惜视力,寂静会教导他享受声音。我不时地询问过我的能看见东西的朋友们,以了解他们看到什么。最近,我的一个很好的朋友来看我,她刚从

10、一片森林里散步许久回来,我问她看到了什么,她答道:“没什么特别的。”如果我不是习惯了听到这种回答,我都可能不相信,因为很久以来我已确信这个情况:能看得见的人却看不到什么。我独自一人,在林子里散步一小时之久而没有看到任何值得注意的东西,那怎么可能呢?我自己,一个不能看见东西的人,仅仅通过触觉,都发现许许多多令我有兴趣的东西。我感触到一片树叶的完美的对称性。我用手喜爱地抚摸过一株白桦那光潮的树皮,或一棵松树的粗糙树皮。春天,我摸着树干的枝条满怀希望地搜索着嫩芽,那是严冬的沉睡后,大自然苏醒的第一个迹象。我抚摸过花朵那令人愉快的天鹅绒般的质地,感觉到它那奇妙的卷绕,一些大自然奇迹向我展现了。有时,如

11、果我很幸运,我把手轻轻地放在一棵小树上,还能感受到一只高声歌唱的小鸟的愉快颤抖,我十分快乐地让小溪涧的凉水穿过我张开的手指流淌过去。对我来说,一片茂密的地毯式的松针叶或松软而富弹性的草地比最豪华的波斯地毯更受欢迎。对我来说四季的壮观而华丽的展示是一部令人激动的、无穷尽的戏剧。这部戏剧的表演,通过我的手指尖端涌淌出来。有时,由于渴望能看到这一切东西,我的内心在哭泣。如果说仅凭我的触觉我就能感受到这么多的愉快,那么凭视觉该有多少美丽的东西显露出来。然而,那些能看见的人明显地看得很少,充满世间的色彩和动作的景象被当成理所当然,或许,这是人性共有的特点;对我们具有的不怎么欣赏,而对我们不具有的却渴望得

12、到。然而,这是一个极大的遗憾,在光明的世界里,视力的天赋仅仅作为一种方便之用,而没有作为增添生活美满的手段。 Unit 2圣诞节圣诞节是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基督教节日。圣诞节的名称源于古英语“基督的弥撒”,目前的拼法大约是从16世纪起开始使用的。几乎所有的基督教会都在12月25日庆祝耶稣基督的诞生。这一日期在西方直到大约4世纪中期才被确定下来,而在东方的确立则又迟了大约1个世纪。几乎从一开始,大多数基督徒就已经把圣诞节看作了圣日和假期。由于基督的诞生为世间带来了新的欢乐气息,从耶稣基督诞生的第一个故事的出现开始,人们就以文字、艺术、歌曲、舞蹈以及戏剧等多种形式不断为圣诞节增添变化,人们甚至还创造

13、了具有特别象征意义的节日食品。几个世纪以来,随着各地习俗的融入,今天的圣诞节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节日。为了适应圣诞节的需要,英国人对许多老的民间节日进行了调整。中世纪英国的圣诞节充满了乐趣、洋溢着欢乐的气氛,盛大的宴会也在此时举行。为了纪念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冬至,古斯堪的纳维亚人在这一天将巨大的篝火点燃,英国习俗燃烧圣诞柴就衍生于此。在圣诞期间使用常绿植物的想法则是来源于基督教之前的北欧人的信仰。凯尔特和日耳曼人的部落在冬至节到来时向常绿植物表达敬意,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植物象征永恒的生命。常绿的冬青树作为太阳回归的吉兆受到崇拜,也有人说基督的荆棘冠冕(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时所戴)是由冬青树制成的。传

14、说中冬青树结的浆果曾是白色的,但当冬青树做成的荆棘冠冕压在耶稣的额头上时,滴滴鲜血将浆果染成了鲜红色。因此,有人认为圣诞花环起源于这个传说。其它的一些著名的圣诞习俗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关于圣诞树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受到普遍认可的说法是马丁路德在德国开启了这一习俗。据说平安夜里的常青树、群星闪烁的天空给马丁路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他将一颗用燃烧的蜡烛点缀的类似的树木放在了自己家中。有些学者认为,对于非基督教徒而言常青树是生命的象征,常青树成为了救世主的象征,于是也就成为了他出生庆典的组成部分。胖胖的、快活的、长着胡须的深受人们喜爱的圣诞老人形象来源于圣尼古拉斯,这位生活在四世纪的小亚细亚的基督教主

15、教以其善举而闻名。将这位圣徒与圣诞老人联系起来的想法从小亚细亚蔓延到了欧洲,并由早期的荷兰移民带到了美国。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将圣尼古拉斯作为令人发笑的节日人物加以介绍。但是,最终使人浮想联翩的身着毛绒绒礼服的圣诞老人形象是由美国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在1863年刻画的。圣诞节也不总是伴随着幸福与欢乐而被人们记住的。1642年,由奥利弗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国清教徒上台执政,带有反宗教色彩的圣诞节庆祝活动被禁止。庆祝圣诞节的人将被送往监狱,受到惩罚。清教徒的传统又被带到了新英格兰,直到1856年,在新英格兰,圣诞节才成为法定假日。不过,在美国的其它地区,从家乡带来各自节日传统的移民们欢快地庆祝圣诞。如今,

16、几乎在世界的每个角落, 正是这种“为世间带来欢乐”的传统已成为圣诞精神的标志。Passage B感恩节 (11月份第四个星期四)如果一位国际游客能够从迈阿密沿岸到夏威夷的热带海岸进行一次感恩节之旅,并且在沿途的每个家庭稍作停留,他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各地的节日景象竟如此一致:无论是大家庭、小家庭,还是中等家庭;无论是在城市、乡村还是郊外;无论远近,家人们都会聚集在一起参加一年一度的家庭聚会。当他观看盛宴的准备时,他会听到一些愉快的交谈。谈话中包含家人的消息,对天气的评论,政治观点、对迷人的餐桌装饰的赞美等。他会发现餐桌延长到了最大限度,亮纸做的火鸡为所有成年人标出了位置。孩子们无需得到正式通知,看到女主人从厨房出来、摘下围裙,他们就会在邻屋的小桌旁找到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