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裁判员临场情绪分析与对策.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923624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篮球裁判员临场情绪分析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篮球裁判员临场情绪分析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篮球裁判员临场情绪分析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篮球裁判员临场情绪分析与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篮球裁判员临场情绪分析与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篮球裁判员临场情绪分析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篮球裁判员临场情绪分析与对策.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篮球裁判员临场情绪分析与对策 体育教育专业 衡东县第九中学 刘雄伟 摘要:裁判员是篮球场上不可缺少的角色,良好的情绪状态是篮球裁判员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是保证公正、准确执裁的心理保障,对临场执裁有巨大的影响。裁判员的临场执法直接影响到执裁的公正客观,判罚的准确及时。了解情绪对裁判员的临场执法影响有助于裁判员执裁水平的整体提高。关键词: 裁判员;情绪;情绪状态;增力情绪;减力情绪前言篮球运动之所以赏心悦目,引人着迷发狂,主要是因为它有激烈的对抗与观赏性很强的各种行云流水般的配和。其中,裁判作为篮球场上的执法官,他的行为影响着场上运动员的情绪和技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可以认为裁判员的水平与运动员、

2、教练员的水平三因素组成了促进篮球运动普及与发展的一个等边三角形。如果一条边变了,这个三角形势必也要发生改变。由此可见裁判员业务水平高低与执法效果的好坏,在这个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裁判员临场“执法”效果的因素很多。然而裁判员的临场执法情绪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裁判员的临场执法。1 情绪及情绪产生的机制心理学告诉我们:“情绪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情绪是个体在满足其需求活动中,对满足程度的主观体验和行为流露的反映,它带有情境性,是不断变化着的暂时状态。”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即人

3、的情绪。”一系列的研究证明,情绪的生理基础是复杂的。情绪不仅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而且与植物性神经系统有密切的关系。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有机体各个系统的活动,有机体各系统的活动的正常与否,会引起人们的情绪变化,而情绪的变化又影响着有机体各系统的活动。在情绪稳定状态下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占主导地位,使有机体的功能趋于稳定、平静;在紧张状态下,交感神经占主导地位,使有机体感受到所面临的紧张,同时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糖含量提高,调节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变化。情绪具有两极性,表现在情绪的肯定性和否定性的对立性质上,情绪作用于活动的全过程,对活动的结果或效率有巨大的影响,它既可以提

4、高活动效率,也可能降低活动效率,凡是能提高人们活动能力的情绪,叫增力情绪,也称为积极性情绪或良好的情绪。这类情绪包括希望、快乐、勇敢、恬静、好感、和悦等。凡是降低人们活动能力的情绪,叫减力情绪,也称为消极性的情绪或者不良的情绪。这类情绪包括愤怒、焦急、害怕、沮丧、悲哀、抑郁、沉闷等,情绪的两极性虽然彼此对立又相互联系。不同的情绪能够引起人体内部一系列不同的生理变化,对人体的工作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增力情绪,给人体以适度的刺激使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血糖浓度上升,另外,增力情绪还能反射性的引起大脑和丘脑部位的兴奋性提高并且通过交感神经活动改善有机物质代谢过程,动员机体内贮备的能量,发挥出

5、人体的机能,从而大大提高人体的机体能力。减力情绪给人体以过份的刺激,则会引起有机体营养性机能紊乱,降低组织代谢过程。从而使机体能力下降。2 情绪状态与裁判工作的关系篮球裁判是一场比赛的组织者与教育者,面对10名参赛者在40 min内的激烈争夺依据规则运用各种信号,使比赛顺利。这就是要求裁判员具有稳定的情绪、敏锐的反应判断,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体力。因此在比赛中,裁判员的整个思维皆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与此相应的情绪体验带有鲜明而强烈的特点。而裁判的情绪体验又会直接影响到机体的各种工作能力。裁判员如果能保持良好的情绪,感知觉灵敏、反应迅速,准确运用裁判技巧,就能使比赛双方运动员的技战术得到充分发挥。如

6、果裁判员由于临场经验不足,意志薄弱,信心不足出现了误漏,遭到了被人的指责、不满、或嘲笑时,容易产生后悔和自责的情绪,表现为感知觉不灵敏,处理问题优柔寡断,不断的出现错判、漏判。这样不仅影响运动员情绪和技战术的发挥,而且容易造成运动员、教练员以及观众的不满甚至引起球场风波。3 裁判员临场执法的情绪表现 3.1篮球比赛中裁判员表现好时,有振奋情绪体验,所谓振奋情绪,即在比赛前是一种稳定和增力情绪,此为最佳的情绪状态。具体表现为,有正确的动机、任务目标、情绪饱满而又稳定,注意力能集中到将要进行的比赛中,头脑清醒,动作协调,应变能力强。此情绪状态是由于大脑皮层具有与比赛任务相适应的神经兴奋过程的结果。

7、 3.2 消极情绪的心理反应是烦躁、焦虑、冷淡。行为反应是激动、消极怠工、自卑及裁判能力和效果急剧降低。 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下的主要表现有: 激动,它是裁判员迅速爆发的、短暂而强烈的情绪体验。当运动员有意或无意的出现言语顶撞的行为,或对裁判员的判罚不服时,裁判员不能正确对待和评价自己的行为而“忘乎所以”,出现发怒、争吵的行为。 自负,这是一种轻于“激动”的情绪体验。当两支球队因水平不高,或是实力相差太过于悬殊时,裁判员相信自己的水平,在行为上对球员的犯规行为采取“自以为是”和不认真负责处理的方式。 紧张,它是裁判员对比赛中面临的各种刺激或环境,自己认为构成威胁又不能应付和适应而产生心理压力。它发

8、生于害怕领导、教练、观众的批评指责;害怕明星队员的申斥;发生于决定名次的关键场、关键球;发生于观众激动,场面特别喧闹等情况下。紧张情况体验是赛场消极情绪发生率最高的因素之一。4影响裁判员临场裁判工作情绪波动因素人们的情绪产生与心理唤醒状态和外界有密切的关系,情绪标志是一种特定强度的体验状态,是各种体验和认知的集合体,构成了心理定势的特殊状态,具有动力性特征,即有动力性特征,即由于一些个人因素和情景因素的影响,人的心境或心理定势随时都可以发生变化。因此,影响裁判员临场执法情绪波动的因素可分为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两种。4.1影响裁判员临场裁判工作情绪波动的主观因素4.1.1裁判员的性格 同样的客观条

9、件的变化,裁判员的性格特征不同,所引起的情绪变化也不同,性格内向型裁判员,易产生消极情绪,而性格外向型的裁判员则不予计较或较少计较。4.1.2裁判员的气质 那种兴奋性高,神经系统不平衡,又不容易控制自己的裁判员,如胆汁质型的,情绪发生快而强,内心易外显,热情易怒,急躁,情绪易冲动;那种抑制性占优的抑郁质型的裁判员,情绪发生慢而弱,思虑较多,胆小,情绪体验深刻。虽然不容易发生赛场消极情绪,但一旦有了情绪波动,则深刻且持续时间长。4.1.3裁判员的执龄与文化修养 阅历、经历和教育可以改造个性和提高“认识评价能力”。因此,一般来说,执龄较长、文化素质修养好.理论知识水平高的裁判员,赛场消极情绪发生率

10、相对低一些,且持续时间也相对短一点。4.1.4裁判员的健康状况 赛前和赛中的机体生理反映强烈的,赛场消极情绪易于发生,健康状况良好,则心境愉快,对外界刺激乐于用友善和热烈的情绪去处理。4.2影响裁判员临场“执法”情绪波动的客观因素4.2.1比赛双方的比分暂时拉开 当比赛双方的比分暂时拉开是,裁判员容易产生轻松情绪,此时,裁判员“尺度”容易出现前紧后松,或者宽严不一的现象。4.2.2比赛双方比分接近 比分接近时,双方运动员争夺激烈,拼抢凶猛时,裁判员又容易产生过分紧张的情绪。此时,在判罚上易出现胆怯、害怕、谨小慎微的心理状态。尤其在比赛关键时刻,对关键的犯规和违例,往往不敢吹、不敢判、不敢大胆处

11、理。4.2.3观众有倾向性的鼓掌或呼喊 观众的鼓掌或呼喊,教练员、运动员对判罚有意见时裁判员容易产生抵触或自负的情绪。而这些都会使临场裁判员失去理智而引起感情冲动。此时,在判罚和处理临场问题上,往往失去原则,而感情用事。4.2.4两个临场裁判员配合不好 当两个临场裁判员配合不好时,容易产生急燥或者埋怨情绪。此时在掌握判罚“尺度”上,往往会出现“抢吹错判”,在处理临场产生的问题时,会主观武断,导致不能准确掌握判罚尺度,直接影响判罚的准确性和执行规则的准确性。5如何形成增力情绪、消除减力情绪5.1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对裁判工作目的和意义的认识,端正工作动机和态度,维护裁判员的荣誉与规则的尊严。在临场工

12、作中,严格履行裁判员的职责,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这是调节和控制临场裁判员情绪的思想基础。5.1.1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临场实践不断丰富临场经验,是调节和控制情绪的重要途径。实践表明,临场裁判员产生不良情绪的因素很多,但重要的因素是缺乏裁判员方面的理论和临场经验。5.1.2裁判员要在临场前默想会出现各种困难的比赛条件,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暗示”训练。这是调节和控制情绪的重要方法。通过“自我暗示”来加强自制力、锻炼自己的意志,以便在临场中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5.1.3比赛中教练员请求暂停,或者某队替换队员时,是裁判员调节和控制情绪的好机会。裁判工作的性质,要求裁判员要临场工作

13、时,精神必须时时刻刻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才能在瞬间完成“应答问题”。因此,裁判员在教练员要求暂停或替换队员时,利用这仅有的几秒或几十秒,作几次深呼吸,进行片刻的放松与思考,或者两个裁判员用简明的讨论来相互提醒,肯定成绩,指出注意的问题,以此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会使裁判员头脑冷静,心率减慢,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和控制自己,有助于消除一些不良情绪的影响,树立信心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6篮球裁判员临场情绪的研究对策 当今篮球运动朝着新、高、快、强、准、全方向的发展。比赛中运动远的往返节奏快,攻守转换在瞬间完成,场上情况千变万化,双方对抗激烈。这就是要求裁判员的心理随着比赛的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调控,

14、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准确、严肃”的裁判准则。那么,裁判员如何在临场中做好自身的心理调控呢?这应从裁判的职业道德、掌握篮球规则的裁判法、理论结合实践、树立坚定的自信心、调整情绪状态、掌握基础篮球专业知识、增强反应能力、增强抗干扰能力等方面进行自我调控。6.1裁判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控制比赛的思想基础,一场篮球比赛的精彩程度除了队员在场上的技术水平发挥,另外一方面是裁判员高水平的执法,而裁判员的职业道德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裁判判罚的尺度和准确性,从而直接影响比赛的结果和比赛的观赏性。在场上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准确、严肃”的裁判准则,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始终保持平衡

15、正常心态。6.2裁判员必须掌握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员手册对规则裁判法的理解程度,是裁判员判罚的理论依据,只有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才可能在临场做出正确的判断。熟悉规则裁判法能对裁判员的心理起到镇定作用,从而做到“胸有成竹。6.3裁判员应树立坚定的自信心 自信是篮球裁判员临场执法的精神支柱,它能增加临场的乐观情绪和勇气,消除和防止产生自卑心理,提高临场判罚的果断性和坚决性。比赛中裁判员的犹豫是对自己缺乏自信心的表现,从而使队员、教练及观众对判罚产生质疑。裁判员的每次判罚都应表情坦然、哨音响亮果断、手势有力清楚,表现出明显的自信心。当有队员、教练员对判罚不满时,裁判员应镇定自如,相信自己的判罚是正确的。6.4裁判员应加强抗干扰能力,稳定情绪 裁判员的情绪取决于比赛的性质、规模、场地、激烈程度,以及球迷的情绪、气氛和运动员、教练员对比赛的态度与表现,同样取决于裁判员的精神状态、文化程度、思想境界、社会教育、自我调控等因素。球迷对篮球规则理解肤浅,往往对裁判员的一些判罚不理解,出现起哄、迁怒的不道德行为。主场队员对裁判员的不理解,对裁判员的偶然错判、漏判不谅解,不能容忍对方队员过多的小动作,及队员的挑逗性动作和侮辱性言语,教练员指责等情况。裁判员以预防为主,狠抓不良势头。裁判员要审时度势,密切注意比赛动向。尤其是处理关键球,裁判员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高度注意运动犯规,甚至取消比赛资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